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139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17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739篇
畜牧兽医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基于选择指数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和高氨氮耐受性进行选择,用3种方法评估选择效果:Ⅰ)比较选择系和对照系相关性状的育种值;Ⅱ)比较选择家系和对照家系的最小二乘均值;Ⅲ)比较选择系与对照系表型值,计算相关性状的现实遗传力、遗传获得,并采用BLUP法估算相关性状的遗传力及遗传相关。结果显示,生长性状的选择反应为0.493~1.039,高氨氮耐受存活的选择反应为0.028~0.046;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的现实遗传力为0.288~0.315,遗传获得为6.45%~20.16%,高氨氮耐受成活率的现实遗传力为0.016,遗传获得为2.09%;BLUP法估算生长性状遗传力为0.216~0.284,且显著(P0.05),高氨氮耐受性遗传力为0.028±0.026,生长性状间呈高度遗传正相关为0.871~0.948,体质量与高氨氮耐受性间的正遗传相关为0.180±0.032,且显著(P0.05)。研究表明,采用选择指数法选育一代后,生长性状提高明显,高氨氮耐受性提高较小;选育群体生长性状具有较大遗传改良潜力,如何快速提高选育群体的高氨氮耐受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12.
在饱食投喂条件下,选用鲜活饵料沙蚕(Nereis succinea)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亲虾进行营养强化培育60 d,通过比较不同的投喂频率2次/d(F2组)、3次/d(F3组)、4次/d(F4组)对亲虾摄食、生长、繁殖性能、虾体组成和肝胰腺的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旨在探究亲虾繁殖期间营养强化的最适投喂频率。结果显示,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亲虾的日摄食量逐渐增大,F2组显著低于F4组(P0.05),但与F3组差异不显著(P0.05);亲虾的增重率和体长增长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投喂频率对各组亲虾的单次产卵量、相对产卵量、无节幼体I期个体数、无节幼体孵化率、蚤状幼体I期个体数、无节幼体变态率、性腺指数、初产时间和产卵间期均无显著影响(P0.05)。亲虾全虾主要体组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也不受投喂频率增加的影响(P0.05);F2组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显著低于F3、F4组(P0.05),而不同实验组的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合本研究的结果和生产实际情况,建议在饱食投喂条件下,凡纳滨对虾亲虾繁殖期间营养强化的适宜投喂频率为2次/d。  相似文献   
913.
本研究选取了来自国内6个不同育苗场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群体,对8个SSR位点的基因型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等位基因数(Na)平均值为3.67~9.33,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值为2.20~5.67,观察杂合度(Ho)平均值为0.12~0.71,期望杂合度(He)平均值为0.41~0.81,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36~0.7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于同一个育苗场的对虾聚在一个分支。不同品牌来源的对虾分别聚在几个不同分支。6个群体间的遗传一致度为0.4229~0.8265,遗传距离为0.1905~0.8607。遗传分化系数(FST)是0.1837,群体内近交系数(FIS)是0.2514,Ho相似文献   
914.
采用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 KL-3 2010和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 KL-C2 2014作为益生菌,进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投喂实验,研究上述菌株对带毒对虾的生长与存活的影响。假交替单胞菌KL-3 2010对致急性肝胰腺坏死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 (VPAHPND 20130629002S01)有拮抗作用和胞外蛋白酶活性,微小杆菌KL-C2 2014有胞外蛋白酶活性。待试对虾经检测为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VPAHPND)和虾肝肠胞虫(EHP)弱阳性。经过为期60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与投喂普通颗粒饲料的对照组相比,投喂假交替单胞菌KL-3 2010的对虾存活率提高了213%±43% (P<0.01);投喂微小杆菌KL-C2 2014的对虾平均生长率提高了105.5%±28.1% (P<0.05);交替投喂2株菌的对虾存活率提高了184%±52% (P<0.05),平均生长率提高了70.6%±32.8%。肠道可培养优势菌研究表明,2株益生菌的投喂显著影响了对虾肠道优势菌群的种类。本研究为带毒虾苗的养殖提供一种有效的病害防控和促生长的手段。  相似文献   
915.
为研究我国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商业苗种的遗传多样性特征,于河北、山东、广东、海南等地采集了6个有代表性的凡纳滨对虾品牌苗种,分别命名为黄骅R、东营M、广州P、广州Z、海南S和海南Z,以8个微卫星标记检测其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6个品牌的凡纳滨对虾在8个位点呈现不同程度的多态性,其平均等位基因数(Na)、期望杂合度(He)、观测杂合度(Ho)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4.5~9.5、0.516~0.733、0.346~0.550和0.472~0.700,各品牌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从高到低分别为黄骅R>广州Z>广州P>海南Z>东营M>海南S。哈迪–温伯格平衡(HWE)检验显示,4.17% (2/48)的检测结果表现为显著的偏离(0.01相似文献   
916.
