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甘薯天蛾幼虫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合理开发利用甘薯天蛾,研究了甘薯天蛾幼虫的生物学特性,包括不同龄期幼虫的历期、体长、取食量、有效积温、发育起点温度及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甘薯天蛾幼虫共有5个龄期且龄期数不受温度、饲料的影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发育的幼虫,幼虫体色会出现分化;此外,还测定了虫体营养物质的含量,其中虫体铅含量为1.125g/kg,超过了FAO/WHO规定的食品中铅含量的上限,认为该虫不宜直接作为饲用和食用昆虫.  相似文献   
2.
实验通过对浏阳市4个农场2种生产模式8种蔬菜3年的经济(生产成本、投入产出比等)和环境(碳排放量、碳足迹)指标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有机生产模式的投入产出比和碳足迹分别为无公害生产的18.5%和87.4%;(2)肥料和电耗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分别占碳排放总量的58.76%和16.67%;(3)碳排放量和碳足迹都与N肥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即施用的N肥越多,碳排放量就越多,碳足迹也越大;(4)有机模式下,有机肥用量达到122 352 kg·hm~(-2)时,作物产量最大;而无公害模式下,农用化学品投入20 103元·hm~(-2)时,叶菜产量最大。因此,要保障蔬菜增产丰收,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碳排放量,其主要出路在于推广有机模式,增施有机肥,减少无机N肥和其他农用化学品的使用,建立节水灌溉体系以节约用电量。  相似文献   
3.
夏秋豇豆斜纹夜蛾发生规律调查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在浏阳市沿溪镇对夏秋豇豆田间斜纹夜蛾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豇豆上斜纹夜蛾的盛发期在7、8、9三个月,其发生高峰在7月25日-8月9日,9月13—23日。药剂防治应在7月25日开始,每5—7d喷一次,连续防治3—4次。  相似文献   
4.
肥料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农业碳排放的主要因子之一。研究基于减少单位产量碳足迹,探讨主要肥料的合理用量。对浏阳4个合作社中黄瓜、苦瓜、豆角、莴笋、苋菜、茄子等8种蔬菜生产进行3年定点调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每季蔬菜生产氮肥、磷肥、钾肥、厩肥施用量依次为:0、327.2、0、48936 kg/hm2,可使单位产量碳足迹减少85.85%,产量提高24.11%。因此,浏阳发展高效低碳蔬菜种植产业关键施肥技术在于减少氮肥与钾肥的使用,控制磷肥的用量,增施厩肥。  相似文献   
5.
应用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数据拟合了豆蚜Aphiscraccivora种群动态的Leslie矩阵模型.模型考虑了温度和湿度对种群的影响,用该模型模拟特定条件下豆蚜未来种群的数量和年龄分布,可靠率达70%.  相似文献   
6.
产虫茶昆虫——米缟螟各虫态发育历期与温湿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三叶海棠作饲料,研究了产虫茶昆虫-米缟螟各虫态发育历期与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虫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依次为:卵17.8℃,93.8日度;幼虫9.3℃,1218.9日度;蛹122.℃,212.6日度;成虫产卵前期21.7℃,9.0日度。当温度达到35℃时,卵、幼虫、蛹都不能存活,当湿度低于55%,幼虫不发育,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的11种烟草夜蛾HeLiothisassulta性引诱剂合成样品中,以B,D,E3种诱蛾效果最优,A,C,F次之,G,H,I,J,K较差;在同一时期内不同样品间或不同区组间的诱娥高峰日无显著差异;诱娥高峰日与累计蛾量达50%的日期之间也无明显差异.本文还研究了诱蛾高峰日的蛾量与总诱蛾量的回归关系及诱蛾高峰日与下一代卵孵化高峰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烟田烟蚜的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1991年,用8种杀虫剂在大田和室内进行了防治烟蚜的试验.结果表明,30%乙酰甲胺磷(600ppm),2.5%溴氰菊酯(12.5ppm),50%甲胺磷(1000 ppm)和50%抗蚜威(166.7ppm),田间防治效果均达90%~100%,其残效期为6~10d.雨天防治效果,则乙酰甲胺磷和甲胺磷明显优于其它药剂.但甲胺磷为剧毒农药,一般应禁止在烟地使用,必要时至多在烟苗移栽初期使用1次.25%杀虫双(1250ppm)、5%氯氰菊酯(33.3ppm)和20%杀灭菊酯(100ppm)的平均防治效果均低于70%,故应尽量避免使用.各种农药在烟田对烟叶产生药害的最小浓度(ppm)为甲胺磷7374.8,乙酰甲胺磷6000.0,杀虫双3962.0,溴氰菊酯66.9,氯氰菊酯267.5,杀灭菊酯802.6.  相似文献   
9.
用三叶海棠作饲料,研究了产虫茶昆虫-米缟螟各虫态发育历期与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虫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依次为:卵17.8℃,93.8日度;幼虫9.3℃,1218.9日度;蛹12.2℃,212.6日度;成虫产卵前期21.7℃,9.0日度。当温度达到35℃时,卵、幼虫、蛹都不能存活,当湿度低于55%时,幼虫不发育,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10.
1990年在深圳市茂隆菜场,初步查明十字花科蔬菜害虫有25种,明确了主要种和次要种。简述了几种主要害虫的发生情况,重点分析了菜蛾发生严重的原因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并从实践上总结了综合防治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