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茄病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的致病性。试验组通过穿刺接种将茄病镰孢菌菌悬液接种于铁皮石斛组培苗及成苗的根部和叶片,植物发病后从病变植株中分离致病菌,并结合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正常对照组接种无菌水。对照组的铁皮石斛正常生长,试验组的铁皮石斛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病原菌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显示为茄病镰孢菌。茄病镰孢菌对铁皮石斛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2.
缓控释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缓控释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实现水稻高产高效,该文总结了国内有关缓控释肥在水田的研究与应用文献资料,介绍了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缓控释肥与等养分含量常规化肥相比,均表现出不同程度增产、增效。并且展望了缓控释肥在水稻上应用前景,大力推广缓控释肥和水稻专用肥对农业生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高山水体由于其所处的海拔较高,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并且由于其分布格局等基础信息的缺失,导致目前高山水体各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缺乏,本文将初步探索高山水体研究的意义和保护价值,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运用Google Earth和ArcGIS等软件,对24°39'51″~29°14'59″N和98°07'55″~101°30'44″E、总面积88 632 km2的滇西北地区976个天然湖泊海拔、水面面积等信息进行收集,并主要针对该区域水面面积小于0.1 km~2的水体数量及其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新定义水面面积小于0.1 km2的水体为微水体。结果表明,滇西北地区共有微水体942个,占天然湖泊数量的96.5%,平均面积10 283.1 m~2,总面积9.7 km~2,占整个滇西北地区总面积的0.01%,占整个滇西北地区天然湖泊面积的2.3%。滇西北地区微水体平均海拔3 987.9 m,密集分布于高山山脊附近,其海拔分布范围较大、中型湖泊更高且区间更广。尽管滇西北地区微水体总面积占区域总面积比例非常小,但其庞大的数量、广阔的流域面积和海拔分布格局,决定了高山微水体在本地区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稳定方面的贡献不容忽视;微水体的保护和治理成本要远远低于大型湖泊,且保护效益明显,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4.
研究高黎贡山南段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以更好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保护工作。2018年11月,调查了高黎贡山南段6条河流22个样点的物理生境、水质和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用河流水文指标、形态指标、河岸带指标、水质指标和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指标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单因子评价,并基于多项指标构建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共采集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95个分类单元、33 725头,稀有种(单个物种数量少于338头)81种、占比85.26%,EPT指数高于5的样点19个、占比86.36%,生物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水质状况整体较好,68.18%的样点水质为Ⅱ类水标准,其余样点水质均为Ⅲ类水标准;栖息地环境质量良好,QHEI平均得分为180.36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达到健康等级的样点占比为90.9%,河流生态系统整体处于健康状态,老窝河2个样点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类活动已对少数河段的健康状况造成了影响,主要是农牧业活动、河岸河床硬化、筑坝、取水等。建议对相关河段定期开展河流健康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河流及河岸带的生产和开发活动,减少非必要的渠道化,针对易受干扰河段建立缓冲区,保护河流水生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