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7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2篇
  38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有序聚类和数学模拟法在刺槐苗年生长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应用有序样品的聚类分析和建立苗木生长数学模型的方法。对刺槐一年生播种苗的高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表明有序样品聚类分析对苗木高生长时期的划分与直观评定结果十分相符;运用Logistic方程对苗木高生长拟合划分高生长时期也获得较好效果。刺槐一年生播种苗高生长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节奏,速生期是加速苗木生长关键时期,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22.
在生物量、生产力和水量平衡及养分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过程。结果表明:生态系统中养分元素总贮量为N10.940t/hm2,P3.755t/hm2,K154.611t/hm2,Ca169.092t/hm2,Mg18.435t/hm2,S1.487t/hm2;生态系统内养分生物循环遵循Ca>N>K>Mg>P>S的顺序;刺槐生产1t干物质需要从土壤吸收N11.67kg,P0.72kg,K3.66kg,Ca15.08kg,Mg2.25kg,S0.34kg;经过循环利用,生态系统年净积累量N1.8073kg/hm2,P0.2106kg/hm2,K1.3756kg/hm2,Ca2.7881kg/hm2,Mg0.440kg/hm2,S0.0621kg/hm2,根层土壤却年净亏损N89.696kg/hm2,P5.492kg/hm2,K34.479kg/hm2,Ca88.991kg/hm2,Mg15.270kg/hm2,S2.511kg/hm2。此外,所建立的该生态系统的养分动态模拟模型,可用于对各分室养分贮量动态的预测。  相似文献   
223.
沙地杨树刺槐人工混交林的改良土壤功能及养分互补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杨树刺槐混交林是我国北方地区沿河及滨海沙地上成功的固氮树种和非固氮树种人工混交林。本文在简单介绍混交林生长情况的基础上,主要对林地土壤养分改良及其种间N、P养分互补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杨树刺槐混交林生产力提高主要是因为林地土壤养分(特别是N素养分)的极大改善及树种间N、P养分的互补。混交林土壤N素养分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是林地土壤微生物活性高,加快了含N较高枯落物分解速度,增强了土壤氨化及硝化强度。而杨树刺槐种间的N、P养分互补则主要表现在混交林中杨树可将吸收入体内的P素通过根系接触转移给相邻的刺槐,而刺槐则可将固定的N素通过根系接触转移给杨树,而且N、P转移的强度很大。这种奇妙的树种间养分互补机制对杨树刺槐混交林幼林期生产力提高是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224.
为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刺槐幼苗铜胁迫伤害的缓解效应,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方法,对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对铜(Cu2+)胁迫下刺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铜胁迫下刺槐幼苗的MDA、POD、SOD、PRO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为8.1μmol/g、1.46 U/(g.min)、182 U/g、27mg/g和30.25mg/L;适量的NAA可以减弱铜胁迫的毒害作用,使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以及PRO含量明显下降,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明显升高;NAA的最适浓度为0.1~1.0mg/L。  相似文献   
225.
杨树、刺槐混交及缺钾情况下对矿物钾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沙培盆栽试验研究了1年生杨树、刺槐及两者混植对矿物K的利用,并采用封闭循环系统对树木生长过程中不同形态的变化进行了严格的数量化研究,同时研究了缺K胁迫下对矿物K的利用及对N,P,K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树、刺槐都可不同程度吸收矿物K,两者混交后利用矿物K的量有很大提高;缺K胁迫可提高植物吸收矿物K的量;缺K主要抑制根系生长,对地上部分影响较小;K元素对N的影响较大,对P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26.
本文以湖南省常德市36年来黄脊竹蝗的发生面积为依据,先运用波谱分析法确定了其发生周期,再用马尔柯夫链法预测了其未来的发生状态。结果表明,黄脊竹蝗的大、小发生周期分别为17年和9年,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1989年发生状态为较重灾害,也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此种方法基本可靠,可作为制定防治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227.
蝗虫生物防治技术概况与蝗虫微孢子虫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蝗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原生动物治蝗的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228.
几个树种的林冠降雨特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从机制和数量关系上研究了毛竹、杉木和刺槐人工林的林冠对降雨雨谱和雨滴动能的影响 ,这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森林的水土保持和水文效益的基础。结果表明 ,林冠降雨的雨滴直径 (D ,mm)大小分布即雨谱基本不受空旷地降雨类型和强度的影响 ,表现出相当稳定的特征。当采用F =1-exp(- (10Dα ) n)表示林冠降雨雨谱时 ,毛竹、杉木和刺槐的α值分别为 2 7718、2 5 939、2 5 112 ;n值分别为 1 75 93、1 9175、2 6 12 6。林冠降雨单位水体雨滴动能也基本不受林外降雨类型和强度影响。当降落高度足够大从而所有雨滴都能达到终点速度时 ,毛竹、杉木、刺槐的林冠降雨单位水体雨滴潜在动能为 2 4 16 3J·m- 2 mm- 1 、2 3 2 14J·m- 2 mm- 1 和2 3 713J·m- 2 mm- 1 ,表现为所研究 3个树种之间的差别很小。本研究建立了依据给定降落高度 (H ,m)计算这3个树种林冠降雨单位水体雨滴动能的模型 ,毛竹为ec=2 4 12 9[1-exp(0 .0 0 2 3H2 - 0 .32 5 9H) ],杉木为ec=2 3 2 14[1-exp(0 .0 0 2 5H2 - 0 .34 0 9H) ],刺槐为ec=2 3 713[1-exp(0 .0 0 15H2 - 0 .34 6 7H) ]。林冠降雨单位水体雨滴动能随降落高度降低而减小的程度表现为在 0~ 5m范围内最强烈 ;在 5~ 10m范围内较明显 ;在 10m以上时则不再很明显。文中还确  相似文献   
229.
柿树带化和刺槐丛枝的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植物菌原体16SrRNA基因序列,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用SDS CTAB改进法直接提取田间发病的柿树带化病、刺槐丛枝病树和健康树皮层的DNA,用PCR方法成功地从病树DNA模板中扩增出约1.17kb的特异产物,经酶切进一步证实为植物菌原体16SrDNA.此项研究表明用特异合成的引物F16/R16,经PCR扩增可以快速灵敏地检测植物菌原体.  相似文献   
230.
The AhDREB1 gene, cloned from Atriplex hortensis L., was transferred into black locust (Robinia pseudoacacia L.) by an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tems of black locust sub-cultured in vitro for 20 d are suitable for genetic transformation.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s of kanamycin and cefotaxime were 30 and 150 mg.L-1, respectively.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a L9(34) orthogonal design. An effective system for ge-netic transformation in black locust was developed as follows: the stems were pre-cultured for 2 d, immersed in the Agrobacterium solution (OD6oo = 0.7) with 10 mg'L-1 acetosyringone for 21 min and then co-cultured for 2 d. The selection pressures, changing from low to high, could improve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The transgenic plants were identified by a PCR method. The PC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hDREB1 gene had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genome of black locust and two lines of the transgenic plants we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