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19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66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鸭疫里默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免疫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西安某鸭场病鸭中分离到 1株菌 ,经染色镜检、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动物回归试验 ,鉴定为鸭疫里默氏菌 ;用分离菌株制作成油佐剂灭活疫苗 ,免疫 10日龄雏鸭 ,于免疫后 30 d用同源菌攻击 ,保护率为 83%(5 / 6 ) ,结果表明 ,本菌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3.
徐刚  高继业  郎静宇  唐妤  李阁  李继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82-12084
[目的]克服传统方法制备黏附素抗原的缺点。[方法]应用PCR对猪源性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的黏附素F4、F5和F6的质粒中扩增出faeG、fanC和fasG基因片段,克隆测序并与pET 32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E.coli表达菌株BL21(DE3),并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重组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获得高效表达。血凝抑制试验表明,鼠抗血清能抑制标准的ETEC强毒株凝集红细胞,抑制效价在1∶128以上。这说明克隆表达的猪源ETEC黏附素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抗体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4.
为鉴定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纤突蛋白(TGEV-S)在转基因玉米中的表达及对试验小鼠的免疫原性,本试验在前期TGEV-S转基因玉米植株构建成功的基础上,自玉米叶片中抽提可溶性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筛选表达TGEV-S转基因玉米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在92份被检测植株中8株为阳性,取阳性值较高的2株152-3和156-6,提取叶片可溶性蛋白,与弗氏佐剂乳化后皮下注射免疫小鼠,只有植株156-6中可溶性蛋白免疫小鼠可产生针对TGEV的抗体,而152-3免疫组检测结果为阴性。利用156-6植株叶片对小鼠进行灌胃免疫,也可产生针对TGEV的特异性抗体。以上结果表明,获得的TGEV-S转基因玉米植株不但可表达TGEV-S蛋白,而且该蛋白通过注射或口服途径免疫小鼠后均可产生针对TGEV-S的特异性抗体,提示TGEV-S转基因玉米具有发展成为TGEV口服疫苗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5.
猪瘟是猪的常见烈性传染病,传播快,死亡率高,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大。而现在散发,零星发生,大多数以典型症状少见,症状以温和型为主。掌握各种疫苗的特点,合理地使用可减少猪瘟的发病率,使损失减到最小。1几种猪瘟活疫苗的特点1.1猪瘟活疫苗I1.1.1特点  相似文献   
106.
收集某猪场1例发病种公猪的睾丸病料,处理后采用细胞培养与乳鼠脑内接毒相结合的方法盲传并结合RT-PCR方法分离鉴定,命名为乙型脑炎病毒(JEV)贵州分离株(GZ株),然后根据GenBank登录的日本乙型脑炎病毒SA14和SA14-14-2株全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扩增E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出JEV贵州分离株E基因,并将E基因克隆到pMD19-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MD19-T-E,经双酶切鉴定、测序及序列分析鉴定后,再将E基因亚克隆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成功构建乙脑病毒E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ET-32a-E,将构建好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E转化至宿主菌BL21(DH3)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得到了约59ku条带,与预期大小相符,进一步提取、纯化和浓缩目的蛋白,并将其加入弗氏佐剂后免疫小鼠,免疫后采血检测抗体。结果显示:乙型脑炎病毒贵州分离株E基因原核表达目的蛋白能诱导小鼠产生一定抗体水平,该研究为乙型脑炎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7.
1病原学 病原为鸭瘟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属中的滤过性的病毒.病毒在病鸭体内分散于各种内脏器官、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其中以肝、肺、脑含毒量最高.本病毒对禽类和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没有凝集现象,毒株间在毒力上有差异,但免疫原性相似.病毒能在9~12胚龄的鸭胚绒毛尿囊上生长,初次分离时,多数鸭胚在接种后5~9天死亡,继代后可提前在4~6天死亡.此病毒也能适应于鹅胚,但不能直接适应于鸡胚.只有在鸭胚或鹅胚中继代后,再转入鸡胚中,才能生长繁殖,并致死鸡胚.此外病毒还能在鸭胚、鹅胚和鸡胚成纤维单层细胞上生长,并可引起细胞病变,最初几代病变不明显,但继代几次后,可在接种后的24~40小时出现明显的病变,细胞透明度下降,胞浆颗粒增多、浓缩,细胞变圆,最后脱落.经过鸡胚或细胞连续传代到一定代次后,可减弱病毒对鸭的致病力,但保持有免疫原性.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温热和一般消毒剂能很快将其杀死;夏季在直接阳光照射下,9小时毒力消失;病毒在56℃环境10分钟即可将其杀死;在污染的禽舍内(4~20℃)可存活5天;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零下5~7℃经3个月毒力不减弱,对乙醚和氯仿敏感,5%生石灰溶液作用30分钟亦可灭活.在零下10~20℃约经1年仍有致病力.  相似文献   
108.
布鲁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家畜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目前在我国人畜间仍有发生,给畜牧业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1]。外膜蛋白bp26又名CP28或OMP28,基因开放阅读框长753 bp,编码250个氨基酸,表达出的蛋白分子质量为28 ku,是一种可溶蛋白,属于布鲁菌三组  相似文献   
109.
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马耳他布鲁菌omp25基因并鉴定重组蛋白的抗原性,从马耳他布鲁菌中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扩增得到布鲁菌omp25基因片段,并将目的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2a-omp25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中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表达蛋白。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omp25,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获得了重组蛋白,重组蛋白与布鲁菌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重组质粒pET-32a-omp25可以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成功表达,并且重组蛋白可与布鲁菌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该重组蛋白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该研究为以后疫苗的研制及布鲁菌病的检测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0.
为研究简单异尖线虫肌钙蛋白类过敏原的免疫特性,本研究提取了线虫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肌钙蛋白类过敏原(Anis1)基因,克隆入pMD18-T载体,测序正确后将anis1基因亚克隆入带有组氨酸标签的表达载体pET-30a,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表达目的蛋白。通过Ni2+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融合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将纯化的Anis1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分离血清,ELISA检测不同时期血清抗体效价。酶切和DNA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诱导出重组Anis1蛋白,重组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为目的蛋白,纯化蛋白Anis1免疫小鼠后,与对照组相比,能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重组蛋白Anis1能被免疫血清识别,说明简单异尖线虫重组蛋白Anis1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