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18篇
综合类   170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84篇
畜牧兽医   312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试验旨在探讨无血清条件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和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共培养对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表达的影响,将UC-MSCs和BMECs按1:2直接共培养,对比单纯培养的两种细胞,48 h时利用ELISA法检测各组上清IGF-Ⅰ浓度水平,再利用Transwell小室将两种细胞分离培养,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各组细胞IGF-ⅠR、IGF-Ⅰ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共培养中IGF-Ⅰ浓度显著高于UC-MSCs组(P < 0.05),极显著高于BMECs组(P < 0.01);UC-MSCs/BMECs、BMECs/UC-MSCs组IGF-Ⅰ mRNA表达值均极显著高于单纯培养组(P < 0.01),BMECs/UC-MSCs组显著高于UC-MSCs/BMECs组(P < 0.05);UC-MSCs/BMECs、BMECs/UC-MSCs组IGF-ⅠR mRNA表达值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单纯培养组(P < 0.05;P < 0.01),BMECs/UC-MSCs组较UC-MSCs/BMECs组差异显著(P < 0.05)。综上,体外无血清培养条件下,UC-MSCs和BMECs共培养可显著提高IGF-ⅠR及IGF-Ⅰ mRNA表达,IGF-Ⅰ浓度水平和IGF-ⅠR mRNA的表达具有一致性,IGF-Ⅰ主要存在于UC-MSCs中。  相似文献   
102.
试验旨在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receptorⅠ,TGF-βRⅠ)基因在敖汉细毛羊中的组织表达情况,以及在不同发情时期卵巢中表达量的变化规律,为探讨其与绵羊发情的关系奠定基础。以24只季节性发情的敖汉细毛羊为研究对象,分为乏情期、发情间期、发情前期和发情期4组,每组6只。首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发情期甲状腺、下丘脑、垂体、卵巢、肾上腺、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胰腺、肌肉12个组织中TGF-βRⅠ基因的表达情况,其次对4个不同发情时期卵巢TGF-βRⅠ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TGF-βR Ⅰ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卵巢和甲状腺中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在下丘脑、垂体、胰腺、肾上腺、脾脏和肺脏组织表达量较高,显著高于心脏、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P<0.05)。卵巢中TGF-βRⅠ基因在发情前期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P<0.01),发情间期表达量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他3个时期(P<0.01)。综上所述,卵巢组织中TGF-βRⅠ基因在发情前期时可能对排卵前卵泡的成熟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3.
在北京和河北局部地区Q型烟粉虱取代了B型烟粉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B生物型和Q生物型mtDNA COⅠ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引物及烟粉虱mtDNA COⅠ基因片段通用引物,对2009年采自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和河北廊坊市的蔬菜所3个基地的烟粉虱种群的生物型进行了鉴定,同时以本实验室在温室内长期饲养的B型烟粉虱种群作为对照。结果表明,2009年在3个地区所采集的烟粉虱全部为Q型,而在2004年这3个基地发生为害的烟粉虱全部为B型,表明Q型烟粉虱已经取代了B型烟粉虱在这些地区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04.
Objective   Validation of a stimulation test for determining the steroidogenic capacity of the parrot testis. The major aim was to characterise testosterone secretion after injection of a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GnRHa), then use the test to investigate seasonal reproduction in the male cockatiel.
Procedure   A synthetic GnRHa (buserelin; 8.0 µg of peptide/kg bodyweight) was injected IM into male cockatiels (n = 7) and sulphur-crested cockatoos (n = 3) and serial blood samples collected at 0, 30, 60, 90 and 120 min after administration. Once validated, the technique was subsequently used to examine seasonal changes (23 months) in the testosterone profile of a captive cockatiel population.
Results   Injection of buserelin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testosterone concentration of cockatiel plasma, with maximal concentrations occurring at approximately 60 (1.33 ± 0.08 ng/mL) to 90 min (1.22 ± 0.08 ng/mL) after injection. Although no clear pattern of seasonal variation in testosterone secretion was detected in cockatiel plasma, samples taken 60 and 90 min after administration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ll seasons. Injection of buserelin in the sulphur-crested cockatoo also resulted in increased testosterone secretion, with maximal concentrations obtained after 90 min.
Conclusion   Buserelin can be used to obtain a reliable index of the prevailing testosterone capacity of the cockatiel and cockatoo testis. With further studies, this test may be incorporated into clinical assessment of reproductive status.  相似文献   
105.
