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75篇
  免费   1183篇
  国内免费   1512篇
林业   1647篇
农学   2834篇
基础科学   937篇
  2399篇
综合类   16112篇
农作物   1233篇
水产渔业   2518篇
畜牧兽医   4895篇
园艺   1082篇
植物保护   1113篇
  2024年   302篇
  2023年   1052篇
  2022年   1007篇
  2021年   1468篇
  2020年   1578篇
  2019年   1960篇
  2018年   792篇
  2017年   1419篇
  2016年   1958篇
  2015年   1596篇
  2014年   1681篇
  2013年   1751篇
  2012年   2642篇
  2011年   1945篇
  2010年   1570篇
  2009年   1760篇
  2008年   1741篇
  2007年   1731篇
  2006年   1342篇
  2005年   991篇
  2004年   772篇
  2003年   487篇
  2002年   452篇
  2001年   388篇
  2000年   353篇
  1999年   302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238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214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细菌的严谨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严谨反应的发生及其分子机制,严谨反应影响的生理活动等进行了介绍,并以重要病原菌单增李斯特菌、链球菌等为例,阐述了严谨反应对细菌生长、代谢、致病性等的调控作用。以期为解析病原菌的环境适应与致病机制及开发新型药物靶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2.
《中国瓜菜》2019,(11):31-36
为研究聚丙烯酰胺在加工番茄实际生产中的节水作用,试验于2018年6—9月在新疆昌吉州五家渠市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了50、100、200 g·m~(-2)等3种剂量水平的PAM,以当地加工番茄传统灌水量为标准(E),设置2个灌水量水平E和0.7E。测定了番茄花果期土壤水敏感区(纵向5~20 cm深度土层,径向向距植株0~15 cm区域内)的土壤体积含水率,番茄产量以及番茄灌溉水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PAM可有效提高番茄土壤水敏感区持水能力,在传统灌水量下,随着PAM剂量的升高,敏感区内土壤含水率呈增加的趋势,在亏缺30%灌溉处理下,MP-0.7E(PAM剂量为100 g·m~(-2),亏水30%)效果最为显著且保水效果最好;(2)施加不同剂量PAM可以提高番茄产量,其中MP-0.7E效果最为显著,相比不施加PAM的正常种植组增产296%。(3)施加不同剂量PAM可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其中MP-0.7E效果最为显著,相比不施加PAM的正常种植组增加了3.9倍。揭示了PAM在新疆加工番茄实际生产中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23.
以光合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菌种,研究二者最优浓度配比,应用在实际生产中提高降解水体氨氮、NO~-_2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的能力。测定7种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选取生长性能较好的菌株K_1、K_2、K_3进行产酶活性检测,筛选出菌株K_3进行复配试验,试验设置1个对照组(CK)和7个复合菌组(P_1、P_2、P_3、P_4、P_5、P_6、P_7),7个复合菌组(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浓度配比分别为P_1(1∶0)、P_2(0∶1)、P_3(1∶1)、P_4(2∶1)、P_5(3∶1)、P_6(1∶2)、P_7(1∶3),分析各试验组的氨氮、NO~-_2和化学需氧量等水质指标,选取处理结果最优的复合菌组。结果表明,复合菌能够明显降低水体氨氮,其中P_6降解能力最强,降解效果高于对照组4.9倍;能去除亚硝酸根浓度和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复合菌组的最佳浓度配比为1∶2,该浓度配比组较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能够明显净化养殖水质,有效提高净化水质能力。  相似文献   
24.
对参试的品种杨88个品种(系)苗期和幼龄期的抗虫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抗白杨透翅蛾的品种(系)为白城5号杨、白林3号杨、白林2号杨,是品种杨杂交育种较理想的抗白杨透翅蛾亲本;抗青杨天牛的品种(系)为白林2号杨、白城41号杨、迎春5号杨、格尔里杨、107号杨、中黑防2号杨、88-04杨、吉林加拿大杨、白城1号杨、晚花杨、加雌杨、健杨、白城2号杨、88-13杨、摩里柏林杨、81-10杨、白林3号杨、5号杨、小×钻杨,是品种杨杂交育种较理想的抗青杨天牛亲本。  相似文献   
25.
