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09篇
  免费   1192篇
  国内免费   2932篇
林业   760篇
农学   3671篇
基础科学   1856篇
  1958篇
综合类   20712篇
农作物   4193篇
水产渔业   1695篇
畜牧兽医   15427篇
园艺   1261篇
植物保护   1300篇
  2024年   397篇
  2023年   1323篇
  2022年   1224篇
  2021年   1397篇
  2020年   1341篇
  2019年   1742篇
  2018年   783篇
  2017年   1438篇
  2016年   1639篇
  2015年   1607篇
  2014年   2346篇
  2013年   2386篇
  2012年   3236篇
  2011年   3306篇
  2010年   2981篇
  2009年   3079篇
  2008年   3177篇
  2007年   2659篇
  2006年   2226篇
  2005年   2014篇
  2004年   1591篇
  2003年   1571篇
  2002年   1253篇
  2001年   1053篇
  2000年   845篇
  1999年   841篇
  1998年   644篇
  1997年   545篇
  1996年   490篇
  1995年   518篇
  1994年   518篇
  1993年   524篇
  1992年   531篇
  1991年   489篇
  1990年   442篇
  1989年   438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1篇
  1957年   16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应用融合PCR技术获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纤突(spike, S)蛋白的S1结构域基因与铁蛋白(ferritin, FTN)基因的拼接产物(S1-FTN),然后分别将S1基因和S1-FTN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Cold 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old 1-S1和pCold 1-S1-FTN。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在低温(16℃)下用IPTG诱导重组S1蛋白和S1-FTN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的目的蛋白,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蛋白的形态。随后将24只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S1组、S1-FTN组和空白对照组,8只/组。每只小鼠肌肉注射40μg S1抗原,共免疫3次,分析S1-FTN纳米颗粒和S1蛋白诱导的免疫反应。结果显示,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Cold 1-S1和pCold 1-S1-FTN在低温下经IPTG诱导,能够分别表达S1蛋白和S1-FTN重组蛋白,2个蛋白均以可溶性形式表达,并且S1-FTN重组能够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S1-FTN纳...  相似文献   
992.
通过筛选与微小隐孢子虫微线蛋白GP900相互作用的MDBK细胞蛋白,为进一步揭示微小隐孢子虫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首先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GP900,表达并纯化重组GP900蛋白;然后将重组GP900蛋白与MDBK细胞裂解液孵育,免疫共沉淀获得结合蛋白,质谱法分析与GP900互作的蛋白;最后用酵母双杂交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成功构建pGEX-4T-GP900表达质粒,并纯化获得大小为43 kDa的重组GP900蛋白;免疫沉淀-质谱法筛选到2种与GP900相互作用的MDBK细胞蛋白,分别为膜联蛋白A2和热休克蛋白5;酵母双杂交技术验证了GP900与以上2种蛋白均有相互作用。为进一步阐明微小隐孢子虫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支气管败血波氏菌是引起猫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而对猫源支气管败血波氏菌的分离鉴定目前国内鲜有报道。本研究对上海市1例有咳嗽症状的德文猫鼻拭子样品进行呼吸系统相关病原PCR检测,并对鼻拭子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对分离菌株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同时检测分离菌株对小鼠的致病性。结果显示:猫杯状病毒、猫疱疹病毒、猫衣原体、猫支原体均为阴性,支气管败血波氏菌为阳性,并分离到1株支气管败血波氏菌;分离菌株对头孢拉定、氨苄西林、强力霉素等9种抗生素耐药,对阿莫西林、卡那霉素、氟哌酸、复方新诺明、美罗培南等15种抗生素敏感;用分离菌株接种ICR小鼠,发现小鼠出现精神沉郁症状,但未出现死亡。结果表明:上海市猫群中存在支气管败血波氏菌感染,需关注免疫力低下人群被感染的风险;分离株对小鼠致病力不强,但对首选治疗支气管败血波氏菌病的强力霉素耐药,建议选用敏感药物进行防治。本研究为猫源支气管败血波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4.
旨在研究布鲁氏菌IV型分泌系统效应分子VceC对山羊滋养层细胞(GTC)内质网应激及性腺激素分泌的影响,为揭示其在布鲁氏菌感染宿主细胞中的作用,阐明布鲁氏菌胞内生存和引起动物流产的机制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通过构建VceC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VceC并转染GTC,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性分子GRP78和CHOP蛋白表达量变化,qRT-PCR和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未折叠蛋白反应(UP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的孕酮和雌激素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VceC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VceC,转染GTC后,12和24 h GRP78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24 h后CHOP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qRT-PCR检测IRE1和XBP-1的mRNA表达量在24 h均显著升高(P<0.05),而PERK、ATF6和ATF4 mRNA的表达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Western blot检测IRE1蛋白的表达在转染12 h后显著升高(P<0.01);VceC转染...  相似文献   
99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影响世界养猪业的重要病原,为了解析该病毒N蛋白抗原表位,本研究制备获得纯化的重组N蛋白,经过BALB/c小鼠免疫、细胞融合、间接ELISA方法筛选和Western blot鉴定,获得了7株稳定分泌抗PRRSV 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细胞培养上清液抗体效价为1∶800~1∶25 600,其中8F1、5E2、2B1、12E1的重链类型为IgG1,4F1、2H2、5A2的重链类型为IgG2b,轻链类型都为κ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7株单克隆抗体均与PRRSV感染细胞产生反应,可识别3种不同的B细胞线性表位,分别位于47~57 aa、57~67 aa及67~77 aa区域,其中57~67 aa为新发现的抗原表位。本研究结果为PRRSV诊断试剂盒的开发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996.
