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9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8篇
  12篇
综合类   196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420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甘露寡糖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肠道微生物以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为探明甘露寡糖在肉鸡生产上的最佳使用剂量,选用11日龄广东岭南黄肉鸡120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50只鸡,分别饲喂6种不同日粮,自由采食和饮水.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3,4,5,6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g/kgBio-MOS(甘露寡糖),4mg/kg黄霉素,1g/kgBio-MOS+4mg/kg黄霉素,0.5g/kgBio-MOS和1.5g/kgBio-MOS.结果表明:(1)添加Bio-MOS,提高了肉鸡的日增重和采食量,但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添加Bio-MOS1g/kg,盲肠中双歧杆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回肠中双歧杆菌增殖效果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的Bio-MOS对盲、回肠乳酸杆菌增殖效果不明显,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盲肠中乳酸杆菌的含量;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没有明显降低;回肠中除0.5g/kg组外,其余各组之间大肠杆菌含量差异不显著.(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Bio-MOS1g/kg极显著地提高了血液中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p<0.01).添加Bio-MOS对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效价影响不明显,但以饲料中添加Bio-MOS1g/kg效果最好.饲料中添加Bio-MOS对血清中IgA,IgG,IgM影响不显著,但添加Bio-MOS1g/kg,其IgA,IgG,IgM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4)肉鸡日粮中同时添加甘露寡糖和黄霉素,两者表现出协同作用,但不及甘露寡糖单独使用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62.
α—甘露低聚糖对雏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试验选用7日龄720只新罗曼褐雏鸡,以4个水平α—MOS分口服与皮下注射两种途径进行试验,并测定雏鸡免疫器官——脾、法氏囊的发育变化情况。结果表明,α—MOS具有明显的增加免疫器官重量的作用,同时具有显著的增重效果,高剂量的α—MOS对鸡的免疫器官和生长速度的作用没有明显的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63.
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劼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678-5679
综述了β-甘露聚糖酶的作用方式、生物来源、性质、遗传基础及应用。  相似文献   
64.
黑曲霉酸性β-甘露聚糖酶的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WM20-11固态发酵成熟曲,经磷酸缓冲液浸提、硫酸铵分步盐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等分离纯化手段,最终获得了Native-PAGE、SDS-PAGE纯的酸性β-甘露聚糖酶组分,其纯化倍数为25.08,收率为5.1%。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和SDS-PAGE测得纯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9 kD和40 kD,表明该酶以单体形式存在;IEF-PAGE测得该酶的等电点为4.0;含糖量测定为19.6%;酶蛋白氨基酸组成中(Asp+Glu)/(Lys+Arg)为3.74。  相似文献   
65.
芽孢杆菌WY45产β-甘露聚糖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获得最佳产酶配方,同时获得高活力的β-甘露聚糖酶,经碳源、氮源、碳氮质量比、初始pH和培养温度5个单因素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到芽孢杆菌WY45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发酵培养条件:以4g/L魔芋精粉为碳源,1.33g/L大豆蛋白胨为氮源,碳氮质量比为4/1,初始pH5.5,50℃培养时间96h。此条件下,β-甘露聚糖酶活性最高可达2800U/mL。  相似文献   
66.
采用DNS法对黑曲霉产的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5℃;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在温度为80℃和90℃处理10min仍有超过90%的活性;最适pH值为4.0,在pH值2.0—7.0的范围内,相对酶活保持在80%以上。该酶在最适反应温度、稳定性能等方面表现优良,适于作饲用添加剂。  相似文献   
67.
β-甘露聚糖酶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添加β-甘露聚糖酶可以促进动物肠道内有益菌增殖,抑制有害菌生长,维持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提高家禽对饲料中甘露聚糖的消化率,降低食糜在家禽消化道中的黏稠度,提高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减少家禽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从β-甘露聚糖酶的来源、作用机理及其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3个方面阐述了饲用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8.
<正>芦荟是一种神奇的植物,隶属于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目前世界上共有300多个芦荟品种,140多个变种,其中确认能用于食品、医药及化妆品的只有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及好望角芦荟,而库拉索芦荟在全球应用最为广泛。芦荟的肉质叶片内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乙酰甘露聚糖、糖蛋白、有机酸、蒽醌类化合物、蛋白质、植物纤维、无机盐等。正是这些丰富的活性成分的存在使得芦荟植物变得神奇,并被人类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多个领域,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69.
《中国农村科技》2006,(7):36-36
芦荟所舍的糖类主要指包括葡萄糖、甘露糖。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多糖。芦荟叶肉中的粘性物质主要成分甘露聚糖.是一种线性聚合物,此种聚合物中葡萄糖和甘露糖是1—4位连接,但是,在不同的芦荟品种中的各种芦荟多糖所含的葡萄糖和甘露糖比例是不同的.此外.也发现在由一些芦荟品种的叶肉汁液中.含有少量的阿拉伯糖,鼠李糖,木糖和半乳糖等。  相似文献   
70.
甘露寡糖(MOS)是诱导和吸附病原菌的理想物质。但实验室检测表明,不同形式甘露寡糖的功效存在很大差异。KyleNewman阐明了如何利用近期研究的新方法一凝集速率系数法定量测定甘露寡糖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