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2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331篇
林业   733篇
农学   338篇
基础科学   2055篇
  566篇
综合类   1479篇
农作物   94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174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713篇
  2006年   582篇
  2005年   427篇
  2004年   400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迫切需要,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利用网络的能力,增强业务素质这一主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
集雨灌溉工程是对降雨进行收集、汇流,存储和进行节水灌溉的微型水利工程,主要解决农业生产缺水性问题.通过国内外集雨灌溉利用的研究和实践,较详细地阐述了集雨灌溉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集水工程集雨面防渗材料的研究、蓄水工程中蓄水设施的防渗,水分蒸发处理,喷灌、滴灌、渗灌等灌溉技术.文章分析了目前集雨灌溉工程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3.
机器人技术基础是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森林工程专业的选修课,是机械、电子、控制、检测、通信和计算机相关知识的有机融合。笔者结合森林工程专业的办学定位,分析该课程在森林工程教学中的作用和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学习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机器人技术基础的课程改革办法。这些改革办法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适应了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提高了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4.
结合机械类专业实践课程特点,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在教材、教师、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结合生产实际的"车间实境课堂"教学法,主张将车间实际场景融入到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紧密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5.
针对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讲好绪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增加考核方式使学生的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6.
本科酶工程课程教学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工程是高校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结合课程教学实践,总结了酶工程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以提高酶工程教学质量,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目的。  相似文献   
47.
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在农业领域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生物技术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同时能为医药工业及其它产业提到原料.农业生物技术是新兴的现代技术,还不能在传统农业中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工程造价控制的几个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金风 《林业科技情报》2011,43(2):119-119,121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在不断扩展,作为贯穿项目的始终的工程造价控制也势在必行,本文着重介绍了工程造价控制的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49.
2007年4月-2009年4月对上海白莲泾河段水体环境质量进行了调查,取黄浦江南码头上1个断面和白莲泾上的3个断面,于每月大、小潮当日采集各断面水样,获得了该河段的各项水质指标。2007年10月,白莲泾河道断流,泵闸工程实施。根据监测结果,以DO、BOD5、CODMn、TN和TP为指标参数,利用标准类别指数评价法对建闸工程施工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发现:TN、TP是白莲泾河段的最主要污染指标,TN的权重系数均超过40%,甚至50%,均为劣Ⅴ类;TP的权重系数均超过10%,甚至30%,其含量是地表水Ⅳ类标准的0.8~5.6倍。总体上,白莲泾河段3个站点的水质劣于黄浦江站点,而施工前水质优于施工后。施工前,大潮期白莲泾河道IV类水比例为29%,较小潮期(8%)高出21%。建闸施工后,大小潮期间出现劣V类水的比例分别为87%和88%,潮汐对白莲泾河段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0.
为了使该课程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酶工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才,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