有研究证实,霍乱毒素(CT)A1亚基与葡萄球菌G蛋白的D肽偶联构建的融合蛋白CTA1-DD具有良好的佐剂效果。为了获得重组CTA1-DD蛋白在枯草芽胞杆菌中的表达,将CTA1-DD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HT43中,构建重组枯草杆菌表达载体pHT43-CTA1-DD。将重组载体转化到枯草芽胞杆菌WB600中,用IPTG诱导重组菌表达,发酵液离心后取上清液,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蛋白表达情况。发酵上清液经Ni-IDA琼脂糖树脂纯化,与流感病毒HA抗原混合后共同滴鼻免疫小鼠后采集小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IgG和IgA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重组CTA1-DD蛋白在枯草芽胞杆菌中能够分泌表达,在发酵罐中发酵36 h情况下蛋白表达量最高,目的蛋白大小在42 kDa左右,蛋白产量最高能到700μg/mL,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正确表达。重组蛋白经过Ni-IDA琼脂亲和层析纯化后与HA抗原混和滴鼻免疫小鼠,ELISA结果显示CTA1-DD蛋白组针对HA抗原能够诱导更高的血清IgG和黏膜IgA抗体水平,说明枯草芽胞杆菌表达的CTA1-DD蛋白具有佐剂活性...  相似文献   
997.
为确定新疆塔城地区某奶牛场部分断奶犊牛出现咳嗽、流脓性鼻涕、腹泻等症状的发病病因,本试验通过对采集到的发病犊牛鼻拭子样品进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和oppD/F基因PCR扩增与测序、药敏试验等。分离培养显示3株分离株在改良Thiaucourt’s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出典型的“煎蛋样”菌落,狄氏染色菌落中心呈深蓝色。生化试验中分离株不发酵葡萄糖与甘露醇,不水解精氨酸,不分解尿素,明胶液化试验为阴性。PCR扩增分离株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分离株与GenBank数据库中牛支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在98.73%以上;牛支原体特异性基因oppD/F阳性且相似性达99.74%以上。通过药敏试验从9种药物里选择出替加环素、红霉素2种最为敏感的药物。研究结果表明,造成此次犊牛肺炎的病原菌为牛支原体,为临床防治牛支原体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8.
为建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山西流行毒株Cap蛋白的原核可溶性表达体系,并分析比较重组蛋白与2种商品化基因工程Cap亚单位疫苗在小鼠体内不同阶段的免疫原性,本试验以PCV2e SXJX株(GenBank登录号:MH922991.1)的ORF2基因为基础,根据大肠埃希菌密码子偏性优化序列,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中,鉴定为阳性后转入宿主菌BL21(DE3)中,经优化表达条件后,对超声破碎后的菌体上清进行纯化,分析纯化后产物的纯度和抗原性,并利用负染透射电镜观察重组Cap蛋白体外自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LPs)。分别将同等免疫剂量的PCV2e重组Cap蛋白和2种商品化PCV2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健康BALB/c雌鼠,应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阶段小鼠体内特异性抗体的水平。结果显示:重组Cap蛋白可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以完全可溶性形式存在于菌体超声波破碎后的上清中,表达产物纯化效果良好,并能被PCV2单克隆抗体识别;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表达的重组Cap蛋白可以自组装成约20 mm大小的VLPs;动物免疫试验结果显示,在首免后第21天PCV2e Cap试验组抗体水平显...  相似文献   
999.
为了建立检测绵羊家畜衣原体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本试验构建pET-28b-ompA重组表达质粒,经诱导表达和纯化后,对重组主要外膜蛋白(MOMP)进行Western blot鉴定;以MOMP为包被抗原,通过反应条件筛选建立绵羊家畜衣原体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符合性,并进行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MOMP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优化反应条件为:抗原包被浓度为1 mg/L,37℃静置孵育1 h;血清抗体稀释倍数为1∶100,37℃反应1 h;酶标二抗稀释倍数为1∶5 000,37℃孵育1 h;底物显色条件为37℃避光5 min。利用52份绵羊血清确定ELISA方法的阳性判定临界值为P/N=2.156。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较高。用该方法与间接血凝试验对86份血清进行检测,两者符合率为73.2%。用该方法对临床采集的205份绵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为34.1%。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绵羊家畜衣原体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应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分离检测土壤中棉枯萎病菌的选择性培养基—植选2号。其成分为:KH_2PO_41g,MgSO_4·7H_2O 0.5g,K_2S_2O_50.2g,KCl0.6g,NH_4NO_3 0.5g,蛋白胨5g,山梨糖10g,蔗糖5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PCNB 620mg,Oxgall1g,硫酸链霉素300mg,盐酸金霉素75mg。根据棉枯萎病在此培养基上的形态特征,能较容易地识别和检测该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