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1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365篇
林业   378篇
农学   721篇
基础科学   142篇
  431篇
综合类   4400篇
农作物   853篇
水产渔业   129篇
畜牧兽医   1080篇
园艺   1509篇
植物保护   163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456篇
  2013年   485篇
  2012年   712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595篇
  2009年   642篇
  2008年   719篇
  2007年   578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为确定秸秆可溶性糖测定时样品的最佳前处理条件,研究单因素对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可溶性糖得率的影响。利用中心组合试验(Box-Behnken)和响应曲面法(RSM)对主要前处理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固液比(秸秆质量与水体积比)、水浴温度、提取时间和存放时间对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可溶性糖得率影响显著(P<0.05)。回归方程较好的反映了可溶性糖得率与固液比、水浴温度和提取时间的关系。玉米秸秆可溶性糖测定的最佳前处理条件为,固液比0.31g/mL,水浴温度94℃,提取时间63min,此条件下的可溶性糖得率为3.85%。小麦秸秆可溶性糖测定的最佳前处理条件为,固液比0.33g/mL,水浴温度95℃,提取时间58min,此条件下的可溶性糖得率为3.39%。  相似文献   
992.
柿果成熟过程中可溶性果胶和单宁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从柿中提取果胶和单宁的最适宜时期,本试验以磨盘柿和平核无为材料,采用咔唑比色法和folin-ciocaileu法,分析了不同取样时期2个柿品种果皮和果肉可溶性果胶和单宁含量变化。随着果实的成熟,柿果中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都是逐渐升高,且果肉高于果皮,平核无高于磨盘柿。各个取样时期,2个品种的柿中可溶性单宁也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逐渐下降,且果肉高于果皮,平核无高于磨盘柿。同时分析了不同时期榨汁的果汁随存放时间的延长,可溶性果胶和单宁变化。随着榨汁时间的不同,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分别在果汁存放0、10和30d达到最大值,可溶性单宁的含量在果汁存放的20到30d含量最大;且平核无果汁可溶性单宁和果胶的含量高于磨盘柿。平核无比磨盘柿,果肉比果皮是更适宜作为提取可溶性果胶和单宁的材料。  相似文献   
993.
镉胁迫下2种杨树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速生杨107和速生杨118进行不同浓度镉处理,研究其对叶和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杨树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处理20 d,镉处理组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增加(除了杨树118的50μmoL/L镉处理组)。在高浓度镉(500μmoL/L)条件下处理30 d,其含量急剧下降。在50μmoL/L镉处理条件下,2种杨树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在100μmoL/L镉处理组中,速生杨107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前30 d呈上升趋势,速生杨118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整个处理期中一直较高。高浓度镉(500μmoL/L)处理20 d后2种杨树根部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994.
李梅  孙盛 《现代农业科技》2012,(21):278-279
选用向日葵为材料,研究不同Al3+浓度处理下(0.1、1.0和10.0 mmoL/L),对向日葵叶片和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处理期间,高浓度Al3+(10.0 mmoL/L)可诱导向日葵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除了Al3+浓度为1.0 mmoL/L)(P0.05)。Al3+处理15 d时,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Al3+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Al3+处理5 d时,10.0 mmoL/L Al3+处理组根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增高。但是,在10~15 d期间,其含量明显下降(P0.05)。1.0 mmoL/L Al3+处理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0.1 mmoL/L Al3+处理组。在1.0 mmoL/L Al3+和0.1 mmoL/L Al3+处理组中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15 d后明显下降(P0.05)。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火龙果果实生长过程中有机酸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双龙’火龙果为试材,对果实生长过程中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火龙果果实有机酸有苹果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和富马酸。总酸含量变化呈倒‘V’型,在花后25d达到最高值1.29g.hg-1,在完全成熟时(花后35d),总酸含量降至0.54g.hg-1,果实生长初期(花后15d前)以草酸为主,果实生长中后期(花后16~35d)以苹果酸为主。可溶性糖从花后20d起迅速上升,花后35d达到最高值12.45g.hg-1。糖酸比变化趋势与可溶性糖相似,最高值在花后35d,达到了23.23。  相似文献   
996.
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中血淋巴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化学及原子吸收方法测定了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中血淋巴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华绒螯蟹蜕皮前期,血淋巴中总糖、总脂、总蛋白和4种无机离子(Ca2+、Mg2+、Cu2+、Zn2+)的含量都呈上升趋势。总糖含量在D0期达到高峰,Ca2+、Cu2+和Zn2+含量于D1期达到高峰,总脂和总蛋白含量于D3-4期达到高峰;蜕皮后,总糖、Ca2+、Mg2+含量升高,总脂、总蛋白和Cu2+、Zn2+含量开始降低。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中血淋巴生化成分的变化与蜕皮周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7.
海南地处热带边沿,光照、温度和雨水条件都非常适合糖蔗的生长。近几年海南每年的糖蔗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7.0万hm2左右,总产量约为400万t,总产糖量约为37.5万t。通过对海南省糖蔗种植区域的地形地貌、田块大小、现有糖蔗生产的模式、糖蔗收割方式以及糖蔗的压榨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了海南糖蔗生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海南省目前糖蔗生产的现状,提出海南糖蔗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98.
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荔枝干可溶性固形物双酶提取工艺,建立了包括果胶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的三因素回归模型.经回归模型分析并结合验证试验,确定以荔枝干果肉(含水量23.84%)为原料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3400 U/g、纤维素酶添加量550 U/g、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4.68、酶解时间2h,在该条件下荔枝干可溶性固形物提取率可达75.29%.  相似文献   
999.
以云烟87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浓度水平的柠檬酸,对打顶后烤烟进行棉球扎顶处理,研究柠檬酸对烤烟烟碱含量及其糖、氮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浓度水平的柠檬酸均能降低烟叶中烟碱含量,烟碱降低效果4 mmol/L>2 mmol/L>6mmol/L,且提高了糖碱以及氮碱比值.  相似文献   
1000.
5个品种菠萝果实品质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外不同菠萝品种品质研究相对较少的现状,选用5个菠萝常规品种进行外观和内在品质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金菠萝果眼浅,鲜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风味和品质上乘,推广潜力巨大,同时也是上佳的鲜食品种;金菠萝果眼平浅,食用方便,Vc含量高达480.39 mg/kg.5个菠萝品种的品质优劣综合评价排序为黄金菠萝>金菠萝>巴厘>卡因>金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