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4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543篇
林业   148篇
农学   314篇
基础科学   265篇
  231篇
综合类   2996篇
农作物   191篇
水产渔业   238篇
畜牧兽医   4280篇
园艺   241篇
植物保护   12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438篇
  2011年   529篇
  2010年   496篇
  2009年   555篇
  2008年   573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采用PCR技术扩增出猪瘟病毒E2基因抗原结构域A、B、C、D区并克隆于PGEM-T easy载体上,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为猪瘟病毒E2基因抗原结构域,切出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质粒pProEX—HTb中,获得重组质粒经PCR、酶切和序列分析鉴定E2基因抗原结构域插入的位置、大小和读码框均正确,SDS—PAGE检测表明受体菌经IPTG诱导后能表达E2基因抗原结构域蛋白,Westernblot检测表明受体菌诱导表达E2基因抗原结构域蛋白可与猪瘟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2.
利用首次从鸡新城疫疫苗接种的鸡胚脾细胞中扩增出的鸡IL 18 全基因,构建IL 18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IL18),并观察其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表明,同时接种pcDNA3 IL18 质粒和活疫苗的免疫鸡在接种后35 d内,特别是15 d之后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和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高于单纯疫苗免疫组及pcDNA3 空白质粒和疫苗联合免疫组。其中,HI抗体效价在15 d 时差异显著(P<0 05),在30 和35 d时差异极显著(P<0 01); 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在15 d后均表现为差异显著(P<0 05〉或极显著(P<0 01);而单纯疫苗组与空白质粒和疫苗联合免疫组之间的各测定指标则无明显的差异(P>0 05)。在35 d时进行攻毒, pcDNA3 IL18和疫苗联合免疫组的保护率为83.3%,而单纯疫苗免疫组、空白质粒和疫苗联合免疫组鸡的保护率则分别只有61.5%和66.7%。说明该pcDNA3 IL18真核表达质粒在鸡体内得到了表达,表达产物不仅能够显著增强新城疫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而且还可以明显提高疫苗的保护率。  相似文献   
123.
2002年8月以来云南省富源县及部分地区的山羊发生一种以体温升高,眼结膜潮红,眼鼻有大量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口腔流涎,在无毛及少毛部位皮肤出现红斑及痘疹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的地方传染病。其发病率为18.5%~100%,死亡率7.3%~67.0%。自制山羊痘凝胶抗原,应用琼脂扩散试验(AGID)方法,对云南省的11个地、县、乡的疫点进行抽样调查,阳性率为72.3%。免疫保护率为91.2%,以山羊痘发病羊血清及组织病料进行抗体及PCR检测,在抗体阳性病例中,PCR检测结果亦为阳性,说明该抗原具有严格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4.
西尼罗热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考Genebank发表的西尼罗热病毒(West Nile virus,WNV)E糖蛋白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对WNV进行RT—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分析,呈现一条约400bp的条带,将其克隆入pMD18-T—Vector载体中,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已发表的WNV基因比较发现,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9.7%,证实为WNV的E基因,通过对样品多次检测,都能扩增出一条约400bp的条带,表明该方法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5.
根据克隆的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广东株微线蛋白-2基因(EnMIC-2(Gd))的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扩增其阅读框架(ORF)后,克隆至质粒表达载体pET-32a( ),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2a( )-EnMIC-2。用CaCl2法将其转化至宿主细菌E.cliBL21(DE3),并用IPTG成功诱导了EnMIC-2重组抗原在大肠杆菌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0.8%,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000。重组蛋白经SDS-AGE分析后,用E.necatrix(广东株)感染鸡的高免血清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为阳性。  相似文献   
126.
为探讨HBV/HAV复合疫苗的可行性,利用DNA重组技术将HBsAg与HAW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VPX进行融合,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pVAX1多克隆位点,构建成核酸表达疫苗pVAX1/SVPX,将其转染CHO细胞。转染细胞培养48h后,进行RTPCR、Western-blot、ELISA分析,结果表明HBV/HAV复合抗原基因SVPX能够在CHO细胞内转录、表达,融合蛋白具有HBV和HAV抗原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7.
伊氏锥虫多种克隆群体的采集及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伊氏锥虫抗原变异,国内外学者对抗原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对其抗原变异程序、变异数量、变异频率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免疫学研究进而寻求防治锥虫病的免疫学手段。但多局限于某种动物个体感染锥虫后的一小段有限的时间进行,所获得的抗原变异型数量较少,因而很难澄清如:一个虫株究竟能有多少变异机会,是以怎样的程序变异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8.
破伤风抗毒素马血浆是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的生产原料。张家川县每年投入200多匹马生产破伤风抗毒素血浆。在生产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我们用张家川、华亭、礼县三个产地的马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血浆生产对比试验,比较结果得知,不同产地的马经破伤风抗原免疫后生产破伤风抗毒素血浆,产生的结果不同,现将对比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9.
动物预防用DNA疫苗又称核酸疫苗或基因疫苗,是编码免疫原或与免疫原相关的真核表达质粒DNA(有时也可是RNA),它可经一定途径进入动物体内,被动物宿主细胞摄取后能转录和翻译表达出抗原蛋白,此抗原蛋白能够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种免疫应答反应,从而起到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0.
为研究一株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JN1株)全基因组的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情况以及感染雏鸭后的排毒规律,对其生物学特性、全基因组序列以及遗传进化进行了分析,通过点眼滴鼻方式感染3周龄健康雏鸭,利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鸭的排毒规律,并测定血清抗体效价。JNI株的鸡胚半数感染量为10~(-7.54)/0.2mL,鸡胚最小致死量的平均死亡时间为72h,静脉致病指数为0.266,抗原相关系数为0.47。系统发育分析表明,JN1株的HA与CK/HK/G9/97和DK/HK/Y280/97在同一分支上,NA、M、NP、PA、PB1、PB2基因与SH/F/98同源性较高,NS基因则与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进化关系较近。HA的裂解位点为PSRSSR↓GL,存在6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在234位的氨基酸残基为L,NA基因颈部存在缺失。雏鸭在感染该病毒后,饮食正常,精神良好,3~17d均有排毒,咽拭子和泄殖腔棉拭子排毒规律基本一致,分别在第3天和第13天出现排毒高峰。该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属欧亚大陆分支,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泄殖腔向外界排毒,排毒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