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83篇
水产渔业   107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刘晋  张璐 《广东饲料》2010,(8):44-46
<正>金鲳,又名黄腊鲳、红三等,学名为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Linnaeus),鲈形目(Percifomes),鲈亚目(Percoidei),鲹科(Carangidae),鲳鲹属(  相似文献   
102.
为给水产养殖者在水产用药的选择、使用剂量和方法上提供参考依据,使水产用药更科学化,减少动物源性食品污染和环境污染,采用96h静态水试验方法,在pH值为8.02~8.37,溶氧量6.0mg/L,盐度20~24,水温(29.0±2.0)℃条件下,研究了三氯异氰尿酸、浓戊二醛、高碘酸钠、溴氯海因、次氯酸钠和苯扎溴铵6种常见渔药对体质量(4.3±0.5)g卵形鲳鲹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三氯异氰尿酸、浓戊二醛、高碘酸钠和溴氯海因对卵形鲳鲹的24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519、14.166、0.092mg/L和6.448mg/L,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434、12.936、0.083mg/L和6.150mg/L,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981、4.018、0.025mg/L和1.812mg/L;次氯酸钠和苯扎溴铵的24h半数致死含量分别为2.156μL/L和9.806μL/L,96h半数致死含量分别为1.981μL/L和8.756μL/L,安全含量分别为0.529μL/L和2.666μL/L。试验结果表明,三氯异氰尿酸、浓戊二醛、溴氯海因在生产中正常使用的质量浓度下较为安全,高碘酸钠、次氯酸钠和苯扎溴铵需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分析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肌肉的常规成分含量、氨基酸含量和组成、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研究了大蒜素、杜仲素和蝇蛆粉3种饲料添加剂对卵形鲳鲹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种饲料添加剂均可显著提高卵形鲳鲹肌肉中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及EPA、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并能显著降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杜仲素、蝇蛆粉可显著降低肌肉水分含量(P0.05);大蒜素和杜仲素可显著降低肌肉粗脂肪含量(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大蒜素、杜仲素和蝇蛆粉均可改善卵形鲳鲹肌肉的品质,其中添加杜仲素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4.
牛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属(Babesia)的多种寄生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所引起的血液原虫病。我国已报道的牛巴贝斯虫有3个种: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牛巴贝斯虫(B.bovis)和卵形巴贝斯虫(B.ovata)。前2个种流行广泛,传播媒介为微小牛蜱和镰形扇头蜱,危害较大;后1个种只在河南局部地区发现,传播媒介为长角血蜱,危害较小。  相似文献   
105.
1特征特性 玉簪是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株高30~50cm。春季基生茎叶自土中丛状生出,叶片呈卵形至心状卵形,上有一条条平行的叶脉。总状花序,顶生,夏天,自叶丛中抽生出长约60cm的花序,上部着生白色管状漏斗形花,花筒长10~12cm。  相似文献   
106.
白屈菜又名土黄连。属于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壮,圆锥形茎直立,有毛刺,多分枝,株高30~60cm,叶奇数羽状分裂,裂片5~7枚,互生卵形至长卵形,叶面淡绿,叶背面有绒毛呈白色。花黄色,数朵,排列成伞形、聚伞形花序;花柄长短不一,萼片两枚,早落,花瓣四枚;卵圆形。蒴果,线状、圆锥形,具细毛,成熟时自下而上二瓣裂,种子很小,卵形。断其茎则有  相似文献   
107.
通过观察3种温度环境下卵形异绒螨卵的孵化和幼螨的出土得出,室内变温和恒温处理幼螨出土较田间分别早20d和44d,卵的孵化率各为87.39%(田间),54.41%(10~21.2℃)和21.99%(24℃)。说明室内变温有利于卵的提早孵化,控制温度便可控制卵的孵化和幼螨的出土时间。通过幼螨对光照和饥饿的适应能力研究得出,光照和黑暗处理对该螨的存活不产生影响,而环境湿度对其存活影响较大,在适宜湿度下该螨可耐15d饥饿。模拟降雨结果说明,短期小雨或阵雨仅影响该幼螨的一定活动时间,不影响其存活寄生;只有降大雨或连阴雨6d以上才会对其存活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8.
卵形鲳鲹仔稚鱼异速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传统的理论生物学研究方法,对孵化后卵形鲳鲹1~36日龄仔、稚鱼各器官测量和分析,研究其在早期环境适应上的异速生长及其生态学含义,以期为卵形鲳鲹的人工繁殖、育苗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卵形鲳鲹仔、稚鱼的感觉、呼吸、摄食和游泳等器官快速分化,均存在异速生长现象。在头部器官中,吻长、口宽、眼径和头高在仔鱼期均为正异速生长,稚鱼期头高为等速生长,吻长、眼径和口宽为负异速生长。在身体各部位中,仔鱼期头长、体高和尾长为正异速生长,躯干长为负异速生长;稚鱼期各部分皆为等速生长;在游泳器官中,仔鱼期卵形鲳鲹胸鳍长、尾鳍高和臀鳍长为正异速生长,尾鳍长为等速生长,背鳍长为负异速生长;稚鱼期背鳍长和臀鳍长为正异速生长,胸鳍长、尾鳍长和尾鳍高为等速生长。卵形鲳鲹这些关键部位的快速发育,使外源性营养开始后以最小的代谢损耗获得了生存能力的显著提升,对适应复杂的生存压力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中国南海海域卵形鲳鲹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国南海重要经济鱼类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遗传多样性,测定了广东闸坡、乌石、安铺和广西东兴以及海南新盈等5个地理群体97 ind样品的线粒体控制区5'端359 bp序列,发现47个变异位点,32个单倍型,总体呈现高单倍型多样性(h=0.951)和高核苷酸(π=0.020 9)多样性的特点。在邻接树和单倍型网络图中出现2个分化显著但不存在明显地理聚群的分支,推测二者的分化时间约为60~18万年前(中更新世),可能是中更新世冰期海平面下降形成边缘海而导致隔离,间冰期海平面上升后出现二次接触。不同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分化不显著(Fst=-0.022 4~0.045 3),AMOVA分析也显示97%以上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卵形鲳鲹2个谱系及总体的核苷酸错配图呈现多峰,中性检验均为负值不显著(P0.05),表明都未经历过大规模的种群扩张,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0.
文章测定了急性和慢性低氧胁迫后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氧化应激和生理代谢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在(23±0.7)℃下,体质量(31.59±3.01)g的鱼在急性低氧胁迫条件下的个体成活率为100%,在慢性低氧胁迫条件下的成活率则不断下降,第11天时降为实验初始时的50%。急性低氧胁迫过程中随低氧胁迫时间延长鳃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第3小时最低,随后升高,第24小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低氧持续先上升后恢复至正常水平,慢性低氧胁迫下鳃CA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MDA、GSH含量和SOD活性则均显著升高(P0.05)。肝糖原(LG)在急性低氧胁迫过程中随低氧呈先下降后恢复的趋势,第12小时降至最低,第24小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慢性胁迫后LG下降。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在急性低氧胁迫过程中随低氧先升后降,第3小时达最大值,第24小时下降为对照组水平,慢低氧胁迫后L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