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5篇
  免费   449篇
  国内免费   1091篇
林业   237篇
农学   897篇
基础科学   379篇
  906篇
综合类   3745篇
农作物   259篇
水产渔业   94篇
畜牧兽医   1512篇
园艺   689篇
植物保护   537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335篇
  2019年   409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418篇
  2016年   449篇
  2015年   368篇
  2014年   463篇
  2013年   469篇
  2012年   682篇
  2011年   708篇
  2010年   540篇
  2009年   470篇
  2008年   371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e,VIGS)是植物病毒病防治方法之一,能够有效防治马铃薯Y病毒病。以VIGS表达载体发酵液对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为检测指标,筛选最佳发酵液发酵所需的培养基、发酵条件和施用方法。结果表明:VIGS表达载体发酵液最优培养基是YEP培养基;最优发酵条件为装瓶量60 mL/200 mL、初始pH 7.0、培养温度30℃、振荡培养24 h;施用方法以 “原液稀释100倍”、“剪叶后喷施+移栽时灌根”和“含PVY CP和HC-Pro基因片段的VIGS载体发酵液混合使用”的施用效果最佳。上述结果为抗马铃薯Y病毒病的VIGS生防剂发酵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田间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92.
为进一步提升苹果的侦测精度,从而提高苹果作业机器人的果实作业效率,以果园重叠苹果为对象,研究了自然环境下双果重叠目标的机器侦测方法。首先将采集到的苹果图像在Lab色彩空间中利用K-means聚类算法提取重叠苹果目标区域;其次在得到重叠苹果边界上的Harris角点后,通过关键角点检测算法定位苹果重叠部分的果实轮廓所在区域,并利用Canny边缘检测算子提取出苹果重叠部分的果实轮廓;然后利用Y型节点搜索算法实现重叠苹果目标的单果轮廓分离,并得到未遮挡果实的完整轮廓;最终利用距离最小二乘算法对被遮挡苹果目标进行果实轮廓重建。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将Hough变换法、Spline样条内插法的重叠果实侦测结果与本文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不仅可以侦测出未遮挡果实的完整轮廓,同时对被遮挡苹果目标也有较好的轮廓重建效果,其果实平均重合度和定位误差分别为95.43%和4.44%,侦测性能明显优于前两种方法,表明本文方法可以较好实现自然环境下苹果双果重叠目标的侦测,该结果为苹果作业机器人多果重叠目标的自动化侦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为明确生物有机肥不同施入量对苹果幼苗长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1年生'烟富8号'苹果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处理,即鸡粪CK[35 g/(kg·土)]、生物有机肥T1[23.3 g/(kg·土)]、T2[35 g/(kg·土)]及T3 [70 g/(kg·土)].结果 表明,生物有机肥增加苹...  相似文献   
99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的方法分析发酵桂叶渣的挥发性香味成分,固相微萃取的条件为:萃取时间10 min,萃取温度90℃,色谱分离得到106种挥发性成分,66种可被鉴定,其主成分为乙酸乙酯(8.375%)、己酸丁酯(6.337%)、丁酸丁酯(4.866%)、δ荜澄茄烯(4.612%)、r衣兰油烯(4.405%)、α衣兰油烯(3.416%)、古巴烯(3.313%)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抗菌脂肽在农业生产、医药和食品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高效生产是其产业化应用的关键.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BBD)对纳豆菌NT-6菌株固态发酵产抗菌脂肽的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麸皮与豆粕的比例、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培养基含水量、接种量、无机盐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得到最适固态发酵条件是:10 g固体基质(麸皮7 g、豆粕3 g)、加入适当的无机盐(0.67%的葡萄糖、0.64%的谷氨酸钠、0.15%的硫酸胺、0.10%的磷酸氢二钾)、123.78%含水量、10%接种量、36.75℃、发酵72.4 h,在此条件下,所得抗菌脂肽产量为61.76 mg/g.[结论]利用麸皮和豆粕等基质,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可以高效优化脂肽发酵条件,使脂肽的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苹果果实品质性状仪器测定值与感官评价的定性定量关系,建立简便易行、客观准确的果实品质评价方法,为苹果新品种选育研究中杂种后代果实品质的分析和评价奠定基础。【方法】以‘富士’ב粉红女士’、‘秦冠’ב富士’、‘富士’ב嘎拉’3个杂交组合的481株杂交后代为试材,用仪器测定果实的果皮色差、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以专业人员对果实表色、质地、风味3个感官性状进行主观评判,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二者的定性定量关系,初步建立苹果果实品质的量化评价方法。【结果】果实性状的感官评价与仪器测定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建立了表色、质地、风味分别与仪器测定指标色差、硬度、可滴定酸和固酸比的量化评价的预测模型。(1)果实表色与仪器测定中L*值和b*值极显著负相关、与a*值极显著正相关,质地与硬度极显著正相关,风味与可滴定酸极显著正相关、与固酸比极显著负相关。(2)不同表色类型对应的L*值、a*值、b*值的分级区间:0(黄色)为73.06~74.69,-7.68~-6.04,42.98~44.61;1(淡红)和2(橙红)为62.23~66.05,3.74~11.59,30.44~34.88;3(粉红)为59.71~64.29,8.85~16.36,27.47~31.83;4(鲜红)为52.16~55.22,15.55~17.96,24.64~26.79;5(红)为56.56~59.13,13.55~16.62,26.34~28.38;6(浓红)和8(褐红)为49.55~54.88,17.62~22.84,22.28~26.75;7(紫红)为46.84~51.91,18.90~24.01,19.20~22.27。(3)不同质地类型对应的硬度分级区间:1(松软)为≤5.15kg/cm2,3(绵软)和5(松脆)为7.19~7.47kg/cm2,7(硬脆)和9(硬)为≥8.43kg/cm2。(4)不同风味类型对应的可滴定酸和固酸比的分级区间:甜为≤0.36%,≥54.62;酸甜为0.36%~0.44%,36.16~44.88;甜酸为0.49%~0.55%,29.07~33.03;酸为0.57%~0.64%,24.35~27.93;极酸为≥0.63%,≤20.21。【结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感官评价和仪器测定相结合的苹果杂交后代定量评价方法,可用于苹果果实品质评价,特别是杂交后代果实评价。  相似文献   
997.
