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15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澜沧江中段水质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水电工程建设前后流域水质时空特征对于研究水电工程对流域水生生态系统以及河岸带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澜沧江流域中段为研究区域,通过对10多年的多个断面水质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以铜、铅、锌、镉为代表的金属元素以及氮磷等水质指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建坝后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异性比建坝前要明显,但在库区分异性不大;运用ATU(急性毒性度)能更好地反映金属元素指标变化情况,建坝后ATU值小于建坝前,沿干流逐渐减小,时间分异性比建坝前要弱。氮和磷浓度库区比非库区要高,最大值一般出现在大坝出水不远的断面,建坝后具有较明显的营养化趋势,时间分异性也在减弱。表明澜沧江中段水质时空分布受水电工程建设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42.
以云南澜沧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对可持续型生态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规划的基本内涵、指导思想、原则、目标进行探讨,通过构建生态民生水保统筹体系,按照"基础防治—民生结合—和谐发展"的模式编制规划,注重生态修复与人类辅助防治相结合,产业结构总体布局与民生工程建设相结合,措施实施与政策扶持相结合,监督监测与技术推广相结合,以实现区域内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3.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内一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区,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生态安全有较大影响.珍稀濒危植物在自然保护区中的地位十分特殊且极其重要,成为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和植物物种多样性是否受到良好保护的标志性特征.采用路线法、询问法和样地法,对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区内有珍稀濒危植物23种(1变种);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于海拔1 450~3 100 m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生活型表现为木本类20种、草本类3种,木本类占森林生态系统组成的21.3%~26.0%,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正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44.
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青海特色冷水渔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水域资源十分丰富,水体总面积136.7万公顷,占全国内陆水域总面积的16.1%,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有鱼类分布的水域面积约107万公顷。省内东部农业区有130余座中小型农用水库,总面积800公顷以上,随着境内黄河上游13个梯级电站的陆续建成,还将增加宜渔水面近10万公顷。这些水体具有明显的冷水水体特征,绝大多数有鱼水体和高矿化湖泊地处青藏高原的超净区,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以青海澜沧江源为研究对象,对近60年来的径流、降水变化特征及径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澜沧江源径流、降水均呈增加趋势,集中度呈下降趋势,集中期逐渐前移;径流集中期主要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降水集中期主要在7月中旬至下旬。降水量与径流量的相关系数较高,杂多气象站降水与香达站径流深相关系数为0.72,囊谦气象站降水与香达站径流深相关系数为0.63。总体上径流集中期比降水集中期滞后10~30 d。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澜沧江流域芒果种质资源的果实性状多样性,为有效地保护芒果种质资源及改良品种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收集澜沧江流域11个县28个乡镇的芒果种质资源82份,对其果实性状进行测定及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在82份芒果种质资源中,单果重为0~50、50~80、80~120和120~260 g的种质资源分别有6、49、19和8份;果实形状为椭圆形、扁圆、象牙形、卵形、长扁圆形和桃形的种质资源分别有66、8、3、2、2和1份;果皮颜色为绿色、黄绿色、黄红色、绿黄色、绿白色和黄色的种质资源分别有48、9、12、2、2和9份;果肉颜色为金黄色、橙黄色、浅黄色、橙红色和深黄色的种质资源分别有34、25、12、4和7份;果实香气为无香气、芳香、椰乳香、木瓜香、松香和清香的种质资源分别有41、36、2、1、1和1份.变异系数以单果重最高(48.12%),其次是果皮厚度(27.27%),以果实厚度最低(13.62%),果实长度、果实宽度、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在20.00%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单果重、果实长度和果实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可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单果重与果实长度、果实宽度、果实厚度和可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宽度与果实厚度和可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厚度与可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果重、果实长度、果实宽度、果实厚度和可食率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果皮厚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表明这7个性状是造成澜沧江流域芒果种质资源果实多样性的主要因素.82份芒果资源分为2个大类群,第Ⅰ类群的种质资源果型大,且第Ⅰ-1亚类种质资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食率较高;第Ⅱ类质资源果型较小,尤其是第Ⅱ-2,且其可食率低.[结论]澜沧江流域芒果资源果实性状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可通过引种驯化、杂交、嫁接和分子育种等技术把其优异基因延续下去.第Ⅰ-1亚类种质资源的果型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食率较高,可作为选育和改良品种的亲本材料,第Ⅱ-2亚类果型小,可食率低,可作为园林观赏资源.  相似文献   
47.
