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6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林蛙多糖(TCPS)的组分分析及理化性质测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肝素为对照品,对林蛙多糖(TCPS)进行了定性分析。经组分鉴别试验、异染试验及其它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TCPS主要由氨基己糖、己糖醛酸和SO4^2-组成,为类肝素物质。  相似文献   
52.
羊栖菜硫酸多糖的抗凝血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羊栖菜硫酸多糖的抗凝血活性。[方法]从水提液中提取羊栖菜硫酸多糖,通过体内和体外的抗凝血试验系统地研究其抗凝血活性。[结果]利用葡聚糖凝胶G-75分离纯化所提取的羊栖菜硫酸多糖F1,得到5个不同组分。在2.0 g/L的受试条件下,组分F12抗凝血活性的最强,其延长小白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大白兔的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粗多糖F0的174.2%、153.7%、311.9%1、57.8%和218.2%。羊栖菜硫酸多糖F1与抗凝血效果有显著的量效关系。在受试条件下(浓度为0.5~2.0g/L),多糖的浓度与小白鼠的抗凝血指标、与大白兔体外抗凝血指标之间均呈现良好的直线回归关系。[结论]该研究为羊栖菜类保健品及临床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3.
根据鹿茸的组织结构,阐明了锯茸时出血特点收取初角茸时呈渗出状出血;收取二杠茸时呈线状出血;收取三杈茸和怪角茸时呈喷射状出血,并且有节律地进行搏动.出血量则随着鹿茸的产量和茸围的增加而增多,但是当收取茸围为20.3±0.6cm的怪角茸时却不存在着这种明显的相关关系.同一茸形不同年龄的鹿,因茸重、茸围的不同出血亦有差别.锯茸时由于茸皮下和茸髓质的动脉、静脉血管被横断,还可能发生纵断,血流较急,它不同于一般的血管损伤,止血时又不能采用钳夹、结扎血管断端的方法控制血流,烧烙法也不适宜,因此研究锯茸止血机理时重要的是机械性止血,同时应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对鹿茸的再生长无任何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4.
抗凝血灭鼠剂可持续使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探讨了害鼠是否出现拒食和引起拒食的原因、灭鼠方法与防治效果,研究了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使用典型区黄毛鼠的抗药性发生率。结果表明,滥用和乱用灭鼠剂已导致害鼠出现明显的拒食;如何使用有限的毒饵对灭鼠效果影响很大,灭鼠次数多,每次投饵量严重不足,灭鼠效果低;只有根据害鼠数量变动规律,合理使用灭鼠剂,才能充分发挥有限毒饵的作用。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时间长、灭鼠频繁、年投饵量大、灭鼠效果差的地方,黄毛鼠已出现抗药性。影响抗凝血灭鼠剂可持续使用的主要因素是拒食和抗药性,拒食是可以避免的,抗药性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合理使用灭鼠剂,就能够延长抗凝血灭鼠剂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55.
为进一步挖掘泥螺的药用价值,进行了泥螺糖胺聚糖光谱分析与生物学功能研究.分别采用KBr压片法、邻二氮菲-Fe2+氧化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MTT法、体外试验法进行糖胺聚糖红外光谱分析、糖胺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抗凝血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糖胺聚糖中含有-OH(3 400 cm-1)、-COO-(1 639 cm-1)、-SO2(1421 cm-1)、C-O-C(糖环,1 023 cm-)等基团,这些均为糖胺聚糖的特征基团;糖胺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但作用弱于维生素C,具有很弱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糖胺聚糖对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体外试验证实糖胺聚糖可延长新西兰白兔的TF、PT、APTT,但与肝素相比活性明显低弱.  相似文献   
56.
