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1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66篇
林业   20篇
农学   988篇
基础科学   141篇
  250篇
综合类   4877篇
农作物   384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07篇
园艺   225篇
植物保护   199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1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紫色甘薯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紫色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一种富含天然食用色素的独特甘薯。从20世纪90年代初在日本农林水产省九州农业试验场选育出的“川山紫”开始,紫色甘薯由于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多种药用功能而在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推广。就国内外对紫色甘薯各方面的研究,对其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进行论述,为在国内广泛推广种植紫色甘薯新品种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紫肉甘薯品种引进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肉甘薯品种引进试验结果表明:广紫薯1号鲜薯和薯干产量最高,花青素色价为12.2,处于中等水平,是适合金谷镇条件的紫肉甘薯,可大力推广。其次,福薯9号、泉紫薯403、泉紫薯412可作鲜食紫肉甘薯品种推广。泉紫薯1号需进一步研究,泉紫薯414和Ayamarusaki可作紫肉甘薯育种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93.
甘薯新品种苏薯1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薯12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南薯99×宁97-9-1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薯干产量高、抗根腐病和黑斑病等特点,2007年1月通过了江苏省甘薯品种鉴定,2009年3月通过了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是提高苏薯12号产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94.
在土壤肥料水平和行距相同条件下,选择品种、株距和生长期等3个因素进行商品化小甘薯栽培的正交试验,结果显示:选择品种浙1257、株距25 cm、生长期105 d的组合最佳,商品性综合评价最好;在该试验中,株距是最大的影响因素,生长期影响因素最小;光合作用分析表明,光合作用强度与地下部分产量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95.
叶面喷施铁锌锰对甘薯商薯1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铁、锌、锰对甘薯商薯1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氮、磷、钾大量元素供给水平基础上,配合叶面喷施微肥铁锌锰,可以促进甘薯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增加了薯块数和薯块重,提高了商薯19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改善了商薯19的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996.
甘薯干物质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不同鲜薯大小、取样部位和取样量,对甘薯干率测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样品薯大小与取样部位对于率的影响较大,且以大于350 g的薯块或整薯去皮后制样所测于率较高,而不同取样量所测干率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7.
按照以下方法调制饲料,可提高饲料消化率和营养价值,增加适口性和采食量,充分利用本地廉价饲料资源。一、铡短。稻草、甘薯(红薯)藤、青干草、秸秆等都要铡短后饲喂。喂牛的稻草铡短至2-3厘米,喂马、骡的铡短至1~2厘米,喂猪的甘薯藤铡短至1-2厘米。以减少浪费,便于与糠麸或精料混合饲喂。  相似文献   
998.
甘薯(红薯、地瓜)和胡萝卜营养丰富,以甘薯和胡萝卜为原料,选择最适配比与新型工艺生产的甘薯、胡萝卜复合脯,无论是营养成分还是风味、口感都优于甘薯脯和胡萝卜脯,而且加工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999.
广西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来宾、藤县、田阳、都安等8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市为试点,对近几年育成的11个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进行大面积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鲜薯产量通过生产试验的有10个品种,排在前3名的是桂06-235、桂05-192、桂05-162,其中桂06-235鲜薯平均每公顷34.46t,比对照种桂薯二号增产40.7%,且全部试点增产;干薯产量通过生产试验的有9个品种,排在前3名的是桂06-235、桂06-99、桂06-2,其中桂06-235干薯产量最高,平均每公顷8.74t,比对照种桂薯二号增产51.46%。通过试验筛选出3个适宜广西各地推广种植的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即桂06-235、桂05-192、桂05-162。  相似文献   
1000.
1甘薯茎线虫病的发生情况 甘薯足卢龙县第一大主栽作物,常年种植在2.3万hm^2。卢龙县甘薯茎线虫病于1968年通过农民从外地引种未经检疫的薯秧传入的。多年来,甘薯茎线虫病一直呈上升趋势。1980年甘薯茎线虫病发生面积800亩,1984年甘薯茎线虫病发生面积2万亩,1991年发生面积达到6万亩,特别是2000年以来发病率加重,2004年发病达到面积29万亩,2007~2008年普查全县发病面积均达到29万亩,为害轻的减产2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