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98篇
林业   1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32篇
  18篇
综合类   424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504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1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6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通过海区采样,运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等实验方法,研究了条斑紫菜叶状体色落症,并对患病紫菜加工成的干品进行了初步的品质分析。光镜检查结果表明,患病藻体细胞的液泡很大,色素体萎缩或是挤向细胞边缘,藻体基部死亡细胞较多;电镜下患病藻体细胞的红藻淀粉颗粒增多。品质分析显示,患色落症干紫菜的总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干紫菜,粗蛋白、脂肪、色素和游离氨基酸等指标均比正常干紫菜低,尤其是三种呈味氨基酸(Asp,Glu和Ala)所占比例非常低,由此造成紫菜品质低劣,对紫菜质量的影响较大。对健康藻体和患病藻体进行红外线活体吸收光谱的测定结果也表明,患色落症的藻体色素含量极低。用添加营养盐的海水对患色落症的藻体进行培养,发现6d后藻体色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藻体细胞也逐渐恢复到正常。  相似文献   
92.
韭薹又名韭菜花,是以采收花薹为主的一类韭菜。其花薹长而粗,形似蒜薹,质脆嫩,风味甚佳。1品种选择选植株粗壮,分蘖力强,叶片肥厚,韭薹  相似文献   
93.
条斑紫菜多糖脱蛋白方法与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紫菜多糖提取液中的杂蛋白质去除方法和条件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Sevag法与三氯乙酸(TCA)法去除紫菜多糖中的游离蛋白质,分别研究了不同溶剂体积比、用量、处理温度和时间等主要因子对蛋白质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Sevag法最佳脱蛋白条件为氯仿:正丁醇=3:1,样品:氯仿-正丁醇=3:1,振荡时间为30min;三氯乙酸法(TCA法)最佳脱蛋白条件为反应温度80℃、三氯乙酸用量4%、反应时间30min。两种脱蛋白方法比较发现:三氯乙酸法去除蛋白质质的效果优于Sevag法。  相似文献   
94.
紫菜种内原生质体的融合和融合体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酶解法分离出野生型叶状体和红色突变体的坛紫菜原生质体以及条斑紫菜野生型叶状体的原生质体,再用聚乙二醇(PEG)法进行种内原生质体融合,当加入原生质体液内的PEG被稀释除去百,原生质体发生融合并形成许多杂合体,种内原生质体融合率坛紫菜为9.7%-12.4%,条斑紫菜为10%-11.5%。PEG分子量在1540-6000之间,随着分子量的提高,原生质体融合率增高,原生质体融合体被挑出来进行单个培养,经过30天培养坛紫菜的一个杂合体(含一个红色原生质体和一个进驻生型原生质体)再生成一个呈红色和野生色的相嵌叶状体,鸸 个含两个红色原生质体的融合体再生成一个在基部和头部均长假根的叶状体,但来自这个再生体的原生质体只长成具有一个假根的叶状体,从原生质体融保体的再生体以及它们无性繁殖体的结果来看,坛紫菜的种内原生质体融合体可能只发生了细胞质融合,而真正的核融合并没有发生,培养15-20天,条斑紫菜的原生质体融合体先再生成细胞团,然后由细胞团释放出许胞子并萌发成正常野生型叶状体。  相似文献   
95.
条斑紫菜硅藻附着症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调查,在江苏省连云港、浙江省象山港的中、后期条斑紫菜患有硅藻附着症。硅藻的种类以短纹楔形藻Licmophora abbrevita为绝对优势种。由于硅藻的附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紫菜的生长和加工的质量,因而作为硅藻附着症的防治应注意在早期抓紧加以处理。用PH为2.00-2.50的酸类,处理10-15分钟,或者PH为10.00-10.40的碳酸钠,处理10-15分钟,以及连线天干燥4小  相似文献   
96.
该文阐述了薹蒜-夏番茄栽培模式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7.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紫菜薹核基因雄性不育系239、240、242、246、249、250、258、259和父本290-1、288-3配制16个杂交组合,进行11个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配合力分析表明:一般配合力较好的父本290-1和雄性不育系240可作为优良的杂交育种亲本;特殊配合力较好的290-1×249和288-3×259可作为优良的杂交组合。遗传力分析表明:株高,叶长,主薹高,侧芽萌发力4个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叶柄长,主薹重两个性状的遗传主要是非加性效应起作用。  相似文献   
98.
采用直接鲜冻和酸处理的方法分别对不同大小的坛紫菜和浒苔藻体进行了处理,旨在建立一种可以有效杀死浒苔而保留坛紫菜的简便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体长为1~2 cm的坛紫菜和浒苔幼苗不经干燥直接鲜冻5 d,坛紫菜苗的细胞成活率达到90%左右,而浒苔只有50%,恢复培养30 d,坛紫菜苗生长良好,只有梢部的少量细胞死亡,而浒苔苗则大部分变黄死亡。用pH为2.0的柠檬酸溶液处理体长为5 cm左右的中苗3 min,坛紫菜的细胞成活率仍高达90.9%,但浒苔的细胞成活率只有58.5%,恢复培养30 d,浒苔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坛紫菜的生长则基本未受影响;用pH为2.3的盐酸溶液处理长度为5 cm的坛紫菜苗,效果更好,处理1 min的坛紫菜细胞存活率高达97%,而浒苔的细胞成活率则低于20%,恢复培养一段时间,浒苔苗全部死亡,而坛紫菜经盐酸溶液处理1 min、3 min和5 min后的叶状体,仍然正常生长,长度明显增加。依据上述研究结果,如果在海上栽培的坛紫菜网帘上出现大量浒苔附生,在紫菜幼苗期(体长1~2 cm)采用直接鲜冻,中苗期(体长5 cm左右)采用盐酸溶液处理,基本可以达到清除浒苔,确保坛紫菜正常生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
“三韭”生产是以收获韭薹、韭黄、青韭为目的的韭菜生产方式,如采用10项技术改革,亩收入1500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