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8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311篇
林业   58篇
农学   382篇
基础科学   6篇
  201篇
综合类   1438篇
农作物   206篇
水产渔业   346篇
畜牧兽医   1538篇
园艺   144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表达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基因禽痘病毒重组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RT-PCR扩增新城疫病毒F基因,利用禽痘病毒复合启动子、SV40 PolyA终止信号序列构建F基因表达盒。将F基因表达盒与loxp-GFP-loxP序列串联插入禽痘病毒重组臂,构建了禽痘病毒转移质粒载体。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CEF,获得了带有绿色荧光信号的重组病毒rFPVFGFP。通过二次转染,利用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将重组病毒基因组的GFP自动去除,结果获得了只含新城疫病毒F基因表达盒的重组禽痘病毒rFPVF。试验结果表明,rFPVF复制稳定,表达的F蛋白具有免疫原性,能够刺激鸡只产生抗新城疫病毒的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112.
将20份性状良好、抗体水平较高的皖西白鹅待检血清分成A、B、C三组,A组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组;B组56℃水浴30min;C组加入红细胞。试验结果是:对照组待检血清的抗体水平稍高于B、C组,但A组全部出现非特异性凝集,90%凝集达到第5孔;B组10%消除非特异性凝集,其余90%都凝集至第2孔;C组90%消除非特异性凝集,其余10%凝集至第1孔。  相似文献   
113.
根据鸡白痢沙门菌与鸡伤寒沙门菌的rfbS基因在第237和第598位碱基的不同,设计和合成了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引物,建立了快速检测鸡白痢沙门菌的PCR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鸡白痢沙门菌临床分离样品进行了PCR鉴定。结果显示,该PCR方法能够特异性地鉴定鸡白痢沙门菌,检测灵敏度达100PgDNA。对35个经常规方法鉴定的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进行鉴定,鉴定出33株鸡白痢沙门菌,符合率为94.3%。表明,建立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能够准确而快速地鉴定鸡白痢沙门菌。  相似文献   
114.
用不同维生素C水平(添加量分别为0、500、1000、2000、4000mg/kg)的5种饲料喂养初始体重为19g左右的大口黑鲈45d,每个处理4尾,各处理3个重复,研究24h不同pH值胁迫下维生素C对大口黑鲈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酸性pH值(pH值为5.5)胁迫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能促进大口黑鲈血清中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碱性pH值(pH值为10.5)胁迫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能显著促进大口黑鲈血清中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且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水平的提高,大口黑鲈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上升。试验证明,维生素C作为抗应激增强剂能有效地提高大口黑鲈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从而提高其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15.
猪应激带来的危害与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猪因应激而引发的猝死、应激综合症等给养猪业带来的危害越来越被兽医界重视。应激是当畜体受到外界应激原的刺激时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猪应激综合症是猪长期处在应激状态下,引起急性猝死或生产性能下降、免疫力减退、容易继发感染的一种病理症状。该症病猪屠宰后肉品质低劣,口感极差,不受市场欢迎,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1应激敏感型猪在临床实践中证实,该病与猪的品种有直接关系,多见于良种猪、瘦肉型和长速快的猪。1.2应激原常见的引起应激反应的应激原有细菌病毒感染、药物中毒、创伤疼痛、疫苗注射、惊恐、电…  相似文献   
116.
应激(Stress)是指动物机体受到体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时,机体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刺激只要达到一定强度,都能使机体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针对刺激原的特异性反应;另一种是全身性的非特异反应。这种非特异的全身反应表现为: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为主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兴奋,从而影响整体代谢。近年,研究发现动物在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组特殊蛋白质———热应激蛋白(heatshockproteins,HSPs)。任何应激均可诱导机体细胞的HSPs合成增加,它能使动物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护机体不受或少受损害…  相似文献   
117.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mammary gland bioreactor),又称动物个体乳腺表达系统,它属于转基因动物的范畴,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各种转基因技术,将乳腺组织特异性启动子驱动的外源基因,在动物乳腺组织高效表达,在乳汁中生产目的产品。它是20世纪90年代初才出现的生物技术,通过回收奶就可以提取有重要价值的生物活性蛋白。在一般情况下,这种特异性表达方式更安全、可靠。本文主要简单介绍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我国的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情况。1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基本情况1.1定义乳腺生物反应器一般指用重组DNA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将…  相似文献   
118.
禽流感自1878年在意大利首次发生以来不断蔓延,近年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暴发和流行,成为严重危害养禽业健康发展的一种主要家禽传染病。因此,加强禽流感的检测是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重要措施。目前,基层单位大都采用微量红细胞血凝抑制试验(简称HI试验)来检测家禽禽流感血清  相似文献   
119.
本文旨在研究5种等氮等能饲料中,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Boone)生长、饲料利用、体组成成分及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0.069±0.005)g的凡纳滨对虾450尾,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90尾,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以维生素A醋酸酯为维生素A源,用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添加量分别为0、18、365、4和72 mg/kg)的饲料喂养凡纳滨对虾,试验期11周。结果表明:在养殖前4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显著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P<0.05),提高其对饲料利用效率(P<0.05),而对对虾的成活率不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第11周的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并不能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的生长、饲料利用效率和成活率(P>0.05)。维生素A对对虾体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对对虾体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A对对虾血清中溶菌酶活力、酚氧化酶活力和血液红细胞数量的影响显著(P<0.05),饲料中未添加维生素A或过量添加(超过36 mg/kg)均导致血清中溶菌酶活力、酚氧化酶活力和血细胞总数显著下降(P<0.0 5),而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无显著影响(P>0.0 5)。用折线回归模型分析饲料维生素A添加量与对虾增重率的变化关系,表明在试验前4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维生素A的适宜添加量为2 2.5 0 mg/kg;1 1周试验期间,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维生素A适宜添加量为1 8 mg/kg;以溶菌酶、酚氧化酶活力为指标,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维生素A最适添加量为5 9.5 1 mg/kg。  相似文献   
120.
兽用生物制品是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血液、组织等材料为原料,通过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的方法加工制成的,用于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生物制剂。广义的生物制品还包括各种血液制剂,肿瘤免疫、移植免疫及自身免疫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免疫诊断、治疗及预防制剂,以及提高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免疫增强剂等;而狭义的兽用生物制品包括疫苗、免疫血清和诊断液。1兽用生物制品的分类本文所指的兽用生物制品是狭义上的,即为疫苗、免疫血清和诊断液。1.1疫苗根据制备方法和原料的不同,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