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5篇
  23篇
综合类   15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6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水族呼吸袋又名水族邮寄袋,是一种用于活鱼或水生无脊椎动物长途运输的塑料袋。它以防水透气薄膜为材料制作而成,具有透气不透水的物理特性,因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薄膜表面进行气体交换,犹如呼吸一样,故命名为水族呼吸袋。该袋最先由美国科登有限责任公司研制开发而成。水族呼吸袋运输活体不需要充氧,靠薄膜表面进行气体交换,袋  相似文献   
62.
一、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 1.萌发的条件.种子的萌发,取决于种子的生活力以及合适的外界条件.有发芽能力的种子,当水分、温度和氧气条件都满足时便可发芽.一般当种子吸水量达到干种子本身重的25%时,就开始萌发,但慢而不整齐;吸收水分达到本身重40%时,达到饱和吸水量,最适于萌发.吸足水分后,还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萌发,发芽的最低温是10~12℃,最适温度28~32℃,最高温是40℃,在水分、温度条件得到满足后在充足氧气条件下即可顺利发芽.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高氧气调包装(HiOx,80% O2/20% CO2)对宰后猪肉蛋白质氧化、钙蛋白酶活性及蛋白质降解的影响,探讨高氧气调包装影响猪肉品质的内在机制。【方法】选取12条冷却(4℃)24 h后的杜洛克×长白×约克夏三元杂交猪背最长肌,分别进行高氧气调包装和真空包装(VP),4℃冷库贮藏,分别在1、4、6 d测定羰基含量及分布、巯基含量、肌节变化、钙蛋白酶活性、肌联蛋白及肌钙蛋白-T降解变化。【结果】高氧气调包装组羰基含量高于真空包装组且贮藏第4和6天差异显著(P<0.05)。贮藏第1和4天,高氧气调包装组肌细胞外围出现羰基氧化荧光信号,荧光以靠近细胞膜处密度更高,并且逐渐向细胞内部扩散;贮藏第6天,高氧气调包装组细胞膜呈高亮荧光圈,胞内荧光增强,而真空包装组荧光信号较弱。贮藏第6天,高氧气调包装组巯基含量显著低于真空包装组(P<0.05)。真空包装组宰后肌节M线弱化、A带模糊、肌原纤维Z线断裂;高氧气调包装组肌节结构相对完整。高氧气调包装组在贮藏第1天钙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真空包装组(P<0.05);高氧气调包装抑制了肌联蛋白和肌钙蛋白-T的降解,且在贮藏第4和6天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氧气调包装能够显著提高宰后猪肉蛋白质氧化程度,抑制钙蛋白酶活性发挥及其底物蛋白质的降解。  相似文献   
64.
研究了实验室模拟条件下添加玉米秸秆对土壤中各有机质组分数量的影响以及不同氧气体积分数对玉米秸秆在土壤中腐殖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秸秆对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有机碳(wSOC)、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数量的增加有明显作用;高氧和低氧环境均有利于玉米秸秆在土壤中腐殖化的进行;高氧条件有利于腐殖化初期FA的生成,但持续高氧环境不利于FA的积累;在腐殖化后期,高氧条件使FA大量转化为HA并使得HA大量积累.  相似文献   
65.
间歇式曝气与人工翻堆对堆肥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间歇式曝气方式,控制堆肥堆体内氧气体积分数调节堆体内有氧/无氧交替周期,与翻堆方式比较,考察不同发酵模式对堆肥化进程及堆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式曝气和翻堆方法均能有效提升堆体内氧气体积分数(翻堆后可使堆体内氧气体积分数达18.5%,曝气可使堆体内氧气体积分数达15.5%).但曝气和翻堆结束后,堆体内的氧气会迅速下降,翻堆方式在27 min内耗尽氧气,间歇式曝气方式在24 min内耗尽氧气.在堆肥化过程中,间歇式曝气与翻堆相比,堆体温度提前约10 d达到室温;堆体含水量提前约18d达到稳定状态;间歇式曝气能够促进堆肥pH快速恢复至中性.堆肥化结束后,间歇式曝气方式与翻堆方式分别使堆肥物料减少51.3%和44.6%(质量分数);总氮含量分别稳定在1.66和1.62 mg/g.可见,间歇式曝气与传统翻堆方式相比,能够促进堆肥快速达到稳定状态,缩短腐熟周期.且比连续曝气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66.
1.黄化落叶 这是目前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生理落叶.其特点是在夏秋多雨年份,枝条基部先出现块斑状褪绿现象,逐步使叶片变黄、变薄、变小而脱落.这些基部小叶早期黄化脱落是正常的,它们本身极少制造营养,是一些消耗型的叶片.这种类型的叶片脱落不必采取任何防治措施.但是,枝条中部叶片黄化脱落,使枝条形成光杆,严重发生时可使树冠内膛和中下部的叶片落光,仅剩零星梢叶.这种生理落叶的发生是氮素重复利用的结果,即在夏秋多雨的情况下,新梢徒长,需要较多的氮素建造新叶,而土壤水分的增多使土壤氧气状况恶化,根系的正常呼吸受到抑制,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氮素及其他营养.  相似文献   
67.
在自行研制的小型气调干燥机(QTM)实验设备,用CO2调节干制过程气体的O2含量,以干制小根蒜茎叶的叶绿素含量为考核指标进行降氧干燥试验。结果表明,干制过程气体的温度是影响叶绿素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减少干制过程叶绿素含量的损失,关键要控制干制过程气体的O2含量。降低干制过程气体的O2含量,可明显降低叶绿素含量的损失,提高制品质量。用指数函数关系式拟合的50℃、60%:和70℃下干制的小根蒜茎叶叶绿素含量随气体的O2含量变化的回归方程,显著水平P=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56、-0.9699和-0.9706。  相似文献   
68.
不同氧气浓度对玉米秸秆分解期间腐殖物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室内氧气培养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在分解期间(1~180d)“新形成”有机碳、胡敏酸(HA)、富里酸(FA)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不同氧气浓度对其形成与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分解期间,“新形成”净有机碳数量逐渐降低,而碱提取腐殖物质(HE)、HA和FA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表现为先增加而后下降的趋势,HE中HA的比例即PQ先增加后下降,最终趋于平稳,说明最初FA的形成速度大于HA,随培养时间的推移,FA和HA经历了一段相互转化的过程(1~60d),最终达到动态平衡。高氧气处理促进了好气性微生物的活性,有利于有机碳的分解,并且有利于FA向HA转化。  相似文献   
69.
介绍富氮低氧气囊微正压保持技术杀虫原理和操作要点:氮气气调快速降氧后,通过多次补气,保持粮面富氮低氧的气囊充分鼓起并维持气囊微正压状态,控制氧气浓度在3%以下3~6个月,达到彻底杀灭储粮害虫的目的。此项技术是目前我国桂东南实现高标准"无虫"状态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0.
本文对越冬期冰下鱼种气泡病的发病情况、症状、防治方法以及池塘条件及管理措施对气泡病发生的影响做了初步探讨,并认为气泡病是越冬后期鱼种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越冬后期鱼种大量滋生水霉和目前鲤鱼种越冬成活率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