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耕地资源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是“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的根本。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保定市耕地资源的现状与变化原因,耕地资源保护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阶段耕地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耕地利用效益体系与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重构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基于耕地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构了耕地利用的效益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外部性下的耕地非农化机制.分析表明,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的外部性是耕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而构建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则是抑制耕地非农化的根本途径.最后提出了耕地保护的区内经济补偿和区际经济补偿运行机制、补偿体系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3.
北票市耕地保护对策建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文章从北票市的耕地现状研究出发,分析了北票市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耕地保护以及健全耕地保护体制等方面出发,提出一些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以达到合理保护耕地,促进北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为北京市耕地保护补偿实践提供实证依据,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理论与方法,本研究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采用Logistic回归法测算区域耕地地块发展概率,据此进行耕地发展概率分区;选取区域征地补偿中的安置补助费作为参照标准测算耕地保护主体机会成本损失;最终由不同的耕地发展概率修正得到全区耕地保护补偿值。基于发展概率差别化测算平谷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结果在空间上具有由中心城区向远郊不断降低趋势,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差额化耕地保护补偿既弥补了种地农户机会成本损失,解决了土地规划与征收所带来的农地发展机会不均问题,又强化其耕地保护意愿。  相似文献   

5.
发展经济,加快工业化速度,就不得不占用相当数量的耕地。近年来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讨论。本文从土地规划在保护耕地和发展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在分析当前土地规划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通过协调土地规划的稳定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来实现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理对我国耕地保护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作为基础生产资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下,保护耕地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更为突出。当前,我国人口、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不断推进,都加大了耕地保护的压力。近年来,我国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良好效果。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对我国的耕地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耕地保护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还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虽然近年来我国的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预期的目标还是相去甚远,耕地的保护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我国耕地保护的现状及龙州县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的情况,分析了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促进耕地现状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严格保护耕地的大环境以及乌昌经济一体化快速推进的压力下,乌昌经济区的耕地供给与需求间的矛盾十分尖锐。我们应该及时抓住乌昌经济一体化的机会调整耕地布局和完善耕地保护机制,使之既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又能对现有耕地实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
郫县是成都平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耕地并实现其县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耕地保护工作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郫县耕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讨论了其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对其必要性、可行性和实现的具体途径、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实现县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系列对策和措施,以期有利于指导全县的耕地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0.
张传新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2):207-20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与农用地的所有者与使用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将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冲动日趋强烈,全国耕地数量进一步逼近1.2亿hm2的红线。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耕地有关政策措施,包括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等,而面对农地转用的巨大经济利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保护耕地资源越来越显现出其不足。从耕地保护的行为博弈与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分析入手,为完善当前的耕地保护制度探索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耕地数量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近年来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川省耕地呈不断减少的趋势 ,从四川省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来看 ,主要经历了快速减少 -缓慢减少 -急剧减少 3个阶段。从计量模型分析的结果来看 ,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人口的增加、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以及非农产业的不断发展。因此 ,能否严格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 ,不断增加对土地开发整理的投入 ,坚决贯彻和实施国家耕地保护政策 ,协调好结构调整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将是决定今后耕地数量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耕地数量锐减对生产和生活的负面影响日益增大,笔者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分析了石家庄市耕地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揭示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并在此基础进一步从认识、管理、规划、政策等角度提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耕地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耕地数量的统计数据和耕地保护政策的颁布、实施为基础,借助经济计量学理论以及Eviewes 5.1软件,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1)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机制在制约着变量的运动,使二者之间短期内的偏离不会太远,长期则会走向均衡;(2)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耕地数量变化是耕地保护政策的Granger原因,而耕地保护政策不是耕地数量变化的Granger原因.(3)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表明,耕地数量变化对耕地保护政策具有较为持续的促进作用,且作用程度随着滞后期的加大而加强;耕地保护政策具有较强的惯性,主要受其自身以前水平的影响,因此耕地保护政策对耕地保护的促进作用不太显著.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因此,应制订长期而非短期的策略,强化耕地保护政策理论研究,加大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力度,这是解决耕地过快减少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泸定县耕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态势,采用多项式拟合和多元逐步回归法构建了泸定县耕地需求影响分析数学模型,据此预测到2020年泸定县耕地保有量至少为5 339.75 hm2,提出了泸定县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在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泸定县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安徽淮北平原农业区耕地面积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为保障区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0~2013年相关统计资料,采用耕地动态度、耕地指数及耕地重心模型对淮北平原农业区的耕地面积时空格局演变进行研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耕地面积时空格局演变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1)2000~2013年淮北平原农业区总耕地面积及其大部分县(区)耕地面积小幅减少,其余部分市辖区耕地面积有一定增加;(2)淮北平原农业区的耕地在空间上呈西多东少的分布格局,2000~2013年耕地重心总体上从西北向东南方向转移,但迁移幅度不明显,并未影响研究区西多东少的分布格局;(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淮北平原农业区耕地面积时空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为社会经济与城镇化、农业生产能力和灾变.[建议]加强现有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合理开发后备土地资源;依靠科技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完善土地管理政策,保障农户切身利益;控制人口数量,树立耕地资源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为构建国家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创建国家层面的耕地保护补偿框架,测算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本研究基于生态补偿理论和发展权理论,通过构建耕地保护补偿分析框架,采用国家统计数据,运用生态补偿测算方法和发展权测算方法,从国家层面对耕地保护补偿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看,耕地面积存在盈余,盈余面积为1 267.89万hm~2;耕地赤字省份和盈余省份各13个,其他为耕地平衡省份;2)耕地生态补偿总支付额为474.52亿元,总受偿金额为355.15亿元;耕地生态补偿的受偿省份和支付省份均为13个;3)全国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为84.85万元/hm~2,高于全国平均的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的省份有8个,低于全国平均的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的省份有23个;4)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是耕地生态补偿价值、未来占用耕地数量与单位面积耕地发展权价值的乘积之和,最终确定耕地保护补偿每年的给付标准。  相似文献   

17.
成都市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文  林鸿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78-80,11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耕地资源大幅减退,尤其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地区,耕地保护问题已成为实现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控制点。以成都市为例,对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耕地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广东、四川等部分地区开始试行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为了解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的反响,以在全国率先建立耕地保护基金的四川省成都市为实证,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成都市农户参与耕地保护基金的满意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9.76%的受访者对耕地保护基金的实施持满意态度,农民对耕地保护基金实施满意度呈中等水平;2)农民对耕地保护基金实施的满意度取决其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政策认识及政策影响感知等因素。其中,耕地保护补偿政策对农民家庭在耕地投入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影响感知对其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当其他变量一定时,相对于"极不满意",对养老保障的影响感知每增加1个单位,农民对政策实施的评价为"不满意"、"一般"、"较满意"、"非常满意"的可能性将分别提高69.1%;此外,农民家庭的耕地资源越破碎,其对政策的满意度越低;农户家庭生计多样性指数越大,农户对耕地保护基金政策越满意。  相似文献   

19.
区域协调性耕地保护模式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耕地保护政策的深入执行,部分地区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突破行政界线的耕地保护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对这种突破行政界线的耕地保护模式暂时定义为区域协调耕地保护模式,并利用博弈模型对现行耕地保护模式和区域协调耕地保护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得出在使用相同的成本下,区域协调耕地保护可以实现耕地保护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