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21.
以49个神经元的三维坐标为基础数据,选取并计算出16个神经元的形态参数,然后对16个参数进行因子分析,选取出表征神经元大小、发散程度以及生长发育特征的3个特征因子,采用ward法对样本主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从而对样本进行形态分类.结果表明:欧式距离为1.5左右时,研究样本可以分为运动神经元、双极中间神经元与锥体神经元、多级中间与三级中间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以及普肯野神经元5类;神经元所处的发育程度对三级、多级与感觉神经元形态学分类有一定的干扰,因此,在形态学分类过程中,应使用发育成熟的神经元,避免造成干扰.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C)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 SE)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单纯性FC 37例、复杂性FC 17例和对照组患儿30例,用EL ISA法测定其血清中的NES质量浓度,并于FC发作2周后检查脑电图。结果:复杂性FC患儿血清NES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单纯性组和对照组(P均<0.01),单纯性FC组和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异常患儿血清NES质量浓度明显高于脑电图无异常者和对照组(P均<0.01),脑电图无异常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发作持续时间≥15 m in FC患儿血清NES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发作持续时间<15m in者和对照组(P均<0.001),发作持续时间<15m in组和对照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复杂性FC惊厥发作可引起患儿脑损伤,这种损伤可能与发作持续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3.
鸡腔上囊传出神经元的分布——用CB—HRP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CB—HRP注入鸡腔上囊壁内,支配腔上囊的神经元被标记。支配腔上囊的长轴突型交感节前神经元在胸7—腰荐3(简称T_7—LS_3)髓节的Terni氏柱内,主要位于LS_1—LS_2髓节。在LS_8—LS_(11)髓节中央管背侧和背外侧区有大量标记细胞,主要集中于LS_8髓节,这些标记细胞是支配腔上囊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其轴突大部分行经同侧盆神经到达腔上囊,少数行经对侧的盆神经到达腔上囊。腔上囊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T_6—L_(13)交感干神经节和肾上腺神经节,交感干的标记细胞集中位于LS_9—LS_(11)和LS_2—LS_3。副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盆神经和泄殖腔神经节内。在肠神经内有大量的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24.
研究采用7~8日胚龄的王鸽脑组织,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制备神经细胞悬液,接种于包被多聚赖氨酸的6孔培养板中培养,用阿糖胞苷抑制非神经细胞的生长,以寻求一种简单、可行的原代王鸽脑神经细胞培养方法。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地进行了原代王鸽脑神经细胞培养、纯化,并保证有足够数量的神经元存活,证明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王鸽脑神经细胞是一种可靠、稳定的获得神经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疑核内胆碱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脑啡肽能神经元对机体细胞免疫机能的影响 ,并对疑核内 3种神经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实验用麻醉家兔 ,分 6组进行 ,分别在疑核处通过微量注射器注入氯化乙酰胆碱 ( Ach)、密胆碱 -3( HC-3)、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 NA)、6-羟基多巴胺 ( 6-OHDA)、盐酸吗啡 ( MP)、盐酸纳络酮 ( NX) ,并分别于注射前和注射后不同时间取外周血 ,测定 T细胞百分率及PHA诱导的有丝分裂原反应。结果 :Ach组上述免疫指标比注射前明显升高 ;HC-3组上述免疫指标比注射前明显降低 ;NA组上述免疫指标在注射后 30、60 min时明显低于注射前 ;6-OHDA组上述免疫指标在注射后 1 0~ 1 2 0 min时明显升高 ;MP组上述免疫指标在注射后 60、1 2 0 min时明显降低 ;NX组上述免疫指标注射前、后无明显变化。提示 :疑核增强机体细胞免疫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胆碱能神经元实现的 ;疑核内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与胆碱能神经元的作用相拮抗 ;而疑核内的脑啡肽能神经元可能对前两者的活动起一种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26.
为探讨敌百虫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机理,本研究在建立体外培养新生24h内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模型的基础上,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0、5、20、80mg/L敌百虫染毒,在染毒后的不同时间测定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Ca2+]i、ROS含量和ATP酶的变化。结果显示:①染毒12h,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②染毒12h,各染毒组线粒体膜电位逐渐降低,其中80mg/L组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③染毒0.5h,各染毒组细胞内[Ca2+]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染毒12h,各染毒组细胞内[Ca2+]i呈下降趋势,但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④染毒12h和24h,细胞内ROS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⑤染毒12h,细胞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逐渐降低,20、80mg/L组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上述指标的变化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敌百虫暴露可致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ROS含量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内钙离子超载且ATPase活性降低,提示细胞凋亡在敌百虫所致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损伤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7.
A seven-year old Australian Shepherd, suffering from idiopathic epilepsy under treatment with phenobarbitone and potassium bromide, was presented with generalised lower motor neuron signs. Electrophysiology and muscle-nerve biopsies revealed a neuromyopathy.The serum bromide concentration was increased more than two-fold above the upper reference value.Clinical signs disappeared after applying diuretics and reducing the potassium bromide dose rate. This is the first case report describing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associated with bromide induced lower motor neuron dysfunction in a dog.  相似文献   
28.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蛋鸡生长发育过程中下丘脑中生长抑素(SS)免疫阳性神经原的分布。发现蛋鸡在生长早期(1周龄和3周龄)SS神经原数量较多,6周龄时暂时降低,到9周龄又回升;在生长晚期(61周龄)呈显著下降趋势。尽管公鸡和母鸡SS神经原数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母鸡的SS神经原数量从第3周到第6周明显下降,第9周时显著上升,表明SS神经原的发育具有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蛋鸡下丘脑中SS神经原数量与血浆中GH水平呈负相关,下丘脑中SS控制着脑垂体中GH的分泌。  相似文献   
29.
兔脑NOS阳性神经元的总体分布和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在各年龄段家兔脑内的分布规律及其衰老性变化,用NADPH-d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家兔脑内的分布和形态。结果显示:在家兔的小脑、大脑皮质、丘脑下部、中脑、脑桥等处有较多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分布,延髓分布极少。NADPH—d阳性神经元呈蓝色,细胞核不着色,突起染色都很清晰。表明一氧化氮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诸多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0.
哺乳动物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哺乳动物的下丘脑、垂体和卵巢分泌的激素在功能上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神经内分泌生殖调节体系,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它在生殖活动中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下丘脑中分布的GnRH神经元可以分泌GnRH,GnRH调节垂体中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FSH和LH,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受体,引起雌激素和孕酮分泌并影响生殖活动。从组织学角度上研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的结构,如GnRH神经元、促性腺激素细胞、卵泡随周期性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分泌特点。因此,对以上各种细胞的研究是探讨其所分泌激素的基础,而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的各种激素的研究则是了解和控制动物繁殖机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