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5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73篇
林业   172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280篇
  145篇
综合类   1085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309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11.
产业协同集聚、数字经济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产业协同集聚与数字经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基于2013—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BM-GML指数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使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农业与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均显著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且一三产业协同集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旧成立。2)数字经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还在一二产业协同集聚、一三产业协同集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3)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农业与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对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数字经济对东中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加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流协作、强化数字经济建设等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2.
喻正旺  周忠新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13):2895-2905
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链脂肪酸(MCFAs)抵抗病原菌是哺乳动物先天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MCFAs也能够诱导人、猪和鸡内源性防御肽的表达,MCFAs的这些新功能尚未引起重视。MCFAs还和饲用有机酸或饲用植物精油具有协同抗菌增效作用,可以减少这些活性物质的使用量。相比于长链脂肪酸,日粮中添加MCFAs能显著地提高动物机体内氧气消耗量和线粒体呼吸速率,但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少,特别适合幼龄动物肠代谢和肝代谢所需的快速能量供应特点。日粮添加低浓度MCFAs(0.1%—0.5%,质量比)能显著提高新生或断奶仔猪存活率、粗蛋白粗脂肪消化率、饲料转化率,调节肠道菌群和改善肠上皮结构,进而促进生长。基于MCFAs的上述功能,将MCFAs与饲用有机酸或植物精油复配制备成微囊颗粒,可能是其用于仔猪抗生素替代品的尚佳方式。  相似文献   
113.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以可持续发展视角关注乡村旅游业的多重价值,为乡村产业融合、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提供了持久动力。基于一体化乡村旅游(IRT)框架理论,以山东省乡村旅游典型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探究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内在基础与阶段特征,剖析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与实现路径。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初始发展阶段依赖于资源内生性与利益共享性,市场化运作阶段强调组织化嵌入与规模化经营,快速扩张阶段关注社区赋权与内生性发展,持续发展阶段诉求利益均衡与合作共生。社区参与、多元赋权与价值认同,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联合与协同,持续、有效的制度性供给与规范是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运行基础。但是,乡村旅游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着多元主体利益不均衡、资源内生性不足、乡土文化异化、社区赋权程度低和城乡要素流动不畅等问题与挑战。因此,提出合作网络构建与协作经营机制、多元主体的利益协调机制、乡村社会文化的保护与建构机制、资本嵌入与竞合机制等协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木质部解剖结构是植物水力功能和水分利用策略的基础。散孔材和环孔材的导管分布和形态存在显著差异,对2种材性树种木质部解剖结构和水力功能的关系进行比较,有助于理解不同材性树种的水分适应机制。  方法  选取河南省信阳市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中的3个散孔材树种(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旱柳Salix matsudan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和3个环孔材树种(槲树Quercus dentata、楝Melia azedarach、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研究2种材性树种的枝水力功能(比导率和栓塞抗性)和解剖结构的关系。  结果  3个环孔材树种比导率更大,3个散孔材树种栓塞抗性更强;在物种水平上,只有散孔材树种深山含笑比导率和栓塞抗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存在水力效率-安全权衡。3种散孔材树种相较于3种环孔材树种具有更大的导管密度、导管壁厚度跨度比和更小的导管直径、导管壁厚度。  结论  环孔材树种倾向于通过增大导管直径显著提高其输水效率,从而避免水势下降、降低潜在栓塞风险。散孔材树种木质部结构中的导管壁厚度和导管壁厚度跨度比对植物水分传输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图5表1参32  相似文献   
115.
为了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缓解城市问题,带动城镇经济发展,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必须探索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小城镇,是摆在地方政府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协同治理理论,通过特色小镇和协同理论的耦合性分析,学习与借鉴美国好时小镇、湖州丝绸小镇2个国内外特色小镇案例,从11个不同维度全方面展示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特征,构建以价值、环境、系统结构和支撑为四大导向,通过地理区位、产业规划、城镇功能、文化传承、经营方向、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特色小镇的六大要素,辅以动力机制、协同机制和保障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相似文献   
116.
