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35篇
  免费   2393篇
  国内免费   4378篇
林业   5613篇
农学   5686篇
基础科学   5314篇
  3060篇
综合类   33509篇
农作物   3735篇
水产渔业   2324篇
畜牧兽医   21141篇
园艺   6055篇
植物保护   2269篇
  2024年   531篇
  2023年   1863篇
  2022年   1819篇
  2021年   2144篇
  2020年   2079篇
  2019年   2744篇
  2018年   1308篇
  2017年   2432篇
  2016年   2861篇
  2015年   2850篇
  2014年   3851篇
  2013年   3621篇
  2012年   4753篇
  2011年   5178篇
  2010年   4851篇
  2009年   5152篇
  2008年   5095篇
  2007年   4487篇
  2006年   4425篇
  2005年   3954篇
  2004年   3136篇
  2003年   2864篇
  2002年   2311篇
  2001年   2006篇
  2000年   1582篇
  1999年   1206篇
  1998年   1106篇
  1997年   1061篇
  1996年   1014篇
  1995年   1046篇
  1994年   1017篇
  1993年   823篇
  1992年   883篇
  1991年   831篇
  1990年   688篇
  1989年   576篇
  1988年   171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9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10篇
  1957年   8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籼型杂交糯稻糯优1号的产业化开发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7,(3):46-48
介绍了籼型杂交糯稻糯优1号在叙永县北部丘陵地区种植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和产业化开发成果,总结了籼型杂交糯稻糯优1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2.
《杂交水稻》2017,(6):41-43
针对川东北两熟制稻区季节性用水矛盾突出、传统的水稻育秧移栽方式劳力成本高和水稻前作油菜、小麦秸秆处置困难等问题,集成了一套以选用优良品种、油菜、小麦秸秆全量翻埋还田和水稻因水直播等为核心的油麦茬杂交稻节水省本高效生态栽培技术模式,取得了水稻省本增效、避旱节水和油菜、小麦秸秆轻简高效还田等效果。  相似文献   
63.
防滑系统在动车组运用中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避免动车组出现抱死甚至擦轮的风险,提高动车组运行安全。本文根据CRH380A滑系统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参数,进行防滑验证。该仿真模型的搭建,为防滑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兰芋1号是以从吉林收集的优良野生菊芋种质LZJ040为母本,通过对其自然结实种子的收获,并结合组培扩繁和田间产量表现,筛选出的抗旱高产菊芋新品种。出苗至收获生育期约160 d(天),属于晚熟品种,花序少,结实率为0,花期短,15 d(天)左右,整个生长过程基本为营养生长,株型紧凑,分枝较少,适合密植;块茎颜色呈浅棕色,干物质含量27.85%,菊糖含量639.5 g·kg~(-1),田间抗根腐病能力强于对照定芋1号,块茎产量高、大小均匀且集中,一般每667 m2产量可达3 300 kg以上,适合在甘肃中东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同类地区大规模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5.
【目的】PIN1基因通过调控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式在植物根系生长发育中发挥作用。对马尾松PmPIN1基因进行全长克隆和功能分析,有助于在分子水平揭示马尾松的生根机制。【方法】运用PCR和RACE技术成功克隆马尾松PmPIN1基因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PmPIN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并构建系统进化树;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分析PmPIN1基因在10年生马尾松幼根、1年生枝条、新叶、花中的表达量差异;利用农杆菌侵染法将PmPIN1基因转入烟草获得转基因植株,比较转基因烟草与转pCAMBIA-1302空白载体烟草之间的表型差异;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mPIN1-GFP荧光蛋白在转基因烟草根中的表达模式;酶联免疫法测定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的根、根茎结合处及叶中的生长素含量;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1-N-萘基邻氨甲酰苯甲酸(NPA)处理野生型与转基因烟草,分析烟草根、根茎结合处、叶中的生长素含量变化;利用PEG介导法将16318-hGFP-PmPIN1重组载体转化至拟南芥原生质体中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PmPIN1基因全长2914bp,包含2085bp的ORF,编码的蛋白由695个氨基酸组成,N端与C端均有膜运输蛋白。系统进化树显示马尾松与油松在发育树同一支上。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发现PmPIN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达到极显著,1年生枝条与幼根中表达量较高,花中最低。