《淡水渔业》2021,51(3)
为查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境内鱼类资源现状,2019年7-11月在思茅区各主要河流开展鱼类资源调查。根据思茅区水系分布特征,共设置13个采样点。结果显示:共采集土著鱼类25种,隶属于4目9科20属,其中,鲤形目鱼类最多,共16种,占土著鱼类总种数的64%;其次为鲇形目,5种,占20%;鲈形目3种,占12%,合鳃目仅黄鳝1种,占4%。另采集到外来物种12种。对思茅区土著鱼类整体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思茅区境内鱼类总体分布不均衡,澜沧江干流土著鱼类组成以定居型鱼类为主;支流中,曼老江鱼类种类最多。思茅区土著鱼类以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为主;外来物种主要为东亚类群和老第三纪原始类群。  相似文献   
48.
开展中国结鱼的人工驯养和人工繁育,为中国结鱼的物种保护和资源恢复提供基础技术资料。中国结鱼于2019年6-7月分批次来源于澜沧江景洪江段,体质健壮无伤,共50尾,1~5龄,水泥池培育。经过1年驯养(水温19.6~29.0℃),中国结鱼成活率90%,体增重80%~100%。选择体重大于3.0 kg 的雌亲鱼和体重大于2.0 kg雄亲鱼用于繁殖,2020年10月24日采用2次注射法人工催产20尾亲鱼,针距 11~12h,效应时间11~20 h,共产卵3万粒,平均受精率2%。受精卵倒入纱网孵化框放入水泥池中流水孵化,密度为1.0×105粒/m3,自然水温(24.3~25.3℃),出苗500多尾,出膜时间84~90 h。仔鱼用5%甲醛固定后电子显微成像系统拍照观察,初孵仔鱼全长1.10cm;8日龄50%以上的鱼苗已经开口摄食;11日龄仔鱼卵黄吸尽;32日龄进入稚鱼期。  相似文献   
49.
[目的]构建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自然保护地生态网络,为该流域的生态安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澜沧江流域为研究区,选取距水体距离、距建成区距离、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坡度、高程6个生态因子构建最小积累阻力模型,将流域内国家级、省级、市县级自然保护地作为生态源地,识别源与源之间的最小阻力路径作为潜在的生态廊道,在此基础之上识别生态节点与生态断裂点,以此构建出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生态网络。[结果]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生态源地数量为43个,主要集中在流域中游与下游。共构建出67条生态廊道,与澜沧江主体水系重叠度达59%;在生态网络基础之上识别出20个生态节点与41个生态断裂点,为后期生态网络的优化与修复和区域道路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结论]根据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网络分布特点,增加澜沧江上游、威远江流域、黑江、黑河流域等地生态源地的数量,提升罗闸河、黑河、黑江、南览河流域等地河流岸边的生境质量,以生态节点和生态断裂点生态化建设作为补充,形成完整的生态保护网络,缓解栖息地孤岛化问题,促进生态源地之间的物种流动,保护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的考察,报道了保护区资源植物的类别、分布及目前的利用状况。该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丰富,计11类约745种。以药用植物种类最多,淀粉植物和竹类植物的资源量最大。特有的种类有粗枝杜鹃Rhododen-dronbasilicum、卵叶韭Alliumovalifolium、尾叶琼楠Beilschmiedialongicaudata、大萼党参Codonopsis macrocalyx和雪山箭竹Fargesialincangensis;稀有的有滇藏木兰Magnoliacampbellii、珠子参Panaxjaponicus var. major、姜状三七P. zingib-erensis和川八角莲Dysosma veitchii;较重要的有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var.chinen-sis、云南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等。周边社区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大,但是多以自家利用为主,形成商品的种类很少。目前受破坏较严重的是云南红豆杉、石斛、大萼党参、龙胆、珠子参、姜状三七、重楼、水青树等,有的种类已经面临枯竭的威胁。要坚决禁止村民到保护区采伐木材、砍柴、剥皮、滥挖根茎类药材等事件发生,并积极倡导和鼓励对上述资源的引种、扩繁和栽培利用,有效保护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