石凉  吴大洋 《蚕业科学》2010,36(4):718-722
壳聚糖是生产抗凝血物质的理想原料。采用化学方法对蚕蛹壳聚糖进行分子修饰,即在蚕蛹壳聚糖分子上引入甘氨酸和环氧氯丙烷反应的中间体,制备壳聚糖甘氨酸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分析其分子结构,结果显示甘氨酸已接枝到蚕蛹壳聚糖分子上,为在C6-OH发生醚化反应的壳聚糖甘氨酸衍生物。抗凝血试验结果表明,蚕蛹壳聚糖甘氨酸衍生物具有抗凝血活性,当其质量浓度达到2mg/mL时抗凝血效果最佳,可使血液完全不凝固。从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的检测结果可知,蚕蛹壳聚糖甘氨酸衍生物影响到外源性、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凝血活性酶的形成。依据抗凝血试验结果分析认为,蚕蛹壳聚糖甘氨酸衍生物中C6引入的羧基与壳聚糖C2上的氨基共同作用,产生了抗凝血效果。研究结果提示:蚕蛹壳聚糖甘氨酸衍生物可进一步开发为医用抗凝血材料。  相似文献   
57.
<正>我国种鸡场普遍面临一个较严重的问题——鼠害!老鼠不仅破坏养鸡设备(如咬坏湿帘、门窗、草垫等),污染和消耗掉大量的饲料,引起鸡只炸群,而且危害最大、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是传播疾病。由此可见,防控老鼠应引起种鸡场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一、检查老鼠是否存在如果看到湿帘、布帘、舍顶保温层等有被老鼠咬过的痕迹,在存放饲料处看到老鼠粪便,在栖架下面墙壁  相似文献   
58.
将家蚕丝素蛋白通过化学接枝反应制备具有抗凝血功效的硫酸化丝素蛋白医用材料。经动物的热原试验、皮内刺激试验、皮肤致敏试验、急性毒性试验以及体外溶血试验,对硫酸化丝素蛋白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结果表明:3只注射受试硫酸化丝素蛋白溶液后的家兔体温仅升高0.2、0.3、0.1℃,未引起热原反应;家兔试验部位和周边组织出现的少量红斑或红肿在72 h后自然消退,无刺激反应;涂抹受试溶液后连续3 d,小鼠的试验部位和周边组织均未出现红斑、水肿等致敏反应;小鼠腹腔注射受试溶液后生理活动及生长正常,无毒性反应;受试溶液在体外溶血试验中无溶血现象。各项试验结果提示:硫酸化丝素蛋白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59.
秦仲君  李兴暖  何巍  周裔春  赵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910-8911,8934
[目的]采用木瓜蛋白酶对土鳖虫蛋白质进行酶解,制备土鳖虫多肽,并对获得的多肽进行抗凝血的作用研究。[方法]利用酶解法制备土鳖虫多肽,以水解度为考察指标,确定多肽的最佳制备工艺;通过试剂盒测定不同浓度的多肽对小鼠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的影响。[结果]木瓜蛋白酶水解制备土鳖虫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8.0,酶用量1.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3.5 h;获得的土鳖虫多肽显著延长了小鼠TT和APTT,对PT无明显影响。[结论]在最佳酶解条件下获得了土鳖虫多肽,且证明其具有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60.
以地参多糖损失率、蛋白去除率和色素去除率为测定指标,筛选地参多糖脱蛋白、脱色的最佳方法,并对精制总多糖的抗凝血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多糖脱蛋白方法中,效果最好的为三氯乙酸-正丁醇法,经该方法处理的地参多糖提取液,蛋白质去除率为(80.28±0.98)%,多糖损失率为(9.67±0.97)%;活性炭脱色法为地参多糖的最佳脱色方法,用终浓度为1%的活性碳对地参多糖水溶液进行脱色,脱色率达到(91.56±0.87)%,多糖损失率为(8.39±0.74)%。抗凝血试验表明,地参多糖具有明显的体外抗凝血活性,能延长人体血浆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PT(凝血酶原时间),对TT(凝血酶时间)无影响。实验结果可为地参多糖纯化及活性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