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1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林业   767篇
农学   190篇
基础科学   37篇
  92篇
综合类   1423篇
农作物   127篇
水产渔业   150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275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51.
选用早熟品种‘荷兰15号’和中晚熟品种‘克新13号’的脱毒原原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探讨原原种块茎大小对马铃薯的农艺性状、繁殖系数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荷兰15号’原原种,株高对种薯总产的直接作用最大;‘克新13号’原原种,保苗率和株高对种薯总产的直接作用最大。‘荷兰15号’原原种的块茎大小在10-20 g时,繁殖系数最高,原原种的块茎大小在5-20 g时,其种薯的商品薯产量和总产最高。‘克新13号’原原种的块茎大小在7-15 g时繁殖系数、商品薯产量和总产均最高。  相似文献   
952.
基于Hyperion影像的玉米冠层叶绿素含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高光谱卫星数据进行玉米叶片和冠层尺度的叶绿素含量估算,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以α为倾斜度参数的双曲正切S型函数为基础的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算法前馈神经网络(hyperbolic tangent sigmoid function-back propagation,Htsf-BP)构建叶片尺度的叶绿素含量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以几何光学辐射传输模型(4-scale模型)为理论依据,对叶片和冠层尺度的光谱转化函数进行推导,实现Hyperion影像冠层尺度光谱到叶片光谱的转化,同时获取叶片尺度叶绿素含量估算结果;最后,结合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进行冠层尺度叶绿素含量估算。结果表明:当隐含层结点数为6时,Htsf-BP神经网络法对叶绿素的估算精度最高,验证精度达78.68%;在波长750与980 nm处,采用光谱尺度转化方程进行模拟的冠层光谱与实测冠层光谱间的相关系数R2值分别达到了0.784和0.706;实测叶片尺度叶绿素含量与模拟结果间的相关系数R2值达0.726。该方法可为高精度快速估算叶片和冠层尺度玉米叶绿素含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3.
花秆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 f. alphonso-karri)作为最具抗旱和耐寒能力的丛生型观赏竹,其独有的“孝”文化内涵,在竹文化传播与传承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发挥竹组培苗在居家美化、庭园绿化特别是竹盆栽配植中的优势,探索花秆孝顺竹不定芽诱导增殖、生根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建立高效的组培快繁体系,文章以花秆孝顺竹当年生枝条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6-苄基腺膘呤(6-BA)、噻二唑苯基脲(TDZ)单因素及其组合对花秆孝顺竹不定芽诱导增殖的影响,以及萘乙酸(NAA)和6-BA组合对花秆孝顺竹生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定芽诱导增殖试验中,单独使用TDZ控制褐化优于单独使用6-BA;2种调节剂组合使用其增殖效果优于单一调节剂,在6-BA 3.00 mg/L+ TDZ 0.05 mg/L配比下,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数最多,为4.80个。在生根试验中,0.30 mg/L的6-BA与NAA搭配可以促进花秆孝顺竹组培苗生根,其中0.10 mg/L NAA + 0.30 mg/L 6-BA处理的组培苗生根表现最优,生根率达100%,平均根数为1.70条,平均根长为1.30 cm。研究所建立的花秆孝顺竹组培快繁体系可为其种苗大规模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4.
以碧海万年青的幼叶和带侧芽的茎段进行离体培养,幼叶在MS+BAlmg/L+NAA0.1mg/L的培养基中生长约1周形成愈伤组织,约20d出现丛生芽。碧海万年青茎段侧芽的生长及丛生芽的增殖需要较高浓度的BA。侧芽在添加BA2-4mg/l的MS培养基中约20d可诱导出丛生芽,这苗在1/2MS+NAA0.2-0.5mg/L培养基中生长约2周可生根,1个月即可出瓶移栽。绿大帝蔓绿绒侧芽在MS+BA3mg/L的培养基中诱导增殖,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0.5mg/L,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55.
海南龙血树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种子作外植体,建立了海南龙血树(DracaenacambodianaPierreexGagnepain)的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海南龙血树种子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3mg/L NAA0.3mg/L,诱导率达80%;附加6-BA2mg/L NAA0.2mg/L的MS培养基有利于芽的分化和增殖,培养60d左右,每个外植体分化形成的再生小植株数达8~20个;在1/2MS NAA0.5mg/L的培养基中诱导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56.
百合种球繁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就百合(Lilium spp.)鳞茎的发生及各种因素对百合种球繁育的影响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温度,光照,鳞片位置和激素等因素对鳞片扦插繁殖的作用,讨论了肥料,种植深度,摘顶处理等栽培技术对种球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也对百合二次抽苔现象对种球的生长和质量的效应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957.
根据对大针茅(Stipagrandis)繁殖的研究和分析,本文提出:生殖枝分化比例低,种子产量和埋藏率低,幼苗成活率低是大针茅有性繁殖微弱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在退化群落更加严重。大针茅在春季不形成分蘖芽,1个分蘖枝条在秋季可在基部形成2~4个分蘖芽,枝条分蘖比率和每个枝条形成的分蘖数在群落退化后变化不明显。但株丛的大小,种群的密度和大针茅的竞争力都大大降低。围栏保护后大针茅依赖营养繁殖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958.
红叶石楠快繁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优化红叶石楠的快繁条件。[方法]通过L16(43)正交试验,配置不同基础培养基、不同植物激素种类及水平对红叶石楠不定芽进行增殖培养。[结果]不同因素影响红叶石楠快繁的大小顺序为:基础培养基>6-BA>NAA。B5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6-BA浓度为1.0~2.0mg/L时不定芽数变化不明显;6-BA浓度为2.0~4.0mg/L时不定芽数随浓度的提高显著增加,在浓度为4.0mg/L时最多,平均增殖系数达到22.38,继续增加6-BA浓度到8.0mg/L时不定芽数则明显减少。NAA浓度为0.05~0.20mg/L时不定芽数随NAA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在浓度为0.20mg/L时平均增殖系数最高,达到20.25;当NAA浓度从0.20mg/L逐渐增加到0.40mg/L时不定芽数呈下降趋势。因此确定最优水平组合为B5+6-BA4.0mg/L+NAA0.20mg/L。[结论]该方法可快速优化红叶石楠的快繁条件,有效提高红叶石楠的增殖效率。  相似文献   
959.
[目的]为红叶李的商品化生产、遗传转化和品种定向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红叶李茎段为外植体,在MS、1/2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红叶李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建立红叶李的离体繁殖体系。[结果]适量浓度的6-BA和NAA组合比单独使用6-BA诱导率高,处理⑤(6-BA、NAA的浓度分别为1.0、0.2mg/L)的诱导率达75.0%,且腋芽生长良好。处理⑥(6-BA、NAA的浓度分别为2.0、0.2mg/L)的增殖系数为7.67,芽苗高度大于2cm的芽数为4.76。适合红叶李生根的最佳IBA浓度为0.5mg/L,生根率达98.3%。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85%以上。[结论]红叶李离体培养的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6-6-BA1.0mg/L+NAA0.2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2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  相似文献   
960.
金荞麦的离体快繁及同源四倍体的诱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该试验结果表明:金荞麦的快繁技术最适宜的培养为MS附加2mg/LBA,0.2mg/LIBA;同时,结合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的多倍体诱导试验结果表明: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将其带绿色芽点的愈伤组织和无菌苗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中或接种于添加一定浓度秋水仙素的培养基上处理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培养,均可诱导金荞多倍体的产生,但以浸泡愈伤组织的效果较好,最高的诱导率可达43.3%。通过试管苗茎尖染色体显微观察,鉴定出同源四倍体,为今后优良的选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