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25篇
  免费   1073篇
  国内免费   1105篇
林业   771篇
农学   903篇
基础科学   1493篇
  806篇
综合类   9786篇
农作物   995篇
水产渔业   666篇
畜牧兽医   8174篇
园艺   1282篇
植物保护   327篇
  2024年   222篇
  2023年   826篇
  2022年   986篇
  2021年   799篇
  2020年   987篇
  2019年   966篇
  2018年   462篇
  2017年   815篇
  2016年   1021篇
  2015年   847篇
  2014年   1234篇
  2013年   1347篇
  2012年   1464篇
  2011年   1353篇
  2010年   1155篇
  2009年   1357篇
  2008年   1226篇
  2007年   1050篇
  2006年   993篇
  2005年   806篇
  2004年   641篇
  2003年   585篇
  2002年   486篇
  2001年   525篇
  2000年   380篇
  1999年   316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71篇
  1996年   280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193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89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20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2 毫秒
51.
香菇和虎皮香菇的种间原生质体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2.
53.
本品种是农业部“七·五”重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经组织专家验收;参加广东省抗青枯病桑树一代杂交组合品比试验,于1994年3月17日通过广东省桑、蚕品种审定小组审定,认定桑抗一号在参审组合中抗青枯病力最强,叶质较好,但产桑量稍低,建议可在青枯病区推广。  相似文献   
54.
幼树促长促花技术。为加速成形。提高前期产量,杏幼树必须具有一定的营养生长基础。应本着前促后控的原则,加强对幼树的管理,做到促长与促花的统一。①要及时抹除砧木萌蘖,若是半成品苗芽抽梢后要绑设支架,防止折劈,并注意及时防治金龟子、浮尘子等危害。②肥水管理:4—6月份,是新梢旺长初期,每10—15天追施1次尿素和磷酸二氢钾,  相似文献   
55.
主要探讨了三种嘌呤型细胞分裂素:呋喃氨基嘌呤(KT)、苄氨基嘌呤(BAP)和异戊烯基腺嘌 呤(2ip),对怀山药的两个品种:淮山药和凤山药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在MS KT2mg/L (单位下同)或2ip培养基上生长情况均较好,当附加NAA0.2时,一般可促进生根;但在培养基上,两 品种差异明显,淮山药表现腋芽生长受抑制,而凤山药则易形成丛生芽,而当此培养基附加NAA0.2 时,NAA与BAP可协同作用促进淮山药的腋芽生长,增加芽苗数,但对凤山药的生长则基本无影响。 通过不同培养基对凤山药快繁效果的比较,筛选出MS KT1 NAA0.2 0.1%活性碳为凤山药快繁较适 宜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56.
三河马血液遗传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25匹三河马血清中白蛋白(ALB)、酯酶(Es)、α1-B糖蛋白(A1B)和维生素D结合蛋白(GC)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在4个位点中,白蛋白(ALB)和酯酶(Es)位点呈现多态性,其中在白蛋白(ALB)位点发现3个基因型,即AA、AB和BB,由等位基因ALB^A和ALB^B控制,其基因频率分别为0.40和0.60;在酯酶(Es)位点发现4个基因型,即FF、II、FI和IS,由等位基因Es^f,Es^I和Es^S控制,其基因频率分别为0.40,0.56和0.04,而α1-B糖蛋白(A1B)、维生素D结合蛋白(GC)2个位点均呈现单态性。  相似文献   
57.
58.
用RPMI1640培养基对抗牛布鲁氏菌独特型抗体杂交瘤细胞株(F9)进行培养,并对其生长代谢进行测定。该细胞不论接种1.1×10  相似文献   
59.
60.
尽管细胞介导的免疫机制对于病毒感染后的恢复作用已经确定,但关于雏鸡感染IBV后气管中T,B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报道不多。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调查了感染IBV的雏鸡气管病灶中淋巴细胞亚群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其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