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5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19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33篇
植物保护   15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391.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人和动物感染及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为了解四川省山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健康带菌情况及其耐药性,采集了省内4个养殖场共32只山羊的鼻腔棉拭子样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共从11只羊的鼻腔棉拭子样本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4.4%。对临床分离株进行了苯唑西林、头孢西丁、万古霉素等11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72.7%,对其它抗菌药物没有耐药性,未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本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山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带菌情况较普遍,因此,应该规范屠宰过程的卫生操作,并进行严格监控,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  相似文献   
392.
采取RT-PCR方法对5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的S1基因进行序列扩增、测定及分析,应用DNAStar软件将这些分离毒株与中国常用疫苗毒株、国际上其它血清型的代表参考毒株分别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系统发生进化关系分析。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5株分离毒株与A2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近,与疫苗株H120和Ma5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393.
从葎草中检出复合侵染的多种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抗原直接包被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采自重庆近郊的34个葎草样品进行了主要病毒种类的检测。其中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 PVY)的侵染最普遍,其阳性检出率达44.12%;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 PVX)的阳性检出率最低,仅为26.47%,其余5种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 ToMV)、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 TuMV)及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 BBWV-2)的阳性检出率均为35.29%。葎草样品受多种病毒的复合侵染现象非常严重,15个阳性样品中病毒复合侵染率为80%,其中75%的样品检测到7种病毒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394.
根据谷斑皮蠹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的研究,利用气候相似距原理分析该虫在气候因子影响下云南可能适生分布地区,结合运用GIS对谷斑皮蠹的寄主在云南分布的分析,利用GIS将气候适生区和寄主分布区图层叠加,得出了谷斑皮蠹在云南的可能适生区。结果表明,谷斑皮蠹在云南可能的适宜分布范围主要在云南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区,适生区主要有思茅、西双版纳、红河、楚雄、临沧、德宏等地区,云南的东北和西北地区无明显的谷斑皮蠹适生环境。  相似文献   
395.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发生分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陈新  周洪友  马玺 《植物保护》2009,35(5):114-117
2005—2008年调查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7个盟市的20个春小麦种植区,共采集分离并鉴定了255份根际土壤和根系。调查结果表明,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Woll.)在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等地区都有分布。其中,在乌兰察布市的察哈尔中旗、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农科院和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场禾谷孢囊线虫虫口密度最大,每250 g土壤的孢囊平均含量分别达到了38.4、29.4个和16.4个。  相似文献   
396.
马拉巴栗茎基腐烂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拉巴栗茎基腐烂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海南省马拉巴栗生产的病害。通过对病原菌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观察,分离株被鉴定为华丽腐霉(Pythium splendens Braun),是海南省马拉巴栗茎基腐烂病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397.
中国苹果枝干轮纹病发生和防治情况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2008年5~6月,对我国山东等7个苹果主产省市的88个果园苹果枝干轮纹病发生和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苹果枝干轮纹病的总体发病率达77.6%。随着树龄的增大,枝干轮纹病危害加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提高。4~10年生果树发病率为56.7%,病情指数为37.0;11~17年树龄的果树发病率为78.7%,病情指数为53.8;18~24年树龄的果树发病率为91.5%,病情指数为70.8;25年以上树龄的果树发病率为100.0%,病情指数为95.3。不同省份之间苹果枝干轮纹病的发生程度存在一定差异:该病在山东、河南和北京的危害相对较重,而在山西和陕西的危害相对较轻;几个主栽品种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枝干轮纹病的化学防治中,石硫合剂是最常用的药剂,其次是多菌灵。已被禁用于无公害果园生产中的福美胂仍然在不少果园中使用。  相似文献   
398.
