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7篇
  11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7 毫秒
51.
城市化进程中,随着人口不断向城市积聚,城市成为各种农产品的输入地,农民也不断增加对城市周围耕地的投入以获取更多的农产品。城市及其郊区成为各种物流、能流的聚集地。如果聚集的能量、养分得不到有效利用,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文章基于养分循环原理,以北京市为例,对分别计算了北京市人畜排泄物和作物产出可以提供的养分,与北京市耕地在吨粮田情况下所能够吸纳的养分,结果显示养分是富余的。与单中心大城市相比,多中心中小城市的城市建成区与周围农田之间的物流能流交换界面更大,有利于充分利用人畜排泄物作为作物养分,发展有机农业;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城市环境压力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因此,要坚持分散集团式的城市空间布局,避免"城市大饼"无限扩大,促进养分循环和土地可持续利用,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52.
探讨了大兴安岭林区可循环生态功能区建设存在的森林资源数量减少、森林结构失调、森林防护效能减弱等问题,提出了树立新的资源使用观念、调整经营布局、实施5大工程、建设5大基地等发展循环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53.
循环经济是甘肃省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文章以甘肃省兰州市公众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现状,指出了循环经济知识获取形式不够多元化、公众对政府及企业有较强的依赖性、政府部门对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不够、政策与法规不够完善及执行力度不够、信息公开不够及时、政府对绿色消费的引导影响较小等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4.
基于系统分析的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松  汪建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150-5151,5155
在总结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农产品加工废物再利用循环模式的建立提出了系统的分析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55.
鸡粪资源再利用的途径及技术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鸡粪加工利用的研究实践及对国内外有关技术成果的分析,综合评述了鸡粪作为资源再利用的途径、处理工艺和设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就我国如何进一步应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工程技术手段,深化和加快“鸡粪再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6.
我国生态省建设的新形势及深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生态省建设的新形势及其重要意义,并指出生态省建设的策略与途径及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7.
运城市立足循环农业打造生态农业大区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中,农业的增长方式正面临着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的转变。运城农业要建设生态农业大区,实现持续发展,很重要的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循环农业的兴起将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为资金、技术的集约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运城市的实际出发,提出要加强循环农业发展的宣传推进和信息交流,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沃土工程"、"阳光工程",推广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努力探索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之路,加快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促进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  相似文献   
58.
循环农业是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山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经济的背景与取向,在山区探索循环农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山区已经在发展循环农业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笔者通过总结山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对发展实践的实证分析,提出应把加强舆论宣传,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建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方面作为促进北京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9.
通过问卷、实地考察、走访,对武汉市武昌区24家菜市场的蔬菜垃圾排放量、分类、回收利用以及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75%以上的居民对城市蔬菜垃圾分类收集有一定的认识,蔬菜垃圾肆意堆积对周边50%的居民产生影响.为了减少蔬菜垃圾对居民的影响,需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实施垃圾分类,加强对菜市场的管理.  相似文献   
60.
在检测乳品中三聚氰胺时,使用固相萃取柱可简化前处理过程并提高样品纯度,但其价格较高。为降低检测成本,本研究根据待检乳制品样品的性质和固相萃取柱的特性,研究了固相萃取柱的回收再利用可行性。结果表明,可重复使用3次的固相萃取柱,其回收率符合国家标准,将其推广应用可节省大量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