水产品冻藏过程中脂质变化是引起品质劣化的重要原因,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冻藏过程脂质变化以及冰衣对脂质的影响,将其进行镀冰衣处理后在–20℃冻藏180 d,定期取样分析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总脂含量、脂质组成、酸价(acid value, AV)、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 POV)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 TBARS)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冰衣组样品的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呈上升趋势。从冻藏30 d开始,冰衣组的解冻损失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冰衣组冻藏60 d及更长时间的样品,其蒸煮损失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镀冰衣可以提高冻藏凡纳滨对虾的持水能力。冻藏期间,对照组和冰衣组总脂含量变化不大,但脂质组成均发生显著变化,磷脂和甘油三酯含量下降,游离脂肪酸含量上升,胆固醇含量相对稳定。两组样品脂质氧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AV和TBARS在冻藏期间不断上升,POV在冻藏前60 d先升高后下降,之后缓慢增加,但冰衣组脂质氧化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镀冰衣有助于保持凡纳滨对虾冻藏过程中脂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17.
蛋白分离器对循环水养殖水质理化因子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5个关键水质理化因子,研究蛋白分离器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水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使用蛋白分离器后,水体的pH值维持在8.0~8.3,养殖水体中氨氮最高达到0.917mg/L,亚硝酸盐最高达到0.324mg/L,DO含量在3.775~6.300mg/L,COD含量峰值为14.27mg/L。  相似文献   
918.
A 8‐week feed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ietary protein and lipid levels on growth and energy productive value of juvenile Litopenaeus vannamei, at 30 and 2 ppt, respectively. Nine practical diets were formulated to contain three protein levels (380, 410 and 440 g kg?1) and three lipid levels (60, 80 and 100 g kg?1). Each diet was randomly fed to triplicate groups of 30 shrimps per tank (260 L). The effects of salinity and an interaction between dietary protein level and lipid level on growth and energy productive value of shrimp were observed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f this study. At 30 ppt seawater, shrimp fed with 440 g kg?1protein diet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weight gain (WG) than those fed with 380 g kg?1 protein diets at the same dietary lipid level, and the 60 g kg?1 lipid group showed higher growth than 80 g kg?1and 100 g kg?1 lipid groups at the same dietary protein level. At 2 ppt seawater, the growth of shrimp was little affected by dietary protein treatments when shrimp fed the 80 and 100 g kg?1 lipid, shrimp fed the 80 g kg?1 lipid diets had only slightly higher growth than that fed 60and 100 g kg?1 lipid diets when fed 380 and 410 g kg?1 dietary protein diets. A significant effect of salinity on growth of shrimp was detected with the growth responses at 30 ppt > 2ppt (P < 0.05). Final body lipid content, body protein content and energy productive value of shrim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nimals exposed to 30 ppt than in shrimp held at 2 ppt.  相似文献   
919.
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氮、磷收支研究及养殖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位池养殖氮(N)和磷(P)收支情况进行系统研究,比较分析不同放养季节、虾苗品系以及是否进行分段养殖引起养殖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饲料是最主要的N和P输入源,分别占池塘N和P总输入的91.76%~93.68%和94.55%~96.97%。收获对虾输出N和P分别占总输入的29.46%~40.46%和12.64%~17.41%,随养殖废水排出的N和P分别占24.63%~54.52%和23.03%~59.02%,沉积在池塘底部的N和P分别占14.10%~44.59%和27.59%~62.25%。放养季节和虾苗品系对养殖效果有显著影响。夏季组(ZS)对虾平均生长速度达到0.175g.d-1,分别比秋季组(ZF)和冬季普通组(ZW)高73.0%和139.3%。ZW成活率77.70%~87.75%,显著高于ZS和ZF。与相同养殖季节放养一代苗的ZW相比,放养本地苗的冬季组(BW)养殖成活率62.10%~72.30%,单位面积产量8821~9878kg.hm-2,均显著较低。采用分段养殖的冬季标粗组(ZWb)养成池塘单造使用周期缩短56.13%。  相似文献   
920.
在室内养殖条件下,进行单因素随机设计动物试验,即5种饲料蛋白质水平(31%、35%、39%、43%、47%;以A~E组表示)处理,投喂平均体质量0.2 g的凡纳滨幼虾,养殖60 d。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营养对凡纳滨幼虾生长、免疫与抗氧化指标和消化率特征影响显著。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饲料系数下降,E组两项指标最好,分别为5.52和1.96。高蛋白质含量饲料有利于提高对虾免疫指标水平,血淋巴中血细胞浓度、T-AOC活力、POD活力、溶菌酶活力、总蛋白含量,随着蛋白质水平提高显著增加,各项指标E组最高,比A组分别显著提高133.7%、21%、16.8%、20.8%、19.7%(P<0.05);而SOD活力C组最高,与A组差异显著。凡纳滨幼虾对蛋白质的消化率随饲料蛋白质含量增加显著升高(P<0.05),E组比A组提高8.2%。通过饲料蛋白质水平与特定生长的回归分析,获得凡纳滨对虾幼虾最大生长饲料蛋白质需要量为4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