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生长动态及其根系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的生长规律及根系空间分布特征,为苗木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富士/M9)为试材,在2013-03-29-2013-10-23,每隔7d对其地上部主干长度进行测量,利用原位取土法每隔30d将根系全部挖出,分析苗木的生长动态和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结果】1年生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主干生长近似"S"型生长曲线,可分为生长渐增期、生长快增期、生长缓增期3个时期,Logistic生长曲线能很好地反映其生长动态。地下部根系在6、9月份出现2个生长高峰,7、8月份根系死亡量较大;在水平方向,吸收根、输导根主要分布在距树干0~30cm处;在垂直方向,吸收根集中分布于0~40cm土层,输导根全部分布于0~30cm土层;根系根长密度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均呈指数衰减规律;通过建立二维根系密度方程,可知1年生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根系分布符合二维指数分布。【结论】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根系构型呈无主根、侧根集中分布于砧木中下部、水平根分布多而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8.
洛川苹果园土壤的理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陕西洛川苹果园土壤的理化特征,为陕西乃至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的土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洛川北部、中部、南部三大区域的70个不同类型的果园,采用"X"形5点取样方法采集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指标,分析不同树龄(1~≤5年、5~≤10年、10~≤15年、15~≤20年和20~≤30年)、土层(0~20cm、20~40cm、40~60cm、60~100cm、100~200cm)、产量(60t/hm2的高产园,≥30~≤60t/hm2的中产园,30t/hm2的低产园)、管理方式(中耕、深耕、免耕和种植三叶草)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20~40cm土层土壤体积质量偏高的果园占11.43%;土壤pH大于7.5的果园占94.0%;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较低或很低水平的果园占67.19%;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处于很低或较低水平的果园分别占68.6%,86.3%,81.4%,67.1%。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或较高水平的果园分别占100%,62.8%。土壤速效铁、速效锰、速效锌和有效硼处于缺乏水平以下的果园分别占23.5%,11.8%,17.7%和64.7%。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表现为高产园中产园低产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树龄的增大而小幅增加,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从幼树期、初果期到盛果期呈现增加趋势,从盛果期到衰老期没有显著差异。种植三叶草能显著降低苹果园土壤的pH,总体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结论】洛川苹果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pH偏高,碱解氮、速效磷含量远低于国内其他他苹果主产区。提高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果园土壤pH,合理施肥是当前洛川苹果实现增产提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明确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Bt-8的菌株生物特征及其杀虫活性,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LB培养基培养观察3株苏云金杆菌Bt-8、Bt2671和Bt7-9菌株生长特征,并比较分析其内生质粒和晶体蛋白的种类.发酵培养基培养分离3株菌株的晶体蛋白,通过生物活性测定和国家标准中描述的方法分析毒素蛋白浓度和生物效价及杀虫谱.[结果]Bt-8具有典型的苏云金杆菌培养特征,营养生长后期形成菱形至椭圆形晶体蛋白,但孢子稳定时间较短,容易二次萌发.Bt-8携带24、16、8和7kb4种质粒,大分子晶体蛋白基因主要为cry1Ac和cry1Ab.杀虫活性分析结果表明,Bt-8培养活菌数低于原分离菌株Bt2671,但晶体蛋白代谢量极显著提高(P<0.01),生物效价较Bt2671提高30.4%,对小菜蛾、稻纵卷叶螟和茶尺蠖等多种鳞翅目害虫具有广谱杀虫活性.[结论]Bt-8菌株较原生产菌株Bt2671的生物效价高,产毒素蛋白能力较强,杀虫谱较广,具有开发高含量Bt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00.
为从土壤中筛选能够同时降解单宁和植酸的微生物,本实验利用富集培养技术,分离、筛选、鉴定土壤中的单宁和植酸降解菌,并研究其在液态发酵下的产酶能力。结果显示,从土壤中共获得109株纯菌落,包括39株细菌、46株酵母菌以及24株霉菌。分别用单宁筛选性培养基和植酸筛选性培养基筛选上述菌株,获得27株植酸降解菌和14株单宁降解菌,其中霉菌M-6、M-3和M-1可以同时分解单宁和植酸,且霉菌M-6的水解圈直径大于M-3和M-1。在液态发酵条件下,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20~35°C),霉菌M-6产单宁酶和植酸酶的活力呈现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在发酵温度为30°C时达到最高值(P0.05)。随着发酵p H的升高(p H 4~7),霉菌M-6产单宁酶和植酸酶的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其中单宁酶活力在发酵p H值为5时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而植酸酶活力在发酵p H值为5时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发酵p H 4和7处理组(P0.05),但与发酵p H 6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菌落和菌株形态学以及分子测序方法,鉴定M-6为黑曲霉。因此,本研究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3株(M-6、M-3和M-1)能够同时水解单宁和植酸的降解菌,在液态发酵条件下,黑曲霉M-6产单宁酶和植酸酶的最佳发酵温度为30°C,最佳发酵p H值为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