唐文文  陈垣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7):171-177
以党参废弃物茎叶为试验材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双酶协同超声波提取党参茎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FRAP法评价党参茎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利用双酶协同超声法提取党参茎叶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40 mL:1 g,乙醇体积分数70%,双酶(纤维素酶:果胶酶=1:1)用量0.45 mg/mL,酶解时间60 min,超声时间42 min,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6.511%.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FRAP总还原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党参茎叶总黄酮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在浓度为100μ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91.74%;在浓度达到500μg/mL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4.82%,非常接近维生素C;党参茎叶总黄酮的总还原力为28.22 mg/g.本研究确定出党参茎叶总黄酮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为党参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7.
基于多变异分组遗传算法的多机协同作业静态任务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农业机械(简称农机)多机协同作业前的任务分配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变异分组遗传算法的同种农机多机协同作业静态任务分配方法。首先,根据农机合作社实际作业模式,基于农机性能参数和任务参数,综合考虑机群的作业时间、作业油耗和路程代价等因素,建立了多机协同代价函数;根据多机协同作业特点,构建了多变异分组遗传算法,设计了两段式编码、分组交叉算子和多种变异算子,并建立了农机多机协同作业静态任务分配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对比分析了算法的性能,并采用不同的代价权重进行了任务分配仿真试验;最后,采用不同的权重对实际深松作业进行任务分配试验,对本文提出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权重下,基于多变异分组遗传算法的多机协同静态任务分配的机群代价比实际作业代价降低了29.48%~55.00%,选取合理权重的静态任务分配具有较高的分配效率和分配性能,能够满足实际多机协同作业中任务分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8.
针对现有农机速度调节策略功率匹配度不高、燃油经济性差的问题,以静液压传动拖拉机为平台,基于CAN总线设计了拖拉机定速巡航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拖拉机工况采集、负载检测、油门控制、变量泵排量调节、作业负载调节、通信等模块组成。设计了油门调节机构和负载调节装置,获取并解析了拖拉机工况数据,建立了静液压传动拖拉机油门开度、变量泵排量与速度对应的数学模型,制定了发动机转速与变量泵排量协同控制策略。分别在水泥路面空载、田间空载和平地作业3种工况下进行了协同控制策略试验,在平地作业工况下进行了定油门控制策略、油门排量耦合控制策略和油门排量协同控制策略试验。结果表明,3种工况下,协同控制策略的速度控制绝对误差分别为0.005、0.007、0.012m/s;在达到相同目标速度的前提下油门排量协同控制策略降低了发动机转速。拖拉机定速巡航控制系统能够在保证速度控制精度的前提下,减小燃油消耗。  相似文献   
119.
我国农技推广高效协同创新研究——基于机制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新时期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对传统农技推广模式的转型升级提出迫切要求,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的实施探索了新机制,为打通“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基于对吉林、江西、湖北、内蒙古、江苏、浙江、广西和四川等8个试点省份的广泛调研,分析梳理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的主要做法,研究总结不同于传统农技推广模式的新机制。研究发现,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在实施中形成“高效协作”的组织实施机制、“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双向反馈”的信息贯通机制,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高效协同,有效克服传统农技推广面临的时代困境,是新时期应该大力推广的农技推广新模式。同时,针对存在的有关问题,就如何更好地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0.
为构建国家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创建国家层面的耕地保护补偿框架,测算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本研究基于生态补偿理论和发展权理论,通过构建耕地保护补偿分析框架,采用国家统计数据,运用生态补偿测算方法和发展权测算方法,从国家层面对耕地保护补偿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看,耕地面积存在盈余,盈余面积为1 267.89万hm~2;耕地赤字省份和盈余省份各13个,其他为耕地平衡省份;2)耕地生态补偿总支付额为474.52亿元,总受偿金额为355.15亿元;耕地生态补偿的受偿省份和支付省份均为13个;3)全国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为84.85万元/hm~2,高于全国平均的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的省份有8个,低于全国平均的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的省份有23个;4)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是耕地生态补偿价值、未来占用耕地数量与单位面积耕地发展权价值的乘积之和,最终确定耕地保护补偿每年的给付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