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861篇
  免费   8250篇
  国内免费   9819篇
林业   15965篇
农学   10080篇
基础科学   8512篇
  20621篇
综合类   69021篇
农作物   6286篇
水产渔业   4216篇
畜牧兽医   14036篇
园艺   3893篇
植物保护   6300篇
  2024年   691篇
  2023年   2344篇
  2022年   3520篇
  2021年   3995篇
  2020年   3950篇
  2019年   4551篇
  2018年   2575篇
  2017年   4594篇
  2016年   5814篇
  2015年   5081篇
  2014年   7300篇
  2013年   7363篇
  2012年   10800篇
  2011年   11136篇
  2010年   8912篇
  2009年   8749篇
  2008年   7985篇
  2007年   9469篇
  2006年   8124篇
  2005年   6675篇
  2004年   5227篇
  2003年   4567篇
  2002年   3421篇
  2001年   3078篇
  2000年   2829篇
  1999年   2198篇
  1998年   1857篇
  1997年   1639篇
  1996年   1554篇
  1995年   1546篇
  1994年   1433篇
  1993年   1182篇
  1992年   1057篇
  1991年   868篇
  1990年   771篇
  1989年   673篇
  1988年   507篇
  1987年   348篇
  1986年   178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23篇
  1976年   12篇
  1962年   12篇
  1956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991.
[目的]研究399对"一种两收"再生稻的影响。[方法]以适宜丘陵红黄壤种植的丰两优香1号、准两优527、宜优673再生稻品种为材料,分别设置喷施399和不喷施399(CK)2种处理,研究各处理对再生稻根系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施用399使水稻在生育期上延缓成熟,且施后再生稻的总根系数量、白根数量、根鲜重、根干重、根体积大幅度增加,同时在两季总产量上准两优527、丰两优香1号和宜优673品种分别比对照增产6.39%、4.86%、5.94%。[结论]施用399有利于准两优527、丰两优香1号和宜优673再生稻品种再生根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2.
miR-122(MicroRNA-122)是在肝脏中高表达的miRNA,在肝脏的生长发育和脂类代谢等过程发挥重要作用,BZW2 (basic leucine zipper and W2 domains 2)主要参与蛋白质合成代谢,本研究目的是确定BZW2是否为miR-122调控的靶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22的靶基因,并分析BZW2的3-UTR区域与miR-122种子区的配对情况,再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和突变实验证明miR-122作用于BZW2的3'UTR.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miRNA-122mimic的鸡(Gallus gallus)肝癌细胞系(leghorn hepatocellar,LMH)细胞和转染LNA-antimiR-122的鸡原代肝细胞中BZW2的表达.鸡BZW2的3'-UTR区域与miR-122种子区互补配对,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突变实验分析表明,miR-122能够通过与BZW23'-UTR区结合抑制基因的表达;将miR-122在LMH细胞中过表达后,发现BZW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利用LNA-antimiR-122抑制鸡肝脏原代细胞中的miR-122后,BZW2 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性上升.结果证明BZW2是miR-122的靶基因,其在mRNA水平上受到miR-122的负性调控,本研究为揭示miR-122在鸡肝脏中的广泛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这就需要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是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当前农产品消费选择的趋向是追求更安全、高品质、有特色、更健康,文章分析了农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错位问题以及成因,并据此提出通过加强科学研究、推行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强化信息服务、加强监督管理等方式来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和满足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994.
为解决减量施肥造成北方寒地水稻肥料供给不足和产量低的问题,以纳米碳增效剂为材料,采用仪器快速检测和植株常规测定分析方法,研究纳米碳添加的常规施肥和减量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性状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CK)相比,纳米碳添加的常规施肥模式(SM-A)、减施氮肥10%(SM-B)和减施氮肥20%(SM-C)对水稻植株形态特征、光合生理特性、产量性状和肥料利用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以SM-B增幅最大,SM-A次之,SM-C最小;SM-A、SM-B和SM-C增加经济效益分别为563.56、1374.20和-1391.08元/hm 2,以SM-B增效值最高。本研究表明,SM-B能改善生育期光合生理特性,提高植株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是寒地水稻较为理想的减量施肥安全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995.
