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5篇
  免费   549篇
  国内免费   417篇
林业   815篇
农学   393篇
基础科学   101篇
  479篇
综合类   2589篇
农作物   346篇
水产渔业   362篇
畜牧兽医   953篇
园艺   182篇
植物保护   160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278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463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Production of common bean(Phaseolus vulgaris)is limited by the occurrence of damping off(rhizoctoniosis),which is caused by the fungus Rhizoctonia solani.However,the co-inoculation of 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involved in biological control along with diatomic nitrogen(N2)-fixing rhizobia can enhance N nutrition and increase production.In this context,finding microorganisms with synergistic effects that perform these two roles is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to ensure adequate yield levels.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o-inoculation of nodule endophytic strains of the genera Bacillus,Paenibacillus,Burkholderia,and Pseudomonas with Rhizobium tropici CIAT 899,an N2-fixing rhizobial strain,on the biocontrol of damping off and growth promotion in common bean plants.Greenhous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nder axenic conditions using the common bean cultivar Pérola.The first experiment evaluated the potential of the 14 rhizobacterial strains,which were inoculated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CIAT 899,for the control of R.solani.The second experiment evaluated the ability of these 14 rhizobacterial strains to promote plant growth with three manners of N supply:co-inoculation with CIAT 899 at low mineral N supply(5.25 mg N mL^-1),low mineral N supply(5.25 mg N mL^-1),and high mineral N supply(52.5 mg N mL^-1).The use of rhizobacteria combined with rhizobia contributed in a synergistic manner to the promotion of growth and the control of damping off in the common bean.Co-inoculation of the strains UFLA 02-281/03-18(Pseudomonas sp.),UFLA 02-286(Bacillus sp.),and UFLA 04-227(Burkholderia fungorum)together with CIAT 899 effectively controlled damping off.For the common bean,mineral N supply can be replaced by the co-inoculation of CIAT 899 with plant growth-promoting strains UFLA 02-281/02-286/02-290/02-293.Nodule endophytes UFLA02-281/02-286 are promising for co-inoculation with CIAT 899 in the common bean,promoting synergy with rhizobial inoculation and protection against disease.  相似文献   
63.
为给茭白与鸭共作系统中适宜放养鸭密度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了茭白单作、茭白田放鸭300、375、450只/hm~2条件下茭白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茭鸭共作能显著提高茭白后期叶片数、干物重及产量,并延缓茭白后期叶片衰败。放鸭密度从375只/hm~2增加至450只/hm~2时,茭白后期叶片衰败加快,且茭白产量不再增加。茭鸭共作显著提高茭白蛋白质、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茭鸭共作系统灌溉养殖池塘富营养化水4500 m~3/hm~2时,输入的N、P、K相当于99.75 kg尿素、38.25 kg过磷酸钙和83.55 kg氯化钾的养分含量。本试验条件下,茭白常规种植密度27795株/hm~2,田间适宜放鸭密度为375只/hm~2,可显著提高茭白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64.
酸性转化酶(acid invertase, AIN)在菠萝采后蔗糖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菠萝全基因组数据库,预测菠萝AIN家族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解析其在采后菠萝不同贮藏温度下的表达变化情况,为阐明AIN基因在采后菠萝果实贮藏特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以水稻AIN家族基因为探针,在菠萝全基因组中鉴定到2个菠萝细胞壁酸性转化酶基因(cell wall acid invertase, CWIN)和2个液泡酸性转化酶基因(vacuolar acid invertase, VIN),分别命名为AcCWIN1、AcCWIN2AcVIN1AcVIN2,设计编码区引物进行测序验证,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AcCWIN1、AcCWIN2和AcVIN1、AcVIN2蛋白分别归于细胞壁酸性转化酶和液泡酸性转化酶2个进化支上,且均属于糖基水解酶家族GH32,基因结构、保守域和保守基序均一致。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菠萝果肉中AcVIN1AcVIN2在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表达量升高,且AcVIN1在发生黑心病的部位大量表达,而AcCWIN1AcCWIN2在采后贮藏过程中表达量逐渐降低,且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其表达量降低,预示AcVIN1、AcVIN2AcCWIN1、AcCWIN2在菠萝采后蔗糖降解和黑心病的发生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细胞膜磷脂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生物系统中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能够调节机体的脂类代谢、免疫,具有抗癌、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以及调控基因的表达等功能。本文就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及生物学功能进行阐述,并浅谈了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旨在选择性能优良的乳酸菌表达载体,为后期研发新型乳酸菌活菌疫苗奠定基础。试验对诱导型和组成型表达的2种侵入型乳酸菌NC8-pSIP409-FnBPA和NC8-pLc23-FnBPA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从酸耐受性、胆盐耐受性、生长曲线、质粒稳定性、抑菌试验以及药敏试验这6个方面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这2种乳酸菌在pH为2.5的酸应激条件下,存活率均达到125%,在质量分数为0.5%的高胆盐溶液中,存活率高达200%。2种类型的乳酸菌均能在9 h时达到平台期,生长性能优良,其中组成型表达菌株NC8-pLc23-FnBPA达到平台期时的D600 nm值为1.3,高于诱导型表达菌株,生长性能优于诱导型菌株。pH生长曲线结果表明,乳酸菌产酸性能无明显性差异,在10 h时,溶液中的pH均降为3.5,产酸能力较强。2种类型乳酸菌的菌体和上清对常见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菌体的抑菌效果优于上清,且表达FnBPA蛋白的组成型菌体的抑菌效果强于诱导表达型。2种侵入型乳酸菌均对绝大多数的抗生素敏感性高,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性。2种类型的乳酸菌的质粒稳定性均>90%。本试验发现诱导型乳酸菌NC8-pSIP409-FnBPA与组成型乳酸菌NC8-pLc23-FnBPA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其中组成型乳酸菌表达蛋白更方便,无需添加诱导肽便可自主表达,更适合作为新型乳酸菌活菌疫苗的受体菌株,为后期乳酸菌活菌疫苗的研制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67.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依据绿色廊道的生态功能,对长沙市廊道景观边缘和内部的主要植物种类及其重要值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条件下,廊道景观边缘植物种类多于内部植物种类。这可为长沙市廊道景观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8.
对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的论述,并就教学活动中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4个环节进行了逐一说明,指出了创新教育的必要性,以期为生物类课程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9.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在粮食和饲料中污染严重,主要是T-2毒素和脱氧雪腐镰刀烯醇(DON)等,其毒性作用强,对人和动物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脱毒方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生物脱毒。很多微生物被证实能够降解霉菌毒素,包括细菌、真菌和酵母菌,可将毒素降解成低毒或无毒的产物。论文以生物脱毒为出发点,从细菌、真菌和酵母菌三个角度概述了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T-2毒素和DON的脱毒研究现状,以期为后续开发并挖掘更加安全高效的生物脱毒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在农业领域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生物技术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同时能为医药工业及其它产业提到原料.农业生物技术是新兴的现代技术,还不能在传统农业中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