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1篇
  免费   398篇
  国内免费   644篇
林业   549篇
农学   640篇
基础科学   342篇
  1599篇
综合类   2994篇
农作物   433篇
水产渔业   321篇
畜牧兽医   841篇
园艺   128篇
植物保护   346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335篇
  2016年   376篇
  2015年   303篇
  2014年   346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632篇
  2011年   544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7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Numerical experiments of soil water movement and bedrock infiltration based on a simplified simulation method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watershed-scale rainfall-runoff processes. To verify the model accuracy, it was applied to a Minamitani watershed (0.45 ha). The simulation was performed with 2.5-m space grids horizontally and five cells vertically. Results of long-term calculation of this model proved that this simulation model is robust and demonstrated good computational water mass conservation.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e best agreement with observed hydrographs and the number of groundwater levels simultaneously when laboratory-tested soil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for topsoil were used and infiltration into bedrock was included in numerical calculations.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bedrock infiltration generated a stable base flow and suppressed the secondary discharge peak. The reproducibility achieved by observed soil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assumption of bedrock flow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imulation model used in this article for analyses of watershed-scale soil water movements.  相似文献   
172.
对黄河故道冲积砂质上的肥力状况和毛白杨生长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土壤养分和水分在土体中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质地的关系,以及不同生长季节毛白杨的叶片营养特征和树高、胸径生长量与砂质土水分、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砂质土肥力低下;土壤质地、养分和水分变化状况与树木生长关系密切,尤其是土壤粘粒、水分和氮素含量与毛白杨生长呈明显的正和关。故可通过施肥、灌水、改善土壤保水保肥特性来调整和控制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73.
为了解蓝桉人工林地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蓝桉施肥和造林后的林地土壤肥力监测和分析。经对设于保山市辛街3种施肥处理的蓝桉人工林地,进行为期两年(1993、1994年)的土壤11项化学性状监测得出:土壤的有效N、P、K的含量随林地的施肥而增加;造林两年后,土壤的pH(H2O)、pH(KCl),有机酸,全氮,有效N、P、K,水解酸,交换性Ca(++)、Mg(++)的指标均低于造林前。  相似文献   
174.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邢台县浆水镇9村265户样本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农户家庭经营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基本经营形式。这一新生事物完全适应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其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农民收入虽有大幅度提高,但水平仍然很低,农户间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山区农村经济仍在一个低水平上运行。本文还对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相关因素和农户收支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家庭经营管理的建议。最后,对加强农户家庭经营方面的研究与领导也提出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75.
在福建省马尾松优良种源区内选择10个有代表性的县(市),每个县(市)各选1片林分,按优树。优势木和平均木3种不同选择水平进行选择,采收各自的自由授粉种子进行子代测定试验,9年生树高生长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林分间和不同林分不同选择水平的差异极为显著;同一林分不同选择水平的差异不显著。马尾松遗传改良要特别注重种源和林分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选择。  相似文献   
176.
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油松、刺槐人工林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水平,降低土壤PH,18龄油松1.2m^2及33龄刺槐1.6m^2根区土壤断面的有机质,全氮、有效氮、有效钾、CEC均值无林对照分别提高57.8%、68.6%、109.3%、28.9%、54.5%及74.3%,123.6%、285.3%、42.4%、63.7%,pH降低14.4%及2.9%,油松,刺槐林对土  相似文献   
177.
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木材密度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进行原木无损检测,通过对原木树种断层 CT 值的统计,对 CT 设备在检测过程中的窗宽与窗位进行了设定,同时拟合出了木材 CT 值一密度值的线性方程,为原木缺陷的无损检测及木材密度的测定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8.
大面积营造集约经营人工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宁楼  宋磊 《林业科学》2003,39(5):44-51
分析了"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简称NAP)区内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现状和原因,阐明了NAP防止地力衰退采取的对策,并根据土壤肥力监测结果分析了NAP实施过程中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提出了防止土壤肥力退化的措施.结果表明项目实施5a来,营造了138.5×104hm2的集约经营人工林,由于严格执行了"环保规程",有效地防止了土壤肥力的退化,土壤肥力不仅没有下降,而且略呈增加的趋势.项目区内热带片和亚热带片的速效氮和有机质略有下降外,土壤中的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等7种养分呈上升趋势.项目区华北-中原、辽东低丘岗地片,土壤中的各种养分含量逐渐增加,其中速效磷、速效钾和代换钙镁增加的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79.
华顶山云锦杜鹃林地土壤肥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对华顶山上不同生长状况(正常开花与不正常开花)的云锦杜鹃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作分析比较,表明两林地土壤物理性较理想,土壤中有机碳,全氮,水解性氮及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均在较适的范围之内;而不正常开花林地土壤中有效磷,速效盼望缺乏,氮磷钾比例失调,这可能是引起云锦杜鹃不能正常开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0.
乐昌含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和涵养水源功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吴鹏飞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2):74-77,83
通过对乐昌含笑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的调查,进行乐昌含笑人工林培肥土壤和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营造乐昌含笑人工林后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团聚体的稳定性增强,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增加,林地土壤结构、孔隙和养分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乐昌含笑人工林具有比杉木林更好的培肥土壤功能;乐昌含笑叶的最大持水率明显高于杉木叶,其林分地上部分最大持水量是杉木林的1.14倍,同时由于乐昌含笑林土壤结构及孔隙状况的改善,林地蓄水能力增强,使得乐昌含笑人工林表现出比杉木林更好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