CIDR与GnRH诱导同期发情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观察CIDR与GnRH诱导同期发情的效果。[方法]本实验利用GnRH+PG+GnRH和CIDR+EB+P4+PG对荷斯坦奶牛进行同期发情。CIDR组:在奶牛发情周期的任意一天(发情当天除外),于奶牛阴道内放CIDR同时肌注2mgEB和50mgP4,人为诱导卵泡的发生,在放入CIDR的第8d肌注PG;应用GnRH组与CIDR组同步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肌注GnRH7d后肌注PG,2d后再次肌注GnRH。[结果]表明:利用CIDR与Gn—RH两种同期方法同期发情率、情期受胎率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在实际生产中,GnRH便于操作,且发情略高于CIDR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鲁西黄牛的繁殖性能,有必要对妊娠周期中生殖及相关激素的分泌规律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放射性免疫法对空怀期、妊娠3个月、妊娠6个月、围产期以及分娩后母牛血清中雌二醇、孕酮、催乳素、游离T3(甲状腺素)和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等激素浓度进行测定。[结果]随妊娠时间的延长,体重、胸围、腰角宽、尻长、髋宽和管围等体尺指标都逐渐增加,并且体重与游离T3含量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妊娠早期循环血液中雌二醇含量很低,到妊娠中期开始增长,围产期达到高峰。而孕酮分泌量在妊娠早期逐渐上升,妊娠中期稍有下降,到围产期时又逐渐增加并达到高峰。IGF-Ⅰ含量在整个妊娠周期中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催乳素含量在妊娠6个月以前增加不明显,直到围产期时分泌量开始迅速增加,分娩后持续上升。[结论]通过对鲁西黄牛妊娠周期血清生殖及相关激素的检测,为以后进一步提高其繁殖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7.
为建立一种定量检测禽呼肠孤病毒δC和8NS基因的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针对δC、δNS基因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同时选择了1对内参基因B—actin引物,将常规PCR扩增的片段分别连接到pMD18-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经筛选、鉴定纯化后,梯度倍比稀释作为标准品,用于构建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δC、δNS基因及内参基因β—actin的标准曲线。结果表明,建立的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在0.99以上;最小检出量为10拷贝/μL的阳性标准品,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能够校正抽提样品中细胞数量不均带来的差异。可见,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能满足检测微量样品中禽呼肠孤病毒δC和δNS基因表达的要求,具有快速、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掌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受体在不同品种母牛垂体中的变化规律,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分别对广西沼泽型水牛、摩拉杂交水牛、荷斯坦奶牛、广西本地黄牛垂体中GnRH的分布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母牛垂体中均发现有呈棕黄色或黄褐色的GnRH阳性物质存在,经Image-Pro Plus 6.0软件统计发现,摩拉杂交母水牛的GnRH免疫阳性细胞较其他3个品种的大(P〈0.05),而平均光密度值介于荷斯坦母奶牛和广西本地母黄牛之间(P〉0.05)。在神经垂体中仅发现GnRH免疫阳性纤维,而未发现GnRH免疫阳性细胞;在腺垂体远侧部的细胞均呈GnRH免疫反应阳性,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腺垂体远侧部嫌色细胞和嗜色细胞胞质内。说明GnRH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可能是直接通过神经调节,而神经垂体可能只是GnRH调节过程的通路。  相似文献   
109.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检测油菜菌核病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通量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建立检测和监测油菜菌核病菌群体数量的方法。利用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的茁-微管蛋白基因内含子序列的特异性,设计引物对SclSF (5'-CTCAAATCTCCGAAAGTT -3') / SclAF (5'-TGCAGACGGGTAATATG -3'),建立和优化了SYBR Green 玉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体系。结果表明,该引物对能够从8种所测试的十字花科植物常见病原真菌中特异性扩增出油菜菌核病菌;所建立的实时定量PCR 技术可应用于油菜病叶和病茎中菌核病菌的早期检测及菌核病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10.
本研究克隆了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台湾稻螟(Cauricilius)、芦苞螟(C.luteellus)、甘蔗条螟(C.sac-chariphagus)、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甘蔗红尾白螟(Scirpophaga ex-cerptalis)、黄纹髓草螟(Calamotrophapaludella)、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 eralis)、棘禾草螟(Chilo hyrax)和稻蛀茎夜蛾(Sesamia in.erens)11种常见蛀茎害虫102个个体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显示:该COⅠ基因片段长为709 bp,序列都未发生缺失或插入现象,碱基颠换率(55.42%)高于转换率(44.58%);种间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140(0.088~0.179),种内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004(0~0.015),两者之间没有重叠区域;聚类分析表明,不同种蛀茎害虫分别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分支自展值均为100%.研究结果表明该COⅠ基因序列具有适宜的变异信息,种内相对保守,种间变异显著,适用于蛀茎害虫的物种识别,并为开发蛀茎害虫DNA条形码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