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2篇
  免费   612篇
  国内免费   1001篇
林业   539篇
农学   961篇
基础科学   350篇
  638篇
综合类   4494篇
农作物   702篇
水产渔业   556篇
畜牧兽医   2149篇
园艺   446篇
植物保护   1230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487篇
  2021年   498篇
  2020年   426篇
  2019年   505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521篇
  2016年   585篇
  2015年   558篇
  2014年   642篇
  2013年   553篇
  2012年   834篇
  2011年   850篇
  2010年   670篇
  2009年   578篇
  2008年   471篇
  2007年   524篇
  2006年   412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Data from six primiparous and nine multiparous Holstein cows were used to clarify the difference of Ca and P mobilization between primiparous and multiparous cows during early lactation. The dry matter intake (DMI) of primiparous cows was lower (P < 0.01) than those of multiparous cows. Milk yield was lower in primiparous cows at 7, 14, 21 (P < 0.01), and 28 days (P < 0.05) after parturi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ilk Ca and P concentrations between primiparous and multiparous cow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lasma Ca and P concentrations between primiparous and multiparous cows. The plasma P level at 7 days postpartum in primiparous cows was lower (P < 0.05) than 28 days postpartum. The concentration of plasma osteocalcin (OC) measured as bone formation marker of primiparous cow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multiparous cows (P < 0.01) at 21 and 28 days postpartum. The urinary deoxypyridinoline (DPD) as bone resorption marker of primiparous cows tended to be higher (P < 0.10) than multiparous cows at 21 days after parturition and decreased to the same level as that of multiparae toward the peak lactation.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Ca and P mobilization of primiparous cows are more active than multiparous cows.  相似文献   
62.
紫花苜蓿菌核病病原鉴定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菌株NJ1分离自苏南丘陵地区苜蓿菌核病株.通过病原菌致病性测定和形态学特征观察,结合病原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三叶草核盘菌(Sclerotinia trifoliorum).对该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菌株NJ1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8~23℃;最适pH值为5~9;病原菌对硫酸铵利用能力强,对L-半胱氨酸利用能力差;对甘露醇和乳糖利用最好,D-果糖和D-木糖利用较差,不能利用柠檬酸.  相似文献   
63.
将55头21日龄断奶的雄性仔猪随机分为5组,各组仔猪饲喂赖氨酸含量为0.60%、0.80%、1.00%、1.20%和1.40%的试验日粮21d。42日龄结束饲养试验时进行葡萄糖灌注试验,观察赖氨酸采食量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和胰腺内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断奶仔猪体增重与赖氨酸采食量为强正相关,根椐体增重指标,21~42日龄阶段,仔猪的赖氨酸采食量不应低于3.16g/d,日粮赖氨酸含量不应低于1.40%。赖氨酸严重缺乏(采食量小于1.45g/d)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下降,对高血糖应激的反应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64.
刘栋 《水禽世界》2005,(9):15-17
从山东某鸡场的产蛋下降而无其他典型ND症状的高抗体蛋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过试验鉴定.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性,且可被ND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和中和,不能被AI(H5亚型与H9亚型)标准阳性血清抑制;该病毒的最小致死量病毒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为50.4,1日龄SPF鸡脑内接种分离病毒致病指数(ICPI)为1.85,6周龄SPF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WPI)为2.42,回归试验鸡出现了新城疫症状和病变,该病毒株确定为新城疫病毒强毒型,并暂命名为ShD-dzh04。  相似文献   
65.
2000~2004年间广西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从广西不同地区规模化鸡场的13个肉鸡群病死鸡中分离到13株有血凝性的病毒,这13株病毒的血凝性均能被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抑制,经过血凝(HA)试验、血凝抑制(HI)试验和RT-PCR检测结果确定为新城疫病毒.13株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测定实验结果证明该13株病毒均为新城疫病毒强毒株.  相似文献   
66.
致麻鸭产蛋下降的副粘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从浙江省某麻鸭养殖基地产蛋锐减的病鸭生殖器官分离到1株致产蛋下降、不致鸭死亡的病毒株(YH99V)。该病毒易感蛋鸭,经SPF鸡胚传至第9代时致病性突然增强,第11代出现对鸡红细胞的血凝特性,通常在42~80h致死SPF鸡胚,EF15EID50为10^1.8。经磷钨酸负染电镜观察,YH99V粒子呈现圆形、杆状形、葫芦状形等多形态,直径70~400nm不等,病毒外表有囊膜,囊膜外层有排列整齐的纤突。病毒粒子和包涵体位于细胞浆内。病毒抵抗力由弱到强依次为:0.2%甲醛、24h-56℃、45min→紫外线、1h→乙醚≈氯仿≈37℃、16h—pH9→pH5→1%Try。对人眼结膜易感,鸭眼结膜不易感。接种传代细胞BHK-21、IBRS-2均能引起细胞病变。YH99V株与同样引起鸭产蛋下降的AIV、鸭源EDSV无抗原相关性,而能被禽副粘病毒Ⅰ型阳性血清中和。根据试验结果,初步将YH99V判定为鸭副粘病毒。  相似文献   
67.
血清1、2、4、5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RAP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7℃摇震培养舜口烛缸厌氧培养,从12种培养基中选择出鸭疫里默氏杆茼的最优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血清1、2、4、5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代表株A1、A2、A3、A4为研究对象,培养增殖后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其基因组进行了DNA分析。从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条随机引物,这8条引物对4种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扩增图谱有较好的多态性,可作为分子标记鉴别4种不同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同时还筛选出能在4个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代表株均出现相同的特征条带,而对照茼大肠杆菌、沙门氏茼无该条带的随机引物,从而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分子诊断打下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68.
湖南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及药物敏感性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湖南47个规模化猪场发生典型仔猪黄、白痢猪只的63份腹泻病猪分离出63株大肠杆菌,其中12株作致病力试验均有致病性,对25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大肠杆菌对胺卡那霉素和头孢唑啉敏感,敏感菌株分别占98.41%和92.06%;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且为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69.
2016年5月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某海水养殖基地半滑舌鳎突发大批死亡,为了确定引起死亡的病原菌,无菌采集心血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与GenBank中公布的美人鱼发光杆菌参考株序列同源性为99.6%,被鉴定为美人鱼发光杆菌;进一步通过生化特性分析,被确认为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其对舌鳎鱼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其LD_(50)为3.1×10~4CFU/mL,且对哺乳动物具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乙酰甲喹高度敏感;对多西环素、阿米卡星中敏感;对庆大霉素、头孢曲松、替米考星等不敏感。  相似文献   
70.
2014年春季对来自镇江蚕种场、苏州大学、无锡西漳蚕种场、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及山东农业大学的5对桑蚕新品种,秋季对来自苏州大学、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的3对桑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通过龄期观察和生命率、茧质、产茧量调查与分析,客观反映参鉴品种在陕西试验点的饲育表现和性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