为明确大白菜TPS(BrTPS)家族成员信息及对高温胁迫信号的响应,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大白菜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了BrTPS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理化性质、进化特征、蛋白结构及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白菜全基因组含有15个TPS基因家族成员,分布于8条染色体上。除BrTPS14和BrTPS15外,其余成员各含有1个TPS和1个TPP结构域,并且所含motif的排列顺序也完全一致。理化性质分析发现,15个成员的氨基酸长度介于129~1459 aa之间,分子量大小在14.73~165.83 kD之间,大部分BrTPS蛋白为酸性蛋白和亲水蛋白,以无规则卷曲作为二级结构主要构成元件。进化分析表明,大白菜TPS基因家族成员可分为2类,其中ClassⅠ包含5个成员,ClassⅡ包含10个成员。本研究对高温胁迫前后不同组织和持续高温胁迫下叶片中的表达分析,发现大部分的BrTPS基因可对高温胁迫产生响应,但在表达规律上存在差异。这些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大白菜TPS基因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6.
河北省截至2019年10月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470493.33hm~2,其中鼠(兔)害发生面积24526.67hm~2,同比下降3.74%,危害程度为中、轻度。经过几年的有效防治,鼠(兔)害发生趋于稳定。预测2019年秋冬季、2020年春季森林鼠(兔)发生面积在4000hm2左右,与2019年实际发生面积基本持平,针对鼠(兔)发生情况,河北省林业部门应进一步搞好鼠(兔)害调查,加强技术培训,遵循无公害生物防治原则,有效地保护好林地生态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27.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和膳食结构的改变,食用菌需要量大大增加,未来食用菌产量走向关乎着企业的资金投入以及政府政策制定。以河北省食用菌产量为预测研究数据,设计了灰色GM(1,1)模型,对模型预测精度进行残差、后残差检验,借助matlab平台验证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运算结果表明,设计的模型精度能控制在2.82%以内,并且具有收敛速度快的特点,具有较高精度,运用此方法对未来5年河北省食用菌产量进行预测,通过分析预测结果,给出了确保河北省食用菌产量稳固增长、产业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8.
为了建立青蒿的SRAP最佳扩增体系,并筛选出SRAP多态性引物,本研究以青蒿叶片DNA为模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Mg^2+、dNTP Mix、Taq DNA聚合酶、引物和DNA模板5种因素5个水平,对青蒿SRAP反应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蒿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引物0.6μmol/L、Mg^2+2.0 mmol/L、模板DNA 5.1 ng、Taq DNA聚合酶2.0 U、dNTPs 0.25 mmol/L,总体积为25μL。各因素对扩增反应均有不同影响,其中引物浓度的影响最大,dNTPs的影响最小。运用该体系对不同种质资源的青蒿进行验证,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并在30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了25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这一结论为今后利用SRAP标记技术进行青蒿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30.
鉴于ε–聚赖氨酸収酵过程对抗生素压力条件的依赖,尝试基于Ⅱ型毒素–抗毒素系统(relBE2sca)构建无选择压力下稳定表达ε–聚赖氨酸的淀粉酶产色链霉菌表达系统:将抗毒素基因relB2sca与ε–聚赖氨酸合成酶基因pls克隆至表达载体,幵导入淀粉酶产色链霉菌pls缺失突变株,将毒素基因relE2sca整合至淀粉酶产色链霉菌的染色体(突变株YY3),获得包含ε–聚赖氨酸稳定表达的突变株YY1。经过多次传代,相比对照组,在不含抗生素压力条件下,突变株YY1依然能够稳定地合成ε–聚赖氨酸。毒素蛋白RelE2sca的表达会导致变铅青链霉菌、阿维链霉菌和链霉菌FR–008等常用链霉菌异源表达宿主的死亡,提示基于Ⅱ型毒素–抗毒素系统(relBE2sca)可作为一种通用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