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8篇
  免费   523篇
  国内免费   587篇
林业   663篇
农学   602篇
基础科学   359篇
  1289篇
综合类   4240篇
农作物   396篇
水产渔业   486篇
畜牧兽医   1141篇
园艺   314篇
植物保护   34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320篇
  2020年   369篇
  2019年   390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371篇
  2016年   478篇
  2015年   497篇
  2014年   589篇
  2013年   536篇
  2012年   698篇
  2011年   736篇
  2010年   553篇
  2009年   523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505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对虾的免疫机制及其疾病预防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虾的细胞免疫中血细胞是主要的作用因素,而体液免疫是血淋巴中的一些酶和调节因子,机体还可以被诱导产生特殊的免疫保护反应.应用免疫增强剂、疫苗和基因工程技术为预防对虾病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就对虾的免疫机制和疾病预防策略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2.
该研究揭示了类开菲尔粒发酵乳酸度受发酵条件影响的主次顺序分别为时间、温度、接种量;乙酸、乳酸含量受发酵条件影响的主次顺序分别为温度、时间、接种量;甲酸含量受发酵条件影响的主次顺序分别为温度、接种量、时间。1:10接种、37℃条件下发酵16小时产酸量较高.  相似文献   
23.
木耳漆酶高产菌株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运用不同检测方法对木耳属中的三个种的 2 7个菌株的产过氧化物酶、漆酶能力的检测 ,筛选得到一漆酶高产菌株毛木耳 (Auriculariapolytricha)AP4。并且对AP4的产漆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摇瓶实验产漆酶的最佳培养基的成分为 :碳源羧甲基纤维素(CMC) 5g/L ,氮源NH4NO3 L -天冬酰胺 (L -As paragine) 2 4mmol/L ,培养基的初始pH4 0 ,培养温度2 5℃。  相似文献   
24.
稻曲病侵染时期和流行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期接种试验的结果表明,稻曲病对水稻的侵染时期,主要在孕穗末期至破口期,病菌侵入籽粒在水稻开花前。3a的系统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说明,水稻穗期最高气温>32℃的天数少,降雨量大,有利病菌的侵入和发展流行,品种间抗(耐)病性差异显著。近年来稻曲病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单季晚稻的大面积种植,穗期气候条件适宜病害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25.
LI Shu-guo  ZENG Qiu-tang 《园艺学报》2004,20(12):2232-2235
AIM: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secretion of VEGF and its receptor (flt-1 or flk-1/KDR) protein by cultured bovine thoracic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 treated with various insulin concentrations. METHODS: Endothelial cells was isolated from bovine thoracic aorta, and cultured in serum-free medium, then incubated with different insulin concentrations (30 mU/L, 300 mU/L, 3 000 mU/L). The level of VEGF and its receptor (flt-1 or flk-1/KDR) protein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SULTS: As compared with no insulin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VEGF protein in low insulin concentration (30 mU/L and 300 mU/L)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1). The expression of VEGF protein in high insulin concentration (3 000 mU/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Howerer, no difference of the expression of VEGF receptor (flt-1 or flk-1/KDR) protein among all groups (P>0.05) was observed. CONCLUSION: Low concentration insulin up-regulates the VEGF protein expression while high concentration insulin down-regulates the VEGF protein expression in bovine thoracic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 but insulin had no directly effect on the VEGF receptor (flt-1 or flk-1/KDR) protein expression in bovine thoracic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  相似文献   
26.
During 1997–2000 the virulence vari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virulence phenotypes of Bremia lactucae (lettuce downy mildew) in natural populations of Lactuca serriola (prickly lettuce) were studied. Altogether 139 isolates of B. lactucae originating from the Czech Republic, France and Germany were examined for the presence of 27 virulence factors (v-factors) and their combinations. In the Czech population, 37 different v-phenotypes (P1–P37) of B. lactucae were found to occur on L. serriola . Most v-phenotyp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v-factors that match resistance ( Dm genes/R-factors) carried by L. serriola . A wide diversity of v-phenotypes was recorded every year, but most were rare and did not reappear in other populations of B. lactucae . The three v-phenotypes P21, P28 and P29 were most frequent and widely distributed. There was variation both between spatially isolated populations and within populations of the pathogen. Geographic differences in virulence were found for the southern parts of Moravia, where the phenotypic composition of pathogen populations wa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remaining part of the area investigated. However, some populations had v-phenotypes similar to those of spatially distant populations in Moravia.  相似文献   
27.
