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85篇
农学   54篇
  21篇
综合类   387篇
农作物   8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不同来源铁皮石斛不同部位生物碱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喜雨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41-12442
[目的]分析铁皮石斛组培苗、野生植株和栽培植株中生物碱的含量及分布规律。[方法]通过绘制石斛碱标准曲线,对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不同采收阶段以及不同干燥方法测定的生物碱含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结果]铁皮石斛的生物碱含量,茎上段〉叶≈根〉茎中段≈茎下段;石斛的生物碱含量,1年生≥2年生≥野生型;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铁皮石斛中的总石斛碱含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茎上段的石斛碱含量经过自然晒干处理后比杀青烘干处理的提高了23.18%~41.49%,根部的石斛碱含量也提高了8.82%~16.20%,而茎中下段和叶等其他部位的生物碱含量则下降。[结论]铁皮石斛的组培苗和栽培株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且除茎之外,其叶和根也有一定的研究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筛选铁皮石斛离体培养开花诱导的适宜激素因子。[方法]采用铁皮石斛茎段离体培养的试管苗为试验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单因子激素处理(PP333、TDZ的不同浓度梯度)和多因子激素处理(PP333、TDZ、6-BA以及NAA的不同组合)的比较试验,研究激素因子对铁皮石斛离体培养开花诱导的效应。[结果]单因子激素处理中,PP333、TDZ的适宜浓度和其诱导的花芽形成率分别为0.2 mg/L和8.5%、0.06 mg/L和15.5%;多因子激素处理对开花诱导的效应依次为:PP333+6-BA+NAA+TDZ组合处理〉PP333+6-BA+NAA组合处理〉PP333+6-BA组合处理和PP333+NAA组合处理;适宜的激素组合为PP3330.3 mg/L+6-BA 0.5 mg/L+NAA 0.5mg/L+TDZ 0.06 mg/L,其花芽形成率和花开放率高达80.4%和90.3%。[结论]PP333和TDZ对铁皮石斛离体培养开花诱导具有重要影响,TDZ的效应大于PP333。适宜的TDZ浓度与其他激素的合理配比,有利于花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5种石斛组培苗栽培试验和生物学性状观测,了解不同石斛组培苗生长发育规律,为制定人工栽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了密花石斛花粉不同保存方法下的花粉寿命,并对密花石斛花粉的超低温保存技术程序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1)密花石斛花粉采用室温((27±2)℃)、冷藏(4℃)、冷冻(-20℃)保存,花粉寿命分别为5、23、17 d,超低温保存(-196℃)的花粉120 d后仍可检测到花粉萌发,且萌发率与新鲜花粉相同,超低温保存方法至少可以保存密花石斛花粉4个月;2)密花石斛花粉超低温保存的程序为新鲜花粉(含水量43.26%)直接投入液氮(LN)保存,需用时采用室温、自来水或水浴化冻即可。   相似文献   
105.
中途添加不同浓度蔗糖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皮石斛类原球茎为材料,研究了在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积累的影响,初步探讨中途补料对石斛原球茎多糖积累及培养液中蔗糖消耗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培养第20d添加5g/L蔗糖对原球茎多糖积累最为有利,干重量及多糖含量、多糖产量最高,分别为16.02g/L、300mg/g、4805.85mg/L,且在整个培养过程,蔗糖的利用率最高,原球茎的活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6.
铁皮石斛规模化种植关键技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草药材,因其繁殖率低、生长缓慢,难以实现规模化种植。作者通过为期8年的试验攻关,总结出铁皮石斛规模化种植各个阶段的关键技术:注重道地优异种质的鉴定与选择,以红皮居群或软脚类型为主;选择野生种质果实种子作组培外植体,继代增殖控制在6~8代以内;强化组培苗瓶中炼苗适应及出瓶假植驯化,培育壮苗;选择适宜的栽培方式和基质配方,移栽定植于每年3~5月或7~8月进行,大棚栽植密度为52.5万~60.0万丛/ha;科学肥水管理,及时摘除花芽,适时采收,合理加工。  相似文献   
107.
石斛兰dfr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氢黄酮醇4 - 还原酶(DFR) 在不同花色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利用RT-PCR方法从石斛兰中克隆出dfr基因, 并命名为Dendfr。该序列全长1 164 bp, 编码35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 DenDFR与3种兰科植物的DFR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81% ~86% , 与其他非兰科植物的DFR氨基酸同源性在56% ~72%之间。在Den DFR N - 末端存在一个保守的NADP结合区, 序列中存在26个氨基酸组成的底物特异结合区, 其中134位氨基酸处存在特异的天冬酰胺N位点。将Dendfr的编码区克隆到pQE30载体中,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该蛋白, 为进一步研究石斛兰花色形成机制及花色改良基因工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8.
试验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条件对石斛兰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可以提高原生质体的产量,石斛兰叶片原生质体分离最佳预处理方法为:12 h黑暗条件萎蔫处理,0.4mmol/L CaCl2浸泡16 h,0.5 mol/L甘露醇浸泡16 h。  相似文献   
109.
铁皮石斛原球茎诱导与增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铁皮石斛嫩茎为外植体,采用幼嫩茎段→原球茎诱导→原球茎增殖途径,通过单因子、双因子以及正交试验诱导原球茎。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灭菌条件为:70%酒精浸泡3s后,0.1%升汞溶液中浸泡8min,诱导铁皮石斛原球茎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5mg/L+ 2,4-D1.0 mg/L,原球茎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3mg/L。  相似文献   
110.
研究茄病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的致病性。试验组通过穿刺接种将茄病镰孢菌菌悬液接种于铁皮石斛组培苗及成苗的根部和叶片,植物发病后从病变植株中分离致病菌,并结合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正常对照组接种无菌水。对照组的铁皮石斛正常生长,试验组的铁皮石斛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病原菌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显示为茄病镰孢菌。茄病镰孢菌对铁皮石斛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