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明确武汉、荆州、孝感、随州、武穴5个棉花主产区烟粉虱生物型组成。[方法] 通过以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I, mtCOI)为基础的PCR RFLP和基因测序的方法,鉴定湖北5个棉花主产区烟粉虱地理种群的生物型组成,并分析5个地理种群与其他省种群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 Q型烟粉虱为湖北省棉花主产区的优势种群,而武汉温室种群则均为B型烟粉虱,土著生物型ZHJ1型在大田中略有分布;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湖北省棉花主产区B型和Q型烟粉虱种群均与中国其他多个省的烟粉虱种群亲缘关系较近。[结论] 本文研究结果可以为湖北省5个棉花主产区烟粉虱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江苏地区Q型烟粉虱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入侵来源,基于mt DNA COI基因序列,对2010、2011年采自江苏13个市的Q型烟粉虱种群进行了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江苏地区Q型烟粉虱有4个单倍型,分别为单倍型Q1、Q2、Q3、Q4,不同单倍型的分布和发生频率不同,其中单倍型Q2是13个地理种群的共享单倍型,2010、2011年的发生频率均超过50%;单倍型Q1和Q3分别是部分地理种群的共享单倍型,发生频率较低;单倍型Q4仅在扬州种群中出现,发生频率最低;单倍型Q1和Q3亲缘关系较近,单倍型Q2和Q4亲缘关系较近,表明各地理种群间既有一定的基因交流,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江苏地区的Q型烟粉虱可能来源于西部地中海地区,与日本的Q型烟粉虱具有相同的入侵来源。  相似文献   

3.
烟粉虱Q型与B型种群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并含有许多生物型。其中,烟粉虱Q型和B型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深入的两种生物型。近20年来,烟粉虱B型传入世界各地并暴发成灾,被视为入侵性最强的生物型。相对于烟粉虱B型,烟粉虱Q型是近年来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一种新的生物型。在介绍烟粉虱Q型与B型系统发育关系以及基因交流的基础上,着重论述这两种生物型的种群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以期揭示烟粉虱Q型与B型的成功入侵机制,并为其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B型、Q型烟粉虱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包括多种生物型,其中危害最大的B型和Q型烟粉虱已经先后入侵我国,并在一些混合发生地区出现了Q型烟粉虱取代B型烟粉虱成为优势害虫的现象.温度是影响昆虫种群发展和种间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讨温度对B型和Q型烟粉虱种群发展及种间竞争的影响,作者对两者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产卵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山东寿光地区Q型烟粉虱对番茄褪绿病毒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山东寿光地区Q型烟粉虱对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 CV)感病流行的影响及其传毒特性,于2014年调查了该地区设施番茄上烟粉虱种群动态与To CV发病情况,利用特异引物对烟粉虱体内To CV进行了RT-PCR检测;并在室内测定了带毒Q型烟粉虱取食时间和种群数量对To CV感病株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番茄发病植株上采集的烟粉虱种群体内可检测到To CV;春茬番茄To CV发病株率随烟粉虱种群数量增加而逐渐升高,4—6月是To CV发生高峰期,6月22日发病株率达100%;秋茬番茄烟粉虱种群数量从10月下旬明显下降,而To CV发病株率升高,11月12日发病株率达100%;室内试验表明,To CV感病株率随着带毒Q型烟粉虱数量与取食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升高。研究表明,Q型烟粉虱能有效传播To CV,且其种群数量对To CV发病株率存在显著影响,可通过防控烟粉虱以控制To CV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近10年我国烟粉虱发生为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褚栋  张友军 《植物保护》2018,44(5):51-55
烟粉虱是我国重要农业害虫,近10年来我国烟粉虱发生为害呈现以下特点:烟粉虱的优势生物型/隐种由B型更替为Q型;传播植物病毒(如黄化曲叶病毒、番茄褪绿病毒)成为了烟粉虱重要的为害方式;烟粉虱抗药性问题逐渐突出;化学农药尤其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广泛使用是Q型烟粉虱取代B型烟粉虱的关键因素。烟粉虱的综合防控措施日益完善,抗药性治理与非化学防控措施受到重视,但是依靠农药的现状并未完全改变。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我国烟粉虱的发生为害及防治方面的概况,探讨了今后烟粉虱防控方面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2006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发现Q型烟粉虱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到11月间?,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疫人员在对“2006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进境花卉进行检疫监管期间,在园区内及附近的一串红、甘薯等植物上发现粉虱类害虫,寄主植物受害严重。实验室内初步鉴定为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rmadius)。为进一步了解烟粉虱的来源及其生物型,作者利用细胞色素氧化酶i(c01)基因作为分子标记,通过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所采烟粉虱种群的生物型。该烟粉虱COI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EF608148)与我国云南Q型、浙江Q型和摩洛哥Q型烟粉虱的相应碱基序列具有极高的同源性,相似度达99%: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序列与上述Q型烟粉虱序列形成单系(monphyletie)。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烟粉虱Bemisia tabaci取食感染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番茄植株后,其体内的芳香基硫酸酯酶B基因(arylsulfatase B,ARSB)是否能够做出应答反应,基于Q型烟粉虱基因组数据克隆得到ARSB基因cDNA全长,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ARSB基因在Q型烟粉虱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及携带TYLCV前后的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Q型烟粉虱ARSB基因的cDNA全长为1 731 bp,编码57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4.89 kD,具有ARSB的保守结构域。ARSB基因在Q型烟粉虱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卵期表达量最高,成虫期表达量最低;该基因在Q型烟粉虱头胸部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腹部;Q型烟粉虱获取TYLCV 72 h后其体内ARSB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表明ARSB基因在Q型烟粉虱不同龄期、不同组织内存在差异表达,并可能参与Q型烟粉虱对TYLCV的响应和传毒过程。  相似文献   

9.