徐妙  邬洋  杨燕  夏立秋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8):3577-3587
【目的】利用全局性调控因子环腺苷酸受体蛋白(cyclic AMP receptor protein,Crp)基因在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中的过量表达,研究其对刺糖多孢菌生长及形态方面的影响,促进多杀菌素的生物合成。【方法】PCR扩增环腺苷酸受体蛋白基因(crp),通过限制性酶切、连接方法构建中间载体pOJ260-cm-PermE-crp,使crp置于红霉素增强型启动子PermE的控制下;PCR扩增PermE-crp基因片段,利用Red/ET同源重组技术将PermE-crp亚克隆至实验室保藏的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载体pUC-spn上,构建成Crp表达载体pUC-spn-PermE-crp。然后,采用接合转移方法将重组载体pUC-spn-PermE-crp导入野生型刺糖多孢菌中,通过单交换同源重组将其整合至刺糖多孢菌染色体上,以染色体上整合了原始质粒pUC-spn的刺糖多孢菌作为对照菌株。利用PCR扩增阿伯拉霉素抗性基因及目的基因的方法鉴定阳性接合子;观察工程菌株及对照菌株在不同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及菌落形态差异,同时比较工程菌株及对照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测定生长曲线。借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工程菌株及对照菌株的菌丝体形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工程菌株及对照菌株中多杀菌素生物合成情况。【结果】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成功构建了Crp重组表达载体pUC-spn-PermE-crp,并通过接合转移导入到刺糖多孢菌中;PCR检测结果显示,工程菌株作为模板扩增出长约2 kb的cm-PermE-crp目的条带,说明crp已成功整合到刺糖多孢菌染色体上,并且获得的重组工程菌株S. spinosa-Crp遗传性能稳定。在BHI培养基和ISP-2培养基上,工程菌株S. spinosa-Crp孢子萌发及形成速率与对照菌株S. spinosa-1相比均有所延迟,但在R6培养基上两者生长速率及菌落形态无明显差异。与对照菌株S. spinosa-1相比,液体培养基中工程菌株S. spinosa-Crp二次生长现象消失,且生物量略高于S. spinosa-1。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工程菌株菌丝片段化程度较高,分支较少,有利于提高工程菌株S摇瓶发酵结果表明,工程菌株中的多杀菌素产量与对照菌株相比提高了128%。. spinosa-Crp发酵过程中的溶氧水平。【结论】crp的过量表达对刺糖多孢菌的菌丝形态及生长产生一定影响,并有效促进刺糖多孢菌中多杀菌素的生物合成,为通过其他正调控基因的超量表达促进多杀菌素的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9.
在实验室内寄主体外测定了8种大豆田常用除草剂对大豆孢囊线虫(SCN)(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2龄幼虫(J2)存活率及卵孵化的影响,同时测定了乙草胺和2,4滴丁酯+异丙草胺对温室和田间SCN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供试除草剂对大豆孢囊线虫J2均有不同程度的致死作用,其中以乙草胺、2,4滴丁酯+异丙草胺和嗪草酸甲酯处理效果最好,24 h死亡率分别达99.33%、99.33%和89.33%;乙草胺、2,4滴丁酯+异丙草胺、嗪草酸甲酯和精噁唑禾草灵处理7 d,J2的死亡率均达100%,精喹禾灵、精吡氟氯禾草灵和三氟羧草醚处理的死亡率分别为91.33%、81.33%和79.33%;所有除草剂对孢囊孵化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2,4滴丁酯+异丙草胺的抑制作用最强,孢囊孵化率仅为1.25%;乙草胺和2,4滴丁酯+异丙草胺对温室和田间SCN的繁殖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豆根系生长均无不良影响。不同除草剂对大豆种子萌发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00.
通过室内生测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黄花棘豆甲醇提取液对油菜、燕麦、反枝苋和狗尾草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花棘豆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甲醇提取液对4种受体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影响,显著抑制了4种受体萌发和生长。同时随着浓度的降低,其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表现出较强的浓度效应。其中浓度为0.100 g/mL的黄花棘豆甲醇提取液对油菜、燕麦、反枝苋和狗尾草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根生长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