三江源区土壤侵蚀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巍  刘璐璐  吴丹 《草业学报》2018,27(6):10-22
采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RUSLE)对三江源区1997-2012年的土壤侵蚀模数和土壤侵蚀量进行定量模拟,并对其生态工程实施前、后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采用空间叠加法分析降雨侵蚀力及植被覆盖度对土壤侵蚀状况的影响,利用模型参数控制法对气候变化和生态工程对土壤侵蚀变化的贡献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生态工程实施后,三江源区土壤侵蚀增加的趋势尚未得到遏制,多年平均年土壤侵蚀模数和侵蚀量较工程实施前增加6.5%,但局部地区土壤侵蚀状况有所好转,约占总面积的45%;2)长江流域在工程实施后的土壤侵蚀量与工程实施前基本持衡;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量增加明显,增幅超过45%;澜沧江流域土壤侵蚀量有所下降,降幅为9.8%;3)降水增强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的贡献率达到180%,植被恢复对土壤侵蚀变化的贡献率为-80%。全面遏制三江源区土壤侵蚀增加趋势,仍需持续努力。  相似文献   
28.
牛体尺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体尺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评价品种优劣及生产性能的高低。本文对影响牛体尺的因素做一综述,并从体尺与估测体重、屠宰性能、种公牛繁殖性能、奶牛产奶性能4个方面概述牛体尺应用情况,以期为今后生产中评估牛的肉用经济价值、群遗传选育、改善群体繁殖性能和提高生产性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29.
基于冗余分析的高寒草原土壤与草地退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寒草原退化草地设置研究样地,观测植物群落特征、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依据数量生态学基本原理,探讨高寒草原退化草地与土壤因子间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退化程度样地沿冗余分析排序图第一排序轴分布,第一排序轴反映草地退化程度的变化;草地植物群落中与第一排序轴负相关且按相关程度大小排序的指标为盖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第一、第二排序轴能够解释97.1%的土壤因子与草地退化关系;土壤沙砾、p H与第一排序轴正相关,土壤有机碳、土壤含水量、容重、全氮、有效氮与第一排序轴负相关;第一排序轴及所有排序轴所反映的土壤因子均与草地退化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不同土壤因子与草地退化之间相关程度不同,土壤有机碳(r=-0.890)、土壤含水量(r=-0.864)、容重(r=-0.847)、全氮(r=-0.836)、有效氮(r=-0.821)等与高寒草原退化相关程度更高且相关关系极显著(P<0.01)。利用退化草地群落特征和土壤因子数据矩阵进行冗余分析能够较好地综合反映土壤因子与草地退化之间的关系及相关程度,土壤有机碳、土壤含水量、容重、全氮、有效氮是反映高寒草原退化的重要土壤指标。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分析澜沧江下游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规律和驱动机制,为该流域及流经国家的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05,2010,2015和2018年4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景观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方法评价流域景观生态安全,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明确城市、道路、河流、高程、坡度、气温和降水等因素对景观生态安全的驱动作用。[结果] ①2005—2018年,澜沧江下游流域的整体景观生态安全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其中,北部和中西部景观生态安全较差,东部、南部和东南部较好,但也有恶化趋势;②各景观类型中,景观生态安全度从大到小为:水域 > 林地 > 草地 > 耕地 > 建设用地 > 裸地。其中,林地和草地的景观生态安全度存在波动,耕地和水域的景观生态安全度一直上升,而建设用地和裸地的景观生态安全度持续下降;③距城市距离、距道路距离、气温和降水等社会和气象因素对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的驱动作用最强,距河流距离也对景观生态安全的时空变化有一定解释作用,而高程和坡度等地形因素并非澜沧江下游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论] 应尽量降低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负荷,积极发挥气象因素对生态安全的正向效应,促进澜沧江下游流域的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