B型和Q型烟粉虱成虫经高、低温暴露后的存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B型和Q型烟粉虱成虫经过高、低温暴露后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2种生物型烟粉虱成虫对高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45℃下暴露1 h,部分成虫仍能存活;B型和Q型烟粉虱成虫在2~5℃下暴露1~8 d后存活率迅速下降,成虫在2℃下暴露4 d或在5℃下暴露8 d后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B型和Q型烟粉虱的吡虫啉或吡丙醚的抗、感品系进行16SrRNA细菌多样性测序分析,以明确内共生菌的种类和数量与烟粉虱生物型和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Candidatus Nitrososphaera、Bacillus、Sphingobium只在Q型烟粉虱中存在,而Candidatus Hamiltonella、Lactobacillus、Helicobacter等只在B型烟粉虱中存在,说明这些内共生菌可能与烟粉虱B、Q两种生物型的分化有关;内共生菌Rickettsia、Candidatus Portiera、Candidatus Hamiltonella、S24-7、Prevotella等在烟粉虱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抗性品系中明显多于敏感品系,其可能与烟粉虱对吡虫啉的抗性有关;在对保幼激素类似物杀虫剂吡丙醚的抗性品系中,Candidatus Hamiltonella-OTU7、Candidatus Portiera-OTU5、Candidatus Portiera-OTU190、Rickettsia-OTU4、Rickettsia-OTU2的数量明显多于敏感品系,说明这些内共生菌可能与烟粉虱对该类药物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6种杀虫剂对Q型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及抗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试了6种常用杀虫剂对黄瓜上Q型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并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以确定Q型烟粉虱对不同药剂的抗性。结果表明,施药后第3天,阿维菌素防治效果达78.8%,其次为苦参&;#8226;内酯,防效达65.1%,其他药剂防效低于45%;施药7d后,6种供试杀虫剂防效均下降到45%以下,且药剂间的差异不显著。毒力测定显示,Q型烟粉虱对6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且抗性水平高于B型。其中,Q型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抗性倍数47.69)显著高于B型(抗性倍数7.19);对阿维菌素抗性则相对较低,抗性指数仅为4.40;对苦参碱、啶虫脒和吡虫啉的抗性居中(抗性倍数4.57~9.44)。  相似文献   

12.
