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83篇
林业   85篇
农学   80篇
基础科学   7篇
  64篇
综合类   497篇
农作物   175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291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16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3 毫秒
51.
In drug discovery, reliable and fast dereplication of known compounds is essential for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bioactive compounds. Here, we show an integrated approach using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ion-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UHPLC-DAD-QTOFMS) providing both accurate mass full-scan mass spectrometry (MS) and tandem high resolution MS (MS/HRMS) data. The methodology was demonstrated on compounds from bioactive marine-derived strains of Aspergillus, Penicillium, and Emericellopsis, including small polyketides, non-ribosomal peptides, terpenes, and meroterpenoids. The MS/HRMS data were then searched against an in-house MS/HRMS library of ~1300 compounds for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The full scan MS data was used for dereplication of compounds not in the MS/HRMS library, combined with ultraviolet/visual (UV/Vis) and MS/HRMS data for faster exclusion of database search results. This l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four novel isomers of the known anticancer compound, asperphenamate. Except for very low intensity peaks, no false negatives were found using the MS/HRMS approach, which proved to be robust against poor data quality caused by system overload or loss of lock-mass. Only for small polyketides, like patulin, were both retention time and UV/Vis spectra necessary for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For the ophiobolin family with many structurally similar analogues partly co-eluting, the peaks could be assigned correctly by combining MS/HRMS data and m/z of the [M + Na]+ ions.  相似文献   
52.
不同品种亚麻籽脂肪酸含量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5份不同品种的亚麻籽,用无水乙醚提取亚麻籽油,经皂化、甲酯化处理,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亚麻籽油中的平均脂肪酸含量顺序为亚麻酸(41.62%)〉油酸(25.87%)〉亚油酸(17.18%)〉硬脂酸(6.59%)〉棕榈酸(6.4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  相似文献   
53.
陈宇宏  高颖  韩震  尹军峰 《茶叶科学》2022,42(5):705-716
茶皂素是一类在山茶科植物种子中含量丰富且具有特异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但不同种质茶叶籽中皂素含量及组成尚不清晰。以浙江省同一地区采集的21个茶树品种(系)的茶叶籽为试验材料,对茶叶籽的基本特征、皂素含量及组成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的茶叶籽的百粒质量、壳仁比、皂素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得21个茶树品种(系)的茶叶籽的皂素含量范围分别为30.82%~48.16%和16.93%~31.82%,其中黄观音的茶叶籽皂素含量最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质谱(UHPLC-Q-Exactive/MS)同时检测出68种茶叶籽皂素单体,其中Theasaponin E1的峰相对强度最大。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显示,21个品种(系)的茶叶籽以树型为依据被明显地划分为2组,组间差异单体物质有21种。结合相关性分析,高积累的Theasaponin E12、Camelliasaponin B1/B2、Theasaponin A5/A6、Camelliasaponin C1/C2和Assamsaponin G可能是灌木型种质资源有别于小乔木型、乔木型种质资源的重要特征物质。研究结果为生产茶叶籽皂素原料的选择和高值化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神农香菊花、茎和叶香气成分的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神农香菊花、叶、茎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及比对分析,为研究和利用神农香菊独特的芳香性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静态顶空吸附结合直接热脱附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DTD-GC/MS)技术,对神农香菊花、叶、茎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保留指数辅助定性及峰面积归一法对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及比对分析。【结果】神农香菊花朵中检测出的挥发物种类最多,共72种,其中同时存在于花、叶、茎香气中的挥发物有55种。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在花、茎、叶香气中均占到总挥发物成分的80%以上,其中侧柏酮含量最高(50%),其他含量大于1%的重要成分有樟脑、桉树脑、β-石竹烯和大根香叶烯等。神农香菊花朵释放的香气量最多,茎、叶次之。【结论】神农香菊香气主要由萜烯类化合物组成,其花、茎、叶香气组成相似,但各成分含量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5.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建立了四大南药中黄曲霉毒素(AFB1、AFB2、AFG1、AFG2)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试样中的黄曲霉毒素经甲醇/水(70/30)提取,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该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2~0.5 μg/kg,线性范围为0~50 μg/L,相关系数R2腰均大于0.999;在2~50μg/ks的添加水平上,4种霉菌毒素平均回收率为78.6% ~92.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 ~8.4%.[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56.
