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86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6篇
  32篇
综合类   371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苯酚和对苯二酚的含量,为环境样品中痕量物质的分析提供测定方法。[方法]取水样,加入β-环糊精溶液、EDTA溶液及缓冲溶液后测定。[结果]在波长对为λEx/λEm=240 nm/309 nm时测定苯酚含量,线性范围为0~1×10-4mol/L,检出限为6.6×10-8mol/L;在波长对为λEx/λEm=310 nm/340 nm时测定对苯二酚含量,线性范围为0~1.5×10-5mol/L,检出限为5.2×10-9mol/L。[结论]通过三维荧光扫描来选择干扰少而测定灵敏度较高的检测波长,实现了荧光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水样中的苯酚和对苯二酚含量。  相似文献   
92.
耐冷苯酚降解菌Phe311的分离和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从自然界中筛选高效耐冷苯酚降解菌,并且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采用富集培养法,用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菌株降解苯酚的性能。[结果]从常州城北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曝气池中,分离6到1株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耐冷细菌Phe311菌株。经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被鉴定为假单胞菌。Phe311在6℃96h内对300mg/L苯酚降解率达96.4%。Phe311降解苯酚的最适条件为pH值7.0,30℃,接种量1%。[结论]菌株Phe311在最适条件下72h内可以完全降解苯酚。  相似文献   
93.
那立艳  吴京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321-14322
[目的]探索紫外光助Fenton法降解废水中苯酚的效果。[方法]研究H2O2 和FeSO4 加入量、pH值及反应时间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结果] 试验结果得出,采用紫外光助Fenton法处理浓度为100 mg/L的苯酚废水,最佳条件为H2O2 浓度为3.0 mmol/L; FeSO4 浓度为0.3 mmol/L; pH值3.5。降解行为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其反应速率常数为0.077 7 min^-1。[结论]UV-Fenton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去除废水中苯酚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人造沸石进行了改性,并研究了其对苯酚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将人造沸石用于处理含酚废水,必须先活化;活化沸石对CTMAB的吸附等温线类似于Langmuir型吸附;改性条件为:20℃,质量浓度为5 g/L的CTMAB溶液,间歇振荡24 h.改性沸石对水中苯酚的吸附规律较好的符合Henry吸附等温式,吸附作用机制为苯酚在沸石表面的有机相和溶液中的分配及双分子层正电性表面与苯酚之间的静电吸附作用.温度升高,吸附量减少.  相似文献   
95.
目的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关白附粗多糖.方法经反复冻融、酶法与Sevag法联合脱蛋白后测定关白附中多糖质量分数.结果多糖经苯酚-硫酸显色后在490 nm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测定,测定结果:关白附中多糖质量分数达4.6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2%,RSD=1.96%.结论该方法实验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96.
降低小麦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减缓面粉制品的褐化,是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低PPO育种,本研究对检测PPO活性的原苯酚染色法进行了优化,更好地发挥了其鉴别力强、结果稳定、对种子活力伤害小等优点,便于育种者使用。苯酚染色和分子标记结果对比发现,染色结果可以很好地反映亲本(或高代)材料中PPO的基因型,特别在低PPO材料中吻合更好。对大量亲本和世代材料的籽粒染色发现,PPO不仅存在于种皮中,其活性还是由种皮基因型决定的,后代PPO性状表现出母性遗传和加性效应的特点,控制高PPO特性的两个主效基因之间具有明显的代偿作用。PPO性状遗传相对简单,纯合较快,F2以后籽粒的染色程度以单株为单位发生分离。尽管染色是针对种皮基因型的,但PPO基因的这些遗传特点和小麦的自交特性,使染色结果同样可以预测后代单株的分离前途。这一优化的籽粒染色法在低PPO育种中的有效性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方法下长白山乌杆天麻的天麻多糖的含量差异。方法利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对长白山乌杆天麻中的天麻粗多糖进行测定。结果经过测定,不同加工方法中,蒸制后切片的方法天麻中天麻多糖含量较高,为35.32%,小米水煮法,蜜炙法、烘烤法天麻多糖含量相对较低,分别为19.45%、25.18%、32.74%。结论通过对比可得知,不同的加工法方法,加工过程中不同因素的影响均会使得天麻多糖的含量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98.
针对木材的自胶合,引入溶剂催化液化法,以杨木和桉木单板为原料,进行了界面液化自胶合试验。分析了液化剂种类(苯酚、丙三醇)、涂布量(150、300、450 g/m2)、热压温度(125、150、175℃)、热压时间(10、15、20min)和树种(杨木、桉木)5个因子对胶合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液化方法在木材表面构造黏稠过渡层以取代木材界面,实现木材的自胶合在技术上完全可行;单板树种对液化胶合性能有明显影响,在试验的工艺条件下,桉木的胶合性能优于杨木;丙三醇液化胶合性能高于苯酚;热压温度和时间对苯酚液化胶合性能的影响不明显,而对丙三醇影响明显。建议就木材界面液化自胶合的机理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
袁燕  杨文清  李彬  高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08+13526-13508,13526
[目的]研究蒜头果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从蒜头果中提取多糖,并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蒜头果中平均多糖含量为0.600%。[结论]为蒜头果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樊懿娜  赵婷  周叶  韩亮  梁玲鸿  邹烨  仰榴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56-15257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的适于测定灰树花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热水浸提法提取灰树花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于490 nm波长处分别测定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按标准曲线计算葡萄糖含量。[结果]葡萄糖在20~17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09 7X-0.096 4(Y为吸光度,X为葡萄糖浓度,μg/ml),相关系数r=0.998 5,低、中、高3个不同浓度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19%、100.01%和100.23%(n=5),其RSD值分别为1.20%、0.85%和0.55%。[结论]苯酚硫酸法是一种快速、稳定、重现性好的灰树花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