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11篇
林业   57篇
农学   144篇
基础科学   99篇
  211篇
综合类   311篇
农作物   108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7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is study was to search for an approach for rapid measurement of orange vitamin C (Vc) content. By using different decomposing levels of Daubechies 3 wavelet transform, the near-infrared spectra signals obtained from intact fruits of 100 navel orange samples were denoised, and the results of the predicted Vc contents for the corresponding samples determined by the reconstructed spectra after denoising were validated by means of PLS-CV (partial least squared-cross validation). It was shown that the prediction effects verified by PLS-CV analysis varied when different wavelet transform decomposing levels were employed. At the wavelet decomposing level 4, the best prediction effect was obtained, with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between the prediction and true values being 0.9574 and the expected variance RMSECV being as low as 3.9 mg 100 g^-1. Furthermore, the 11 different approaches for the pretreatment of the near-infrared spectrum were compar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alibration model established by PLS using spectra pretreated by wavelet transform denoising provided the best prediction for Vc content, exhibiting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ediction and true values by cross validation. In conclusion, the near infrared spectral model denoised by means of wavelet transform can be used for accurate, rapid, and nondestructiv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navel orange Vc content.  相似文献   
62.
针对现在市场上常见的两种大米掺伪现象,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别建立了大米中掺入低档米和掺入矿物油的定量分析模型。制配不同掺伪比例的大米样品,采集其近红外光谱,并选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最大最小归一化、平滑和一阶导数4种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分别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PLS定量分析模型。通过对比建模结果选出的最优预处理方法是最大最小归一化,建立的掺低档米模型的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698和0.9845,均方根误差分别为8.66和6.46;掺矿物油米模型的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9和0.9888,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06和0.0698。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均很好,实现了对两种掺伪大米快速、准确的定量判别,为大米的品质监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63.
 以魔芋胶和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原料进行魔芋仿生牛肉的研制,对其组织状态、韧性、弹性、质地、咀嚼性、染色效果、营养成分的配比进行研究,筛选出了产品的最佳配方,并进一步对产品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4.
pH 对土壤及其组分吸附和解吸镉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综述pH对土壤和土壤组分吸附和解吸镉的影响研究进展。大量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及其组分对镉的吸附随pH增大而增加,pH通过影响Cd2 水解、Cd2 与H 交换作用、吸附表面类型和吸附表面电荷等影响镉的吸附,pH与镉的吸附量间存在密切关系。pH对土壤和土壤组分对镉解吸的影响因提取剂类型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趋势,单一无机盐或无机酸提取剂下镉的解吸随pH增大而降低,无机盐加有机酸提取剂下镉的解吸量变化趋势又因pH值和有机酸浓度以及有机酸与镉的络合能力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65.
从平湖市的经济快速增长与耕地资源短缺一对现实矛盾出发,分析了目前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保护的难点,并提出了耕地保护的长期发展策略和近期对策.  相似文献   
66.
介绍了现代近红外分析技术的发展及其技术特点,并就近红外图像技术和光谱分析技术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国外利用近红外分析技术在农产品品质检测上的研究,以促进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7.
2000年冬,从河北省某鹧鸪养殖场送检的病死鹧鸪中分离到3株革兰氏阳性球杆菌。应用细菌学检验方法,对此分离菌进行了培养特性观察和生化特性分析等。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将其鉴定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致病性试验表明,分离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选用敏感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68.
培育水稻主要产量性状杂优近等基因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探寻水稻杂种优势研究的新方法。用有代表性的6个保持系和8个恢复系为父本,以滇粳优1号和明恢63为母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对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用亲本的各产量性状具有不同的一般配合力表现;杂交F1组合的各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有明显差异;F1代各组合的各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差异显著。提出根据主要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表现筛选出产量性状杂种优势明显的组合针对特定的产量性状进行连续选择回交,培育产量性状杂种优势近等基因系,将杂种优势这一复杂数量性状分解为单个孟得尔因子来研究,进而研究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这一方法必要而可行,所培育的各产量性状杂种优势近等基因系对育种工作也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从1998~2002年河南省洛阳地区代表性新城疫发病禽群中分离鉴定了15株新城疫病毒(NDV),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株NDV均呈现良好的血凝活性和特异的血凝抑制特性;对鸡胚的致病作用可被新城疫阳性血清所抑制;对鸡胚最小致死量的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的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鸡静脉内接种的致病指数(IVPI)的测定证实,LD-6-01和LR-2-00株是弱毒株,其余均为强毒株;弱毒株的血凝素热稳定性较好,属慢速血凝解脱型;强毒株的血凝素热稳定性差,属快速或中速血凝解脱型;所有毒株均可较好地凝集鸡和人(O型血)的红细胞,但对其他动物的红细胞凝集性差异较大。对HI抗体为6log2的12日龄雏鸡攻毒试验结果表明,15个分离株中2个弱毒株可得到100%保护;13个强毒株中,LG-1-99,LR-1-98,LD-4-01和LD-3-00得到了70%~90%的保护,而其他9个分离株(LD-1-98,LD-2-99,LD-5-01,LD-7-02,LR-3-02,LW-1-02,LG-2-00,LA-1-99和LE-1-01)基本上得不到保护(0~20%),但所有得不到保护的试验组鸡的发病死亡时间均明显向后推迟。  相似文献   
70.
天然气的非管输储运技术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天然气的非管输储运技术主要包括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水合物储气、吸附天然气储气和近临界流体储气技术。介绍了非管输储运天然气各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提出了非管输储运天然气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