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7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309篇
林业   289篇
农学   254篇
基础科学   114篇
  496篇
综合类   1583篇
农作物   167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523篇
园艺   135篇
植物保护   59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41.
无患子果实发育动态及内含物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无患子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及果肉内含物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患子果实纵径、横径、侧径、鲜质量等性状发育进程呈现明显的S型生长曲线特征;以果实生长发育时期为横轴(x),分别以果实纵径、横径、侧径、鲜质量的均值为纵轴(y),构建的果实生长发育数学模型表明,无患子果实生长各性状与果实发育时期高度相关,数学模型可以正确地反映无患子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规律。对无患子果实脱落规律、果肉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皂苷含量变化规律等综合分析表明,10月下旬,无患子果实发育成熟,生长性状趋于稳定,果肉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从峰值下降至相对较低水平,而果肉皂苷含量相对较高,因此提出该时期为无患子果实采摘的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明确在人参生长期施用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在人参根、茎、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方法】样品经丙酮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结果和结论】施药剂量为666.67 g·hm-2(以有效成分计)时,吡唑醚菌酯在人参根、茎、叶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6.35~8.75 d.施药剂量为333.33~666.67 g·hm-2时,施药后60 d吡唑醚菌酯在人参根、茎、叶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低于0.020 6 mg·kg-1,因此建议施用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时,施药剂量不高于666.67 g·hm-2,施药1次,安全间隔期为35 d.  相似文献   
143.
SPE-HPLC-MS/MS法测定人参及土壤中氟硅唑的残留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人参和土壤中氟硅唑的残留量,并对可能产生的膳食风险进行评估,以确保人参产品的质量安全.【方法】在集安市和抚松县进行2年试验,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400 g·L-1氟硅唑乳油在人参根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及最终残留量,并采用风险商值法对人参中氟硅唑可能产生的膳食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和结论】施药剂量为90 g·hm-2(以有效成分计)时,氟硅唑在人参根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7.85~9.94和5.59~7.13 d.施药剂量为60~90 g·hm-2时,施药后35 d氟硅唑在人参根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分别小于0.043 3和0.037 5 mg·kg-1.风险商值为4.59×10-5,风险较低,处于安全水平.建议我国在人参中氟硅唑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可暂定为0.05 mg·kg-1,安全间隔期为35 d.  相似文献   
144.
山坑螺和田螺作为指示生物监测茶园环境农药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山坑螺Margarya melanioides Nevill和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对茶叶种植常用农药的敏感性,探究其作为指示生物监测茶园环境农药残留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法测定6种茶园常用农药对山坑螺和田螺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析比较山坑螺和田螺对供试农药的敏感程度.【结果和结论】敌敌畏、甲氰菊酯、阿维菌素、毒死蜱、草铵膦以及噻虫嗪对山坑螺48 h的LC50值分别为0.031 6、0.005 2、0.104 0、0.048 6、14.417 1、54.635 9 mg·kg-1,对田螺48 h的LC50值分别为1.711 2、0.013 2、0.917 1、1.501 6、108.755 3、119.021 1 mg·kg-1,山坑螺对该6种农药的敏感程度分别是田螺的54.15、2.54、8.82、30.90、7.54和2.18倍.山坑螺比田螺对6种供试农药尤其是有机磷类农药(敌敌畏和毒死蜱)更加敏感,山坑螺对甲氰菊酯、敌敌畏和毒死蜱48 h的LC50值远低于我国以及欧盟规定的茶叶中最大残留限量值,具有作为茶园环境中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监测指示生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5.
选择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90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剂量组饲喂基础日粮+0.1%蛹虫草菌发酵五味子药渣菌质;高剂量组饲喂基础日粮+0.2%蛹虫草菌发酵五味子药渣菌质。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饲喂14 d后,从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1头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液生理成分,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增殖活性,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仔猪的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M)、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cv)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含量显著增加(P0.05);低剂量和高剂量组CD4+T细胞与CD8+T细胞比值、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均极显著增加(P0.01);高剂量组血清IFN–γ含量显著提高(P0.05或P0.01),各组猪的血清IL–2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五味子药渣发酵菌质能优化仔猪血液的生理指标,提高仔猪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6.
研究了蔬菜中的氨基甲酸酯农药(包括涕灭威、涕灭威亚砜、涕灭威砜、灭多威、3-羟基克百威、克百威和甲萘威)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乙腈提取,经氨基固相柱层析净化后,C18柱色谱分离,采用荧光检测器检测,其激发波长为330 nm,发射波长为465 nm,7种农药在30 min内获得良好的分离,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8~1.000 0,检测限可达11.9~24.3μg/kg,当添加水平为0.5 mg/kg时,回收率范围为75.3%~100.2%。该法灵敏度高,且易操作。  相似文献   
147.
番茄中1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番茄中敌敌畏、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甲拌磷、氧乐果、乐果、毒死蜱、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杀螟硫磷、对硫磷、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杀扑磷共14种有机磷农药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DB-1701P柱色谱分离,FPD检测器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14种有机磷农药在内0.05~1.00 mg/L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不低于0.998 2,加标回收率为80.6%~109.5%,相对标准偏差为4.6%~11.3%。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和定性准确等优点,满足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8.
抚州市烟叶及其产区环境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抚州烟区烟叶及其产区环境质量安全状况,对产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物颗粒物、氟化物、铅,植烟土壤、灌溉水、产后烟叶中的重金属、农残等有害物质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抚州烟区环境空气、植烟土壤、灌溉水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产后烟叶中重金属含量与植烟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相关性不强,烟叶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烟叶生产过程;烟叶生产能显著提高植烟土壤中铬、铜、镍、铅的含量;产后烟叶中仲丁灵、二甲戊灵、霜霉威、双苯酰草胺有一定残留,在生产中应加强管控。  相似文献   
149.
建立了生姜中涕灭威、涕灭威砜和涕灭威亚砜残留量检测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本采用乙腈提取,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定容后用HPLC-FLD检测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2~8.0 mg/L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以上,样本添加水平为2.0×10-2、4.0×10-2mg/kg时,回收率为80.25%~102.85%,相对标准偏差为3.64%~8.67%,方法检出限均低于2.5×10-3mg/kg。该方法具有准确度高及净化效果好等特点,能很好地满足实际样本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50.
以番荔枝为材料,通过颜色反应法及紫外吸收光谱法初步鉴定番荔枝果肉的黄酮类物质.以芦丁为标准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黄酮含量,并利用响应面法对番荔枝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为51%、料液比为1∶10(W/V)、提取温度为81℃、提取时间为2.5 h下,番荔枝中提取的黄酮含量为735 mg/100g.此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用于提取番荔枝果肉黄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