B型烟粉虱对12个大豆品种的选择及适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度(26±1)℃、湿度60%~70%、光周期L∥D=14h∥10h的试验条件下,研究了B型烟粉虱对12个大豆品种的选择性以及这些品种对其生长发育、繁殖、存活和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B型烟粉虱对12个大豆品种的选择性有明显差异,其中对3618-4和浙春3号有很强的选择性,而对辽鲜1号的选择性最弱;此外,B型烟粉虱在不同大豆品种上的适生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3618-4和浙春3号上的生存和繁殖适合性最高,即抗虫性最弱,而在辽鲜1号和5702上的生存和繁殖适合性最低,即抗虫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
棉田间作蔬菜防治B型烟粉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室内用"Y"形嗅觉仪以棉花为对照测定了B型烟粉虱对6种蔬菜的选择性,不同蔬菜对B型烟粉虱诱集率的大小为:菜豆花生茴香芫荽芹菜韭菜。除了烟粉虱对菜豆的选择系数为正值外,烟粉虱对其他几种蔬菜的选择系数均为负值。6种蔬菜与棉花间作,结果表明:间作棉花上的烟粉虱成虫数量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除了间作菜豆棉花上的烟粉虱成虫数量比对照增加外,间作花生、茴香、芫荽、芹菜、韭菜的棉花上烟粉虱成虫数量比对照均减少。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控制日光温室番茄褪绿病毒病,于2014—2015年通过RT-PCR检测方法研究了济南市日光温室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的发生规律、其与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种群动态的关系及防虫网对该病毒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春季日光温室番茄植株上Q型烟粉虱成虫数量呈增长趋势,5月下旬最高达到0.10头/叶,秋季日光温室番茄植株上Q型烟粉虱成虫数量9月上旬达最高7.42头/叶,后逐渐下降;日光温室Q型烟粉虱带毒率随着定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之后维持相对稳定状态,即春季为20.00%~24.14%,秋季为30.00%~40.00%。日光温室ToCV发生与Q型烟粉虱成虫数量和带毒率密切相关,春季番茄最高发病率为12.00%;秋季番茄植株最高发病率为93.02%。番茄育苗和生长期用100目防虫网隔离可显著降低番茄植株带毒率。因此,秋季是日光温室ToCV防控关键期,覆盖防虫网阻隔烟粉虱可有效防治ToCV,推荐在日光温室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明确不同温度锻炼对高温胁迫下Q型烟粉虱存活及生殖的影响。[方法] 将Q型烟粉虱成虫在45 ℃下暴露1 h直接进行高温胁迫,及温度锻炼后再胁迫,即在不同温度(10、33、39 ℃)下暴露0.5 h,再45 ℃处理1 h,然后在26 ℃条件下饲养,观察其存活率、寿命及产卵量。 [结果] 在产卵量无明显变化时,低温锻炼后雌雄虫寿命缩短,以存活率升高的方式维持其种群。高温锻炼后存活率降低,以延长雌虫寿命的方式,使其种群数量维持在一定水平。[结论] 不同温度锻炼后,Q型烟粉虱的种群动态与存活率、寿命、产卵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权衡。  相似文献   

16.
不同寄主种群B型烟粉虱体内营养和成虫体长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以黄瓜、番茄、棉花及甘蓝4种不同植物为寄主对B型烟粉虱体内主要营养物质及成虫体长的影响。[方法] 以长期隔离饲养的4个B型烟粉虱寄主种群为材料,测定不同寄主种群身体含水量、总糖、总脂、总蛋白及成虫体长,比较不同种群上述各项指标的差异。 [结果] 4个不同寄主种群B型烟粉虱体内总糖和总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而含水量和总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总糖含量以棉花种群最高,占干重的9.62%;而黄瓜种群总糖含量最低,占干重的6.15%。总脂肪含量以棉花种群最高,占干重的49.57%;而番茄种群仅占干重的34.96%,含量最低。不同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成虫的体长影响显著。雌成虫体长变化表现为:黄瓜种群>番茄种群>棉花种群>甘蓝种群;而雄虫体长变化为: 黄瓜种群>棉花种群>甘蓝种群>番茄种群。[结论] 不同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体内总糖、总脂含量及成虫体长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biotype B and the greenhouse whitefly,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 have become serious pests of cotton and vegetable crops in China since the early 1990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B. tabaci have broken out more frequently and widely than have T. vaporariorum. The B. tabaci biotype B has also developed higher resistance to several insecticides. Here, the effects of four different host plants on the insecticide susceptibility of B. tabaci biotype B and T. vaporariorum have been compared. The LC(50) values of imidacloprid, abamectin, deltamethrin and omethoate in T. vaporariorum reared on cucumb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B. tabaci (the LC(50) values in T. vaporariorum were respectively 3.13, 2.63, 2.78 and 6.67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in B. tabaci). On the other hand, the B. tabaci population reared on cotton was more tolerant to all four insecticides tested than the T. vaporariorum population from the same host, especially to abamectin (up to 8.4-fold). The effects of the four host plants on the activity of carboxylesterase (CarE) in B. tabaci biotype B and T. vaporariorum were also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the CarE activity of B. tabaci and T. vaporariorum varied depending on the host plants, the B. tabaci population possessed significantly higher CarE activity than the T. vaporariorum population reared on the same host plant. This was especially so on cucumber and cotton, where the CarE activities of the B. tabaci population were over 1.6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of T. varporariorum. The frequency profiles for this activity in B. tabaci and T. vaporariorum populations reared on same host plant were apparently differ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