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144篇
农学   102篇
基础科学   31篇
  32篇
综合类   1143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00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王欣  夏新奎  徐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05-6706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乙醇浸提法从诸葛菜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诸葛菜中总黄酮含量为0.380 7 mg/ml,回收率为97.79%,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诸葛菜中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2.
测定了泰山自然生长的野生三籽两型豆(Amphicarpaea edgeworthii Benth.)中总黄酮及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三籽两型豆总黄酮含量为0.025 19%;共测出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214.9 mg/g,含量最高的为谷氨酸38.0 mg/g,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5%.三籽两型豆有较高的药用和营养价值,是一种是比较理想的功能食品新资源.  相似文献   
73.
伍晓春  邹盛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093-7094
[目的]为了测定并比较不同年限野生及种植的杏香兔耳风总黄酮的含量,为杏香兔耳风药材的栽培及采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仪器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试验,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杏香兔耳风中总黄酮含量的可行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生长年限野生及种植杏香兔耳风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生长年限和种植方式对杏香兔耳风总黄酮含量有明显影响。人工种植杏香兔耳风的总黄酮含量较高,比野生杏香兔耳风高20% ̄50%。1年生种植杏香兔耳风总黄酮含量最高,达5.92%。[结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杏香兔耳风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准确、快速,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杏香兔耳风药材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对柚皮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及大孔吸附树脂(NKA-9、AB-8、D110、D152、NKA)种类、乙醇浓度、洗脱液pH值对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柚皮黄酮的最佳浸提工艺为:质量分数为60%的乙醇作溶剂、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2h/次、提取两次;采用NKA-9大孔树脂,先用pH值4的纯水脱糖,然后用60%的乙醇洗脱,可对粗提物进行初步纯化,纯化后的黄酮含量可达28.84%;柚皮黄酮对温度、光照、大部分金属离子(43、锡、镁、锌)及pH值在4~6范围内稳定,而对氧化剂H202、还原剂NaSO3及Cu^2+、Fe^2+等不稳定.  相似文献   
75.
超声波辅助提取荆芥叶中总黄酮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运用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荆芥叶中的总黄酮,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对照试验,确定荆芥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方案:超声功率700 W,荆芥质量2.00 g,温度45℃;物料比1∶60,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为15 min。最后得荆芥中总黄酮的最大提取率为1.592%。  相似文献   
76.
大野荞不同器官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0个来自不同地区的大野荞花、茎、叶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甜荞进行了比较。结果大野荞花、茎、叶总黄酮的含量比甜荞的高,花的含量最高(6.96%~10.63%),叶的含量次之(2.97%~6.30%),茎的含量最低(1.00%~1.96%)。  相似文献   
77.
枣果中总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筛选总黄酮含量较高的枣品种,为枣的开发提供新思路。[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制作标准曲线,测定54个枣品种的总黄酮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枣品种间的总黄酮含量差异很大,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30倍。54个枣品种的总黄酮平均含量为2.29mg/g,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月光枣,达7.04 mg/g,含量较高的有连县木枣、婆枣、临猗梨枣、临汾团枣、夏津妈妈枣、虎枣、保德油枣、冬枣、稷山板枣。40.74%枣品种的黄酮含量在1.65~2.59 mg/g,25.93%枣品种的黄酮含量在2.81~4.08 mg/g。干食枣品种的平均总黄酮含量最高,其次为鲜干兼用枣品种,鲜食枣品种的最低。[结论]月光枣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在开发功能性食品方面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78.
研究了斑地锦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连续回流法明显优于浸渍法;正交实验得出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A1B3C3D3,即65%的乙醇12倍量提取4次,每次2 h条件下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顺序为D(提取次数)>B(提取时间)>C(加倍量)>A(乙醇浓度).斑地锦总黄酮是主要的抑菌成分之一,其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为10 mg/mL.  相似文献   
79.
沙棘果渣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沙棘果渣的成分进行系统预试和分析测定表明,沙棘果渣含有丰富的有效物质--黄酮,vB1,vB2,vC,vE,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鞣质,糖,三萜或甾体类等成分,并对主要有效成分作了含量测定,其中黄酮含量高达0.694%;vE含量较高达112.85 mg/100 g;油含量为28.5%,包含了大量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含量丰富、种类齐全,人体必需氨基酸的量约占氨基酸总量的61.75%.沙棘果渣具有潜在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
金花茶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沸水浸提、树脂吸附富集、75%的乙醇洗脱对金花茶叶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精制;对提取出的黄酮进行水解,首次发现其黄酮甙元为槲皮素和山奈酚,并利用HPLC检测其含量。试验表明采取该工艺精制黄酮得率为2.4%,金花茶叶中的总黄酮含量为:0.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