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9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26篇
  19篇
综合类   412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51篇
园艺   112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卢朝凤 《农技服务》2014,(1):13+16-13,16
近几年,我县坝区稻田机播油菜面积逐年扩大,为探索杂交油菜在机播(高密度种植)条件下的蕾苔期尿素施用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油菜蕾苔期施用4kg/667m2、8kg/667m2、12kg/667m2尿素,分别比对照增产10.83%,20.83%和28.52%,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2.
王永强  王庆云  霍平 《养猪》2008,(2):65-65
2007年5月,安阳市某猪场发生妊娠母猪突然死亡和以肠道出血为特征的传染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笔者曾在临床上偶遇1例由于毛球阻塞胃肠道而引起尼里种母牛死亡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贵州省畜禽品种改良站于2007年5月从广西水牛研究所引进33头6月龄以上,2岁以下。公、母均有的摩拉和尼里种牛,在2007年7月7日发现其中1头编号为713的尼里种母牛(2岁)患病。  相似文献   
104.
小麦茎基腐病是我国北方小麦主产区的重大病害,对小麦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化学农药的使用是最直接有效的防治方法,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三唑类杀菌剂。本课题前期明确了苯醚甲环唑拌种对小麦茎基腐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促生增产,但其对小麦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苯醚甲环唑拌种对茎基腐病田中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拌种处理对小麦分蘖期,拔节期和灌浆期根际微生物的alpha和beta多样性均无显著影响,但使分蘖期镰孢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微生物共现网络分析表明,苯醚甲环唑拌种处理提高了细菌网络的复杂性,降低了真菌网络复杂性,使植株根际微生物网络更接近健康植株根际的特征。该研究从根际微生物的角度为苯醚甲环唑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机制研究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以1~4月龄者发生较多;主要特征是大肠发生坏死性炎症.近年来,本病在大、中型猪场较少发生,但在小型猪场和农村养猪户中由于饲养管理欠佳,时有发生.笔者于2006年11月诊治了一起仔猪副伤寒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仔猪红痢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出血性下痢,肠坏死,多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仔猪,病程短,死亡率高.本人在工作中碰到二例仔猪红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7.
外界因子对蟹味菇菌丝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蟹味菇生长最适含水量为55%,上架出菇最适疏密度为50袋·m-2,最适装袋规格为17cm×15cm.最适催蕾材料为细纱布,最适出菇温度为14℃,生物学效率可达到55.8%.  相似文献   
108.
1 早期现球 表现为植株不发棵,叶片数生长不够,营养生长过早转化为生殖生长,花蕾发育迟缓,花球松散,花球表面凹凸明显,花球长不大就开始抽生花薹、花枝,继而开花。  相似文献   
109.
矮密早模式下中棉所23号棉花蕾花铃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良荣  杜娟 《新疆农业科学》1998,(6):253-254,258
对中棉所23号单株进行蕾、花、铃时空分布调查,统计不同果枝节位蕾、花、铃总数并计算开花率、成铃率。结果表明:1.不同节间、果节间蕾花铃数差异这极显著水平,第6、7、8、9节为结铃高峰部位,第5、16、17节则现蕾、开花成铃很少,不同果节间随离主茎越远现蕾、开花、成铃呈迅速下降趋势。2.单株开花率、成铃率是下部最高(54.92%,56.91%),中部次之(38.51%,30.39%),上部最低(16.57%,12.71%)单株铃数以中下部节位第一果节为主。3.不同节位间蕾铃脱落率不同,第10节脱落最重,1~8节落铃大于落蕾,9~13节则相反。  相似文献   
110.
为探究夏季秀珍菇闷棚催蕾期间,不同闷棚处理对出菇环境及秀珍菇子实体性状的影响,试验以有孔薄膜替代全封膜同时改进闷棚操作方法,设计3组不同盖膜处理。结果表明,与常规全封膜闷棚方法相比,利用有孔薄膜闷棚可使菌包发病率减少3.43%,生物学效率提高4.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