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15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澜沧江、金沙江云南德钦段形成了独特的干暖河谷区自然环境,分析了其特点、成因。探讨了其生态建设的思路应是尊重自然规律、发扬优秀民风习俗、引进实用技术、发展非公林业。  相似文献   
2.
4000万年前,一次强烈地壳运动,引发了地球演化史上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造就了举世罕见的“三江并流”的自然奇观。千百年来,江水野性十足,急流夹杂沙石,咆哮着翻山越岭。在征服自然过程中,一座座大坝和电站的兴起,让桀骜不驯的湍湍急流变成收放自如的人工水渠。如今,人们正在通过这种方式,改造,破坏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三江中的怒江作为中国仅存的两条未被开发的生态河流之一也未能幸免。一年前,有关部门通过了《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决定在怒江上修建13级梯级电站。尽管这种努力遭到外界的质疑.反对,乃至于中央都发出了“慎重”的声音后,暂时停滞了,但是自然河流的命运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4.
生日茶宴     
"轻濯尘根心地润,餐中寻道寿长生.谁能识得杯中趣,寿齐南山不老松."诗中赞美的就是滇西澜沧江畔凤庆县的生日茶宴. 在别的地方过生日,都是要高朋满座、花天酒地,把"寿星"视为上帝、捧为上座,点蜡烛、吃蛋糕、作寿辞,醉生梦死不知归处.而在世界著名"滇红之乡"凤庆,过生日却是煮茶饭、做茶肴、品茶饮,以茶独有的气质熏陶着凤庆人纤尘不染的品性.  相似文献   
5.
故乡的坐标是在滇西南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奇观中的澜沧江与北回归线的相交点。春天,草长莺飞,万木笼葱;山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成群结队的白鹭悠哉游哉地站在梯田中的牛背上;三五成群的山雀在田间觅食;牛脖上的木铃播放着天然牧歌。这个时候,我这个对大森林顶礼膜拜者,总要背上行李带着干粮到密  相似文献   
6.
离开家乡20多年了。好多儿时的记忆已渐渐淡忘,唯有那清清的文郎河总是难以忘却,记忆犹新……邦东乡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当我登上邦东大雪山之巅,眺望茫茫林海脚下有一条耀眼的白色飘带,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像是轻盈的舞女身后飘逸的裙带,舞动着飘向澜沧江。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云南发展边境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然而,由于边境旅游涉及问题的广泛性与复杂性,以至于目前其在发展过程中仍还存在着诸如旅游者在边境口岸城市逗留的时间较短、消费支出普遍较低、旅游管理机制不健全、市场经营秩序混乱、边境旅游相关的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的缺乏、在出入境的手续办理上依然存在着许多不便处等方面的问题。为改变此现状,现阶段也就有必要在为边境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空间、灵活运用不同的开发模式来促进边境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放松旅游人员的地域限制、切实简化出入境手续以及科学设计边境旅游线路等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澜沧江卵石     
澜沧江两岸,遍布卵石,这些形状近似、外表光滑的小石头,粗看难以制作奇石盆景。但,若用心拴拾,巧思组叠,用云石胶粘之,即现灵气。正谓:世间万物,固和谐而妍美,家庭社会固和谐而温馨。  相似文献   
9.
神交澜沧江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经西藏进入云南省境内,向南流经迪庆、丽江、大理、保山、临沧、思茅和西双版纳,然后流出国境经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与越南,最后注入太平洋。我写这篇文章前,在地图上想细细地看看澜沧江的流向时发现,不管是西藏、云南,还是中国、外国,上面提到的这些地方,我都去过。再想想,我去这些地方时,没有一次是为澜沧江而去,可她竟然在我那么多次的旅行生活中,一直流淌在我的身旁,不张扬、不放弃地让我认识了她和她的朋友们,可谓神交已久。 西双版纳的雾季    最早见到它是1991年在西双版纳,…  相似文献   
10.
《森林与人类》2005,25(3):37-37
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境内、滇藏公路入藏后的第一镇盐井村因盐得名。西南偏远地区在新中国建立后的许多年里,盐以及针等日用品仍属紧俏货,对产盐地的争夺往往还是地方争端的起因。大型书刊《格萨尔王传》中写到的“姜岭大战”(又名保卫盐海)便发生在这一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