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林业   38篇
农学   222篇
基础科学   12篇
  137篇
综合类   692篇
农作物   220篇
水产渔业   79篇
畜牧兽医   204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鉴定在西藏小麦地方品种中发现的特有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合“Tibetan Dx5*+Tibetan Dy10”中的Tibetan Dy10亚基是否与普通小麦Dy10亚基为同一亚基。【方法】利用SDS-PAGE分析和Tibetan Dy10亚基基因的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Tibetan Dy10亚基与普通小麦中Dy10亚基广泛存在的Dx5+Dy10组合形式中的Dy10亚基的分子序列非常相似,但分别在2个六肽中的1个氨基酸部位发生替换,第335位的甘氨酸(G)和第451位的谷氨酰氨(Q)在Tibetan Dy10 中均被替换为精氨酸(R)。【结论】Tibetan Dy10与普通小麦中常见的Dy10亚基基因的DNA序列存在微小差异,属于Dy10位点的一个新变异。  相似文献   
92.
小麦属G组染色体编码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多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SDS-PAGE和PCR扩增方法对提莫菲维小麦和阿拉拉特小麦G组染色体编码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无论从蛋白质水平还是从DNA水平来看,G组染色体编码的HMW-GS都存在遗传多样性,15个供试材料表现出8种表型,并与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的HMW-GS不同,为了研究G组染色体编码的HMW-GS与小麦品质的关系;利用普通小麦的Glu-1Y位点中部重复结构区的保守序列设计的2个特异性引物对G组染色体进行PCR扩增可以鉴别Glu-1G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且与SDS-PAGE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3.
将大豆种子7s 贮藏蛋白α'亚基基因通过含改装 Ti 质粒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感染转化烟草叶片,并使转化组织再生成完整植株。所有再生的转基因烟草植株正常开花结籽,形在态上未发生任何变化。Southern 杂交证明,α'亚基基因已插入烟草基因组中。ELISA 分析表明,转基因植株种子中α'亚基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非转化植株,而在叶和茎中α'亚基蛋白的含量转化植株和非转化植株并无差异。说明α'亚基基因在转化植株中可以表达,但只在种子中积累,而不在叶片和茎中积累。由此可见,α'亚基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的表达和积累方式与在大豆中的表达和积累方式是一致的。另外,对三株转基因植株的后代幼苗进行胭脂碱检测,表明α'亚基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稳定遗传,后代分离比例为3: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故α亚基基因是以单位点的形式整合到受体的染色体上,符合一对因子遗传的规律。  相似文献   
94.
陕西省小麦品种资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研究了陕西省主要小麦资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其与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农家种亚基类型单一 ,育成种和早期国外种亚基类型分布不尽合理 ,3类材料均缺乏优质亚基 ;近期国外品种 Glu- 13个基因位点优质亚基数量较多 ,特别是 5 +10亚基 ,应加强引进、研究和利用 ;亚基 1(Glu- A1a) ,14 +15 (Glu- B1h) ,17+18(Glu- B1i)和 5 +10 (Glu- D1d)分别对多种加工品质性状效应较大 ,均为优质亚基 ;3个基因位点对加工品质的贡献值大小次序为 Glu- D1>Glu- A1>Glu- B1。  相似文献   
95.
杂交水稻寻杂29种子蛋白质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寻杂29单粒种子中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亚基组成.SDS-PAGE表明,没有巯基乙醇(ME)时,谷蛋白以二硫键连接亚基呈高分子量形式存在.寻杂29和常规品种云-1比较,谷蛋白在溶解性,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寻杂29与其三系亲本,以及云-1比较,它们的种子盐溶蛋白在多肽组成和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水稻种子盐溶蛋白的差异可考虑作为种子纯度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96.
Glu-1位点等位基因编码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和Glu-3位点等位基因编码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是决定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用澳大利亚优质面包小麦Sunstate的两个杂交组合,即Sunstate/ 鲁麦21和Sunstate/ 济南16 F2代,研究了Glu-1和Glu-3位点等位变异对小麦烘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材料为非1BL/ 1RS易位系,位点对小麦烘烤品质的贡献大小为,Glu-D1>Glu-B1 =Glu-A3>Glu-B3;当材料为1BL/ 1RS易位系,位点对小麦烘烤品质的贡献大小为,Glu-B3>Glu-B1>Glu-D1> Glu-A3.1BL/ 1RS易位对小麦烘烤品质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就单个亚基而言,在Glu-B1位点17+18>7+8,在Glu-D1位点5+10>2+12和4+12,在Glu-A3位点GluA3b>GluA3a,在Glu-B3位点GluB3d>GluB3h>GluB3j.  相似文献   
97.
新疆主栽小麦HMW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新疆近50年以来年推广面积达2万hm^2以上的34个主栽小麦品种高分子谷蛋白亚基(GLU-1)位点的遗传组成进行了研究,认为新疆主栽小麦品种高分子谷蛋白亚基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共检测到了12种亚基和16种亚基组合类型,根据亚基组成进行的品质评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主栽小麦品种品质评分在4-10之间,平均5.79,这可能是新疆小麦中缺乏优质强筋小麦的遗传原因,除60年代外,其他各时期品种平均品质评分差异不大,本文筛选到6份具有5+10亚基,4份具有2亚基,4份具有1亚基的品种供育种工作者在以后的育种工作中利用。  相似文献   
98.
采用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远缘组合分离出来的一个类型JY98-1(45个遗传性基本稳定的具有高产、多抗的小麦株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出现了13种不同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及12种亚基组合类型,优质亚基及亚基组合所占的比例较少,品质评分偏低,其变幅为3~9分,平均6.1分。但在所分析的材料中,出现一些少见的特殊亚基:6^*、6^* 8^*、5 12、2 10 12。同时研究了HMW-GS和组合频率及特点。45个株系中1个具有5 10优质亚基、4个具有2^*亚基和12个具有7 8亚基,它们可供小麦优质育种利用。研究表明,通过远缘杂交能够选育出具有高产、抗病和优质的小麦新材料。  相似文献   
99.
采用A-PAGE和SDS-PAGE方法,对四川省49份小麦新品种(系)的醇溶蛋白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在醇溶蛋白位点上存在广泛的变异,49个品种(系)具有48种醇溶蛋白带型,共分离出38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谱带,其中35条具有多态性,占92.1%,每个品种(系)可分离出11~23条带。15个品种(系)具有1BL/1RS易位系标记位点Glid1B3,占供试品种(系)的30.6%。在Glu-1位点上,供试材料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共检测到11种不同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18种亚基组合类型,品质得分在5~10分之间,平均6.9分。49个品种(系)中,21个具有5+10优质亚基,3个具有2亚基。新品种(系)中5+10亚基比率较高,反映了四川省强筋小麦育种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从整体来看,优质亚基和优质亚基组合的频率仍然偏低,因此在四川小麦品质育种中应进一步加强优质谷蛋白亲本材料的引进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0.
壳聚糖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蟹壳制备壳聚糖的改进工艺,对脱乙酰度、粘均分子量2项主要指标进行测定.经过极差分析找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即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钠100℃脱蛋白1 h,浓度为15%的盐酸25℃脱钙4.5 h,浓度为45%的氢氧化钠130℃脱乙酰反应3 h.在改进工艺条件下,壳聚糖脱乙酰度在85%以上,粘均分子量大于70万,免去氧化脱色阶段,避免在氧化脱色过程中造成壳聚糖的降解,产物色泽呈灰白或肉色,保证了壳聚糖的质量.这表明,利用盘锦河蟹壳制备壳聚糖,从而改进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