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9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499篇
林业   300篇
农学   315篇
基础科学   294篇
  533篇
综合类   2107篇
农作物   256篇
水产渔业   538篇
畜牧兽医   1692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59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461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Changes to water‐level regimes have been known to restructure fish assemblages and interfere with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both littoral and pelagic species. The effect of altered water‐level regimes on shore‐spawning kokanee Oncorhynchus nerka incubation success was evaluated using a comprehensive in situ study in Lake Pend Oreille, ID, USA. Survival was not related to substrate size composition or depth, indicating that shore‐spawning kokanee do not currently receive a substrate‐mediated survival benefit from higher winter water levels. Substrate composition also did not differ among isobaths in the nearshore area. On average, the odds of an egg surviving to the preemergent stage were more than three times greater for sites in downwelling areas than those lacking downwelling.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shoreline spawning habitat is not as limited as previously thought. Downwelling areas appear to contribute substantially to shore‐spawning kokanee recruitment. This research illustrates the value of rigorous in situ studies both for testing potenti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population trends and providing insight into spawning habitat selection.  相似文献   
92.
针对黑龙江垦区各农场农机装备水平不平衡差异问题,采用支持向量机多类分类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将农机装备水平分为3个等级水平,从总量、速度和均量3方面选取10个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5个主要合成指标;建立多类分类支持向量机新模型,把新模型转化成一个互补问题,利用Lagrangian隐函数进一步转化成一个强凸的无约束优化问题,采取快速牛顿算法进行求解;利用实证调研数据,从发展差异度的角度对黑龙江垦区98个农场农机装备水平的差异进行多指标分析,在分类的准确度和训练速度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93.
为了解河南省郏县红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卢戈氏碘液染色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河南省郏县地区某红牛养殖场及散养红牛的218份新鲜粪便样本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6.5%,共检出4种肠道寄生虫,其中球虫、圆线虫、鞭虫和绦虫感染率分别为61.5%、2.3%、6.9%和7.8%,混合感染率为11.5%,阳性粪便中虫卵或卵囊感染强度以轻度感染为主。结果表明,河南省郏县红牛肠道寄生虫感染较为普遍,应加强其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94.
弹性模量是衡量人造板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用标准差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尤为必要,对其实测及方差分析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采用三点弯曲静力法和悬臂梁自由端振动法,测定各向同性HDF、三合板和OSB试材的静弹性模量和动弹性模量。在实测数据分析中,为反映总体弹性模量实测值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及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内的概率,还确定了其置信区间,评价了置信度。结果表明:各向同性人造板材料的静弹性模量和动弹性模量测试结果一致,其置信区间越大,置信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95.
旨在分析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感染鸡组织中NLRP3基因的转录水平,本研究设计鸡NLRP3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扩增NLRP3基因180 bp片段并克隆至pMD-18T载体,制备重组质粒pMD-18T-NLRP3。以pMD-18T-NLRP3质粒作为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并建立标准曲线。通过反应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检测NLRP3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致病性FAdV-4感染鸡组织中NLRP3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设计的NLRP3引物可特异性扩增鸡NLRP3基因,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鸡NLRP3标准质粒的扩增曲线良好,标准品的拷贝数与Cq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与对照组相比,NLRP3分子在FAdV-4感染鸡肝和脾中的转录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在盲肠扁桃体和法氏囊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本研究所建立的鸡NLRP3基因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可以检测FAdV-4感染鸡不同组织中NLRP3的转录水平;致病性FAdV-4感染所造成的组织炎症损伤与NLRP3分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6.
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具有多种功能,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含有自己的遗传物质线粒体DNA,线粒体DNA因其在氧化磷酸化中的作用而广为人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DNA可作为先天性免疫系统的激动剂,并在病原体感染和炎性疾病的病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DNA在进入细胞质或细胞外环境后,可以激活多种先天性免疫系统的模式识别受体,从而触发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和Ⅰ型干扰素反应。因此,本文就线粒体DNA激活先天性免疫的机制以及其在病原体感染和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讨论、总结,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线粒体DNA在病原体感染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98.
99.
野生狐狸是棘球绦虫的主要终末宿主,在棘球蚴病的传播中有重要作用。为了解青海省狐狸中棘球绦虫感染状况,我们用棘球绦虫粪抗原检测试剂盒,对收集于青海省称多县、贵南县、祁连县的野生狐狸粪便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称多县收集的129份狐狸粪便阳性15份,阳性率11.6%;祁连县收集的84份狐狸粪便阳性3份,阳性率3.6%;贵南县收集的47份狐狸粪便阳性0份。共收集的260份狐狸粪便中阳性18份,平均阳性率7.5%。青海省野生狐狸中有棘球绦虫感染,在棘球蚴防治中应加强野生终末宿主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0.
为了解规模猪场不同猪群的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情况及场区病毒载量分布特点,在山东省菏泽市某规模猪场,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该猪场不同孕龄母猪、不同阶段生长猪群,以及各生产阶段场区环境,采集猪鼻拭子和场区环境拭子进行PRV-gE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294份猪鼻拭子中,检出42份PRV-gE核酸阳性,总阳性率为14.28%;母猪群PRV-gE阳性率为17.83%(23/129),且妊娠前后各阶段阳性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中期较高(24.00%),但差异不明显(P>0.05);不同阶段生长猪群的平均PRV-gE阳性率为11.52%(19/165),随日龄增加,阳性率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80~90日龄育肥猪最高(28.13%),与其他生长阶段猪群差异明显(P<0.05);除饲料、水源、上猪台和出猪台外,其他大部分场区环境均检测到PRV-gE核酸阳性;育肥猪群病毒载量最高,为3.6×105拷贝数/mL,其猪舍环境的病毒载量也较高,与其他环境及生长阶段猪群差异均明显(P<0.05)。结果表明,不同猪群包括免疫猪群均可遭受PRV野毒感染,尤其是母猪妊娠中期和猪育肥阶段早期,且大部分场区环境均可被污染。结果提示,规模猪场要加强各种猪群尤其是育肥猪群的伪狂犬病免疫,通过监测来调整和优化免疫程序,同时要加强生物安全,防止病毒传入和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