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7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96篇
畜牧兽医   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41.
本文采用动力学方法测定了团头鲂肝胰脏淀粉酶和肠道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分布及pH值对各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糜中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沿消化道从前至后逐渐减弱,而肠黏膜中各消化酶活性则基本上是由前到后逐渐增加。在pH值6.0~9.0范围内,肠道蛋白酶活性在pH为8.6时为最大,在pH值6.2~8.6范围内,肝胰脏和肠道淀粉酶活性在pH值7.8时为最大。  相似文献   
142.
采用国标生化分析方法对(团头鲂♀×翘嘴红鲌♂)杂种F1的含肉率、肌肉营养成分(蛋白质、粗脂肪、水分、灰分)以及蛋白质的18种氨基酸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杂种的含肉率平均为84.38%、蛋白质含量为19.99%、脂肪含量为1.35%、灰分含量为1.40%、水分为77.19%、总氨基酸含量为18.59%,氨基酸含量中许多指标明显高于作为对比的几种经济鱼类。因此杂种F1可考虑作为一个新的养殖对象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43.
利用不同亚科的雌性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和雄性鳡(Elopichthys bambusa)进行人工杂交获得子一代杂交个体,对团头鲂、鳡及其杂交子代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团头鲂(♀)×鳡(♂)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扩增和分析。结果显示,在传统可量性状和框架结构中,杂交F_1的性状更加偏向于母本团头鲂。在可数性状上,杂交子代的背鳍棘数、胸鳍棘数、腹鳍棘数和臀鳍棘数与母本团头鲂及父本鳡都一致;而其余大多数性状,如背鳍鳍条数、腹鳍鳍条数、臀鳍鳍条数、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和鳔室数,杂交子代的性状更接近于母本团头鲂。杂交鱼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6 623 bp,与母本团头鲂一致,其碱基组成为31.23%A、16.19%G、24.69%T和27.90%C,且具有一定的A+T偏向性。其线粒体基因组共编码37个基因,分别为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和2个rRNA基因,还有1个非编码区(D-Loop)。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团头鲂(♀)×鳡(♂)与母本团头鲂的亲缘关系较近,与父本鳡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44.
通过近15个月网箱养殖对比试验,湘沅鲫、团头鲂、具有良好的抗病性能,成活率较高,而生长速度、饲料系数、公斤鱼成本、利润、利润率沟鲶则明显优于湘沅鲫、团头鲂。  相似文献   
145.
本文选用沟鲶、湘沅鲫、团头鲂进行网箱养殖经济性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近15个月网箱养殖,湘沅鲫、团头鲂具有良好的抗病性能,成活率较高,分别达到了98.0%、84.4%,而沟鲶的生长速度、饲料系数、成本、利润、利润率明显优于湘沅鲫、团头鲂,其饲料系数、成本、净增饲料成本、利润、利润率分别达1.86、7.32元/kg、4.68元/kg、4.68元/kg/kg、63.9%。  相似文献   
146.
刘国信 《齐鲁渔业》2008,25(2):31-32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属鲤科鱼类。该鱼是草食性鱼类,病害少,易捕捞,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本低,管理简便,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第2年即可达到商品上市规格,养殖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47.
团头鲂在华南地区养殖规模较小,产量和效益不及长江流域,未能形成一套适合华南地区的养殖模式和技术体系,制约了华南地区团头鲂养殖业的发展。为了规范华南地区无公害团头鲂的生产环境,保证养殖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生产效益,我们在调查广东省团头鲂养殖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华  相似文献   
148.
近几年我们利用洛阳师范学院水产研究所的2口池塘进行了紫背浮萍栽培技术研究,并作为青饲料应用于草鱼种及团头鲂成鱼的饲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9.
<正>团头鲂又称武昌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的名优鱼类。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也越来越强。团头鲂具有适温范围广、生长快、易捕捞、人工繁殖简便的特点,是一种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养殖鱼类,较受广大养殖户欢迎,是一个优良的水产养殖品种。一、环境条件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3~10亩为宜,水深1.5~2.5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塘以长方形、东西向为佳;池塘底部平坦,淤泥保持20厘米左右。无(或不直接  相似文献   
150.
唐作鹏  刘中 《内陆水产》2003,28(12):27-28
团头鲂的优点是味鲜肉嫩,头及内脏较小,出肉率高,食性杂,饵料系数低,更以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诗句扬名祖国大地,现已成为我国南北主要养殖品种。要想养好团头鲂除需掌握常规养殖技术外,关键是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放养模式,包括放养规格、放养量、搭配品种等,以及饲养模式如完全以颗粒饲料饲养、完全以青饲料饲养或同时以两种饲料饲养。1放养模式首先要确定鱼种规格,放养鱼种规格大小与出塘成鱼规格有直接关系,鱼种太小出塘成鱼达不到理想规格,鱼种太大则会增加成本。实践证明,一般尾重35~60克的鱼种经过5~6个月的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