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获得的转基因烟草,较转空载烟草株高增长,生根量增加且根系变长。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得出转基因烟草根部中间有明显绿色荧光富集现象。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根、根茎结合处生长素含量高于野生型,且叶较根和根茎结合处减少。不同浓度NPA处理后,野生型烟草根中生长素含量变化达极显著,且生长素含量随NPA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处理浓度为10nmol·L~(-1)时,叶中生长素含量最高;处理浓度为2nmol·L~(-1)时,根茎结合处生长素含量增加较多。不同浓度NPA处理后,转基因烟草不同部位生长素含量变化均未达到极显著。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PmPIN1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膜上。【结论】马尾松PmPIN1与油松PIN1亲缘关系最近。PmPIN1属于膜蛋白。PmPIN1转基因烟草可能提高生长素由地上部位向地下部位的运输能力,减少NPA对生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表明PmPIN1可能调控生长素的极性运输;PmPIN1-GFP绿色荧光富集在根部中间部位,PmPIN1在幼根中表达量较高,转基因烟草较转空载植株发根量多,根长长。研究结果表明PmPIN1基因可能在根系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地表短波净辐射是许多全球、区域气候、水文、陆面过程模型中的重要参数,但运用遥感技术对地表短波净辐射精确实施监测一直是难点,希望构建具有一定泛化能力的高精度地表短波净辐射反演模型。【方法】利用大气传输模型MODTRAN模拟了大量复杂情况下的地表短波净辐射和通道辐射亮度。拟合地表短波净辐射与大气顶层观测值的非线性关系,分为两个步骤:(1)窄通道表观反射率向宽通道反照率转换;(2)利用大气顶层向上辐射通量与地表短波净辐射的非线性关系反演地表短波净辐射。构建完地表短波净辐射反演模型后,利用地表辐射观测网(SURFRAD)7个地面实测站点长时间序列数据,结合MODIS/AQUA遥感数据,对地表短波净辐射反演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反演模型构建过程中的步骤一结果表明,其偏差Bias为0,均方根误差RMSE为0.011,决定系数R2为0.997;步骤二的偏差Bias为0 W/m~2,均方根误差RMSE为7.29 W/m~2,决定系数R2为0.999。利用地面站点数据验证反演模型的结果表明,总体偏差Bias为-4.8 W/m~2,均方根误差RMSE为77.1 W/m~2,决定系数R2为0.9106,并且超70%样本的反演误差低于50 W/m~2。【结论】以MODIS/AQUA为驱动数据源,地表短波净辐射反演模型的构建精度和验证精度良好,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67.
68.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自然界中的捕食线虫性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种属区分,并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从土壤、粪便等材料中获得了2类活性较强的捕食线虫性菌株:即套捕型(hooping)捕食线虫性真菌和粘捕型(sticking)捕食线虫性真菌。主要的代表种类有3种。这些捕食线虫性真菌在捕食性结构分生孢子形态及某些生物学特性上有一定差异。套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ara)和梨形指环菌(Dactylaria pyriformis),它们以菌环、菌网作为捕食性结构(器官),以套捕方式杀灭线虫幼虫。梨形指环菌可产生多量厚垣孢子(chlamyalospore)。粘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纺锤隔指孢菌(Dactylella ellipsospora)。可形成菌结捕食线虫性结构,以粘捕的方式杀灭线虫幼虫。结果表明:捕食线虫性真菌在土壤和家畜粪便中的分离率是40.41%;此类菌适合于生存在阴暗、潮湿、富含腐植质的环境中。在温暖季节时,采用0.4g/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易于对其进行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69.
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M9905株VP1、VP2基因分别或同时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DUAL中,然后转化到DHIOBAC感受态细胞中与Bacmid杆状病毒穿梭载体进行转座重组,最后将重组子转染Sf9昆虫细胞,得到分别或同时含VP1、VP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BacVP1、rBacVP2及rBacVP1—2。PCR扩增结果证实VP1、VP2基因重组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SDS-PAGE电泳分析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VP1、VP2基因在重组病毒中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70.
改良型崇仁麻鸡的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改良型崇仁麻鸡的肉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后的崇仁麻鸡,不仅早期生长速度得到了较大提高,而且保持了崇仁麻鸡肉质优良的优点,并与优质型崇仁麻鸡的肉质指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