刘猛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1):11-14
为了研究太行山区降雨量对玉米单产的变化规律,指导玉米实际生产。本研究选择武安市降雨量和玉米单产为研究对象,采用散点图、建立线性方程、线性回归显著性分析等方法,通过统计、对比描述等方式,分析武安市降雨量对玉米单产的关系。结果表明,降雨与玉米的单产之间具有一定关系,且生育期降雨量对玉米单产具有显著性影响。(1)在490 mm降雨范围内,玉米的单产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大于490 mm降雨时,玉米的单产与降雨量负相关。(2)玉米的单产受7月和8月的降雨量影响显著,且降雨量约278 mm时,玉米的单产较大。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找寻冰雹天气发生的原因及对农业的影响,利用多普勒雷达的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等产品,结合高低空环流形势及地面资料,对发生在长治市2016 年6 月13 日的强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冰雹天气是由高空冷槽和与地面暖低压共同作用结果;(2)强回波与三体散射(TBSS)对提前预报强冰雹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速度场的辐合辐散可以判断回波未来发展趋势,增强预判准确性;当TBSS出现一定的持续性时,TBSS可以作为强冰雹预警的辅助指标;VIL是判别冰雹的有效工具之一,且对冰雹的预报有较好的指示作用;(3)加强冰雹监测,通过及时的“点”监测,实现“面”预警,是减少冰雹对农业生产造成灾害的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997.
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法以苹果属平邑甜茶和杂种后代叶片为试验材料,克隆得到4个SERK基因家族片段,并分析了SERKs家族基因在平邑甜茶和杂种后代不同器官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4个SERK基因家族片段的氨基酸序列与模式植物拟南芥、烟草等植物的同源性均在84%以上,同时与其他物种的氨基酸序列进行Blast比对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RT-PCR定量分析结果表明SERK1、SERK2、SERK3、SERK4基因主要在生殖器官中表达。因此,推测SERKs基因在平邑甜茶和杂种后代生殖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无融合生殖的发生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草地贪夜蛾缅甸虫源迁入中国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 Smith)对非洲和南亚国家的入侵已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影响,该虫2018年年底已在缅甸形成虫源基地,并零星进入中国云南西南部地区。本文利用历史数据分析了缅甸和华南地区春、夏两季(3-8月)925 hPa夜间平均风温场,并模拟预测了缅甸地区草地贪夜蛾在此期间进入中国的迁飞轨迹以及主要降落和波及的地区。结果表明:3-4月盛行的微弱西风不利于远距离迁移,但成虫的自主飞行可形成对云南和广西局部地区的近距离入侵;进入5月份后,随着西南夏季风的加强,云南和广西全境成为缅甸虫源的主要迁入地,并可能波及贵州、广东、海南和湖南等省。因此,4月份之前要重点监控云南和广西地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与为害,此后,应将监控区域扩大至中国中南部地区的各个省份。  相似文献   
999.
研究冀北坝上地区不同播期对荞麦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选用甜荞品种日本大粒和苦荞品种冀苦荞1号2个荞麦品种,设5月11日(B1)、5月18日(B2)、5月25日(B3)、6月2日(B4)、6月9日(B5)5个播期,对2个品种进行连续3年(2013-2015年)播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甜荞日本大粒和冀苦荞1号的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一定影响,综合评价确定日本大粒和冀苦荞1号在冀北坝上地区的最适播期均为5月中下旬(5月11日-5月25日)。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查明生物活性成分在黄花草木樨根、茎、叶、子中的含量与分布特征,本研究重点开展了黄花草木樨活性成分的检测及田间开发试验。分别采用凯式定氮法和高效气相色谱法测蛋白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测氨基酸;气相色谱-质谱、分子蒸馏仪检测脂肪酸;重量法检测皂苷与生物碱;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香豆素;福林试剂比色法检测多酚;蒽铜-硫酸比色法检测多糖;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比色法检测黄酮。按产量测算后,得出每公顷牧草生物活性成分的总产量为3016.3 kg/hm2。其中粗蛋白质、氨基酸和粗脂肪酸原料的产量分别为1400.6 kg/hm2,112.2 kg/hm2,1246.8 kg/hm2。有效成分皂苷、生物碱、多酚、香豆素的产量分别为97.0 kg/hm2、77.9 kg/hm2、41.7 kg/hm2、40.1 kg/hm2。上述成分经分离提取纯化后,可作为开发医药、食物、化工等生物技术产品的天然原料。本文为开发利用植物自然资源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