[目的]建立蔬菜中多菌灵等15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不同蔬菜中多菌灵等15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结果]2种试验检测方法,多菌灵等部分农药残留量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这是蔬菜样品基质干扰所致。[结论]LC/MS/MS方法质谱抗干扰能力强、稳定、可靠,使用简便快速、分析时间短;HPLC方法需要更好的方法优化才能得到更可靠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57.
为了有效利用热解技术处理废弃人造板,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比分析桉木、添加质量分数10% 脲醛(UF)树 脂的桉木、添加质量分数10%三聚氰胺改性脲醛(MUF)树脂的桉木、UF 树脂、MUF 树脂的热解液组分。结果表 明:桉木热解液成分复杂,其中2,5-二甲基呋喃的相对含量达到27.56%,3-甲基-2-羟基-2-环戊烯-1-酮和4-(2-氧 代)-2-环己烯-1-酮的相对含量分别为7.04%和7.02%,2,6-二甲氧基苯酚的相对含量为9.48%。添加UF 树脂的 桉木热解液检测到含氮物质的相对含量比桉木热解液增加22.93%,该热解液有望用于肥料生产和土壤改良;添加 MUF 树脂的桉木热解液出现了木糖、丁内酯等桉木热解液中未检测到的产物。   相似文献   
58.
用虎纹凤梨母株两侧的蘖芽经消毒处理后接种到MS+6-BA 1.0 mg/L+IAA 0.3 mg/L的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而后用改良MS培养基+6-BA 0.3 mg/L+NAA 0.01 mg/L从愈伤中诱导出小芽并继代培养,扩繁。增殖率3.0~4.0倍。续代3~5代后从芽团上选取H>2.5 cm的粗壮单株仍用改良MS培养基+6-BA 0.3 mg/L+NAA 0.01 mg/L扩繁,增殖倍数2~3倍。而芽团上H<2.5 cm的丛芽分成具2~3个芽的小芽团用改良MS培养基+6-BA 0.05 mg/L+IAA 0.01 mg/L+C 100 mg/L使其长高长粗壮,增殖倍数1.5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切取达到生根标准的单株接到1/4 MS+IAA 0.3 mg/L+NAA 0.05 mg/L+C 500 mg/L培养基中,30~40 d生根率达95%以上。炼苗20 d左右移栽,成活率达85%~90%以上。  相似文献   
5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 GC/MS)联用技术和保留指数比较法分析了精油成分,以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异樟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和侧根6个不同部位精油中分别检测出了41、51、51、41、39、39种成分;共检测出了74种物质,包括醇类、烃类、醚类、酮类、酯类、醛类及氧化物类化合物,其中醇类20种、烃类40种、醚类6种、酮类1种、酯类3种、醛类1种及氧化物类3种。它们共有成分有20种,包括7种醇类、7种烃类、3种醚类、1种酮类、1种酯类及1种氧化物类。  相似文献   
60.
卡特兰不同花期的香气成分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活体植株动态顶空套袋-吸附采集法与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卡特兰‘大新1号’的香气成分及不同花期的香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卡特兰花蕾期的香气组成成分有42种,始花期有39种,盛花期有66种,衰落期有56种;随着花朵的开放,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烷烃类和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醇类和醛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从感官分析与GC/MS的测试结果综合判断,烯类物质是影响卡特兰香气的重要化合物,3,7-二甲基-1,3,6-辛三烯、α-蒎烯、β-月桂烯、D-柠檬烯、苯甲醛、苯甲酸甲酯是卡特兰‘大新1号’的特征香气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