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6篇
  24篇
综合类   339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94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植酸酶及其在鱼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酸(phyticacid)的化学名称是环已六醇六磷酸酯,分子式为C_6H_18O_24P_6,分子量660.08。植酸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植酸与磷结合形成有机磷化合物植酸磷(phytatephosphorus)。鱼类消化系统内因缺乏内源性植酸酶,无法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磷,导致大量磷的浪费及粪磷排放带来的水环境污染。植酸可形成高度离子化的正磷酸基团,常与Zn~2+、Ca~2+、Mn~2+、Fe~2+以及蛋白质,体内的某些消化酶络合形成络合物,影响鱼类对这些矿物质元素和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及部分营养素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32.
植酸通常以不溶性络合物植酸盐的形式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它影响了动物对矿质元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附和利用。  相似文献   
33.
丁利敏 《上海饲料》1997,5(5):37-37
  相似文献   
34.
选用60头平均体重28.3 kg的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夏三元杂交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30头,研究在饲粮中添加植酸酶(750 FTU/kg)对生长肥育猪矿物元素利用和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植酸酶使生长猪对铜和锌的消化率、肥育猪对粗灰分、磷、铜和锌的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或P<0.01)。2)添加植酸酶使生长猪对铜和锌的吸收量、肥育猪对粗灰分、磷、铜和锌的吸收量显著提高(P<0.05或P<0.01)。3)添加植酸酶显著降低生长猪粪中铜、肥育猪粪中粗灰分和磷的排泄量(P<0.05)。  相似文献   
35.
研究植酸酶在实验猕猴饲料中的应用效果。随机挑选健康实验猕猴16只,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个处理组8只试验猴。通过钙磷平衡试验和蛋白质消化试验研究植酸酶对猕猴饲料钙磷利用率和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钙、磷总利用率(%)分别为47.94±16.39、82.99±3.09和34.22±17.18、70.19±6.81;粗蛋白消化率(%)分别为88.85±1.67和81.52±2.44。实验猕猴植酸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钙、磷总利用率和蛋白质消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钙总利用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磷总利用率和蛋白质消化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因此,植酸酶在实验猕猴饲料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6.
高俊杰  车向荣 《饲料工业》2006,27(24):21-23
试验通过测定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研究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和有机酸的效果。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72头体重相近、遗传基础相似的35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日粮在相同钙水平基础上,分别设为: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正对照组)、基础日粮-50%磷酸氢钙(负对照组)、基础日粮+植酸酶(500U/kg)-50%磷酸氢钙(处理1组)、基础日粮+植酸酶(500U/kg)+有机酸(0.35%柠檬酸)-50%磷酸氢钙(处理2组)。试验结果表明:①与负对照组相比,处理1组和处理2组平均日增重(ADG)和增重与饲料比(G/F)显著提高(P<0.05),处理1组和处理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ADG和G/F均以处理2组较高;各处理组间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无显著差异(P>0.05)。②添加植酸酶植酸酶和有机酸不影响粗蛋白(CP)的表观消化率和血清尿素氮(SUN)浓度(P>0.05)。总之,仔猪断奶阶段,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植酸酶和有机酸代替部分磷酸氢钙,仔猪的生长性能与含正常无机磷水平的正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500U/kg植酸酶或500U/kg植酸酶和0.35%柠檬酸足以代替仔猪日粮中50%磷酸氢钙,但植酸酶和有机酸对于提高仔猪生长性能不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7.
为了了解植酸酶在包埋状态下酶活及酶性的变化,分别对酶的释放情况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包埋酶释放出的酶活逐渐上升(P<0.01),60min时达到最大值;而未包埋酶释放出的酶活逐渐下降(P<0.01),60 min时达到最小值.包埋酶和未包埋酶在30、40、50、60、70、80、90和100℃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残留的植酸酶活力下降(P<0.01).对于包埋酶,当温度升高到70℃时,植酸酶相对酶活仍保持在93%(P>0.05);当温度升高到80℃时,植酸酶的相对酶活才明显下降(P<0.01),不过在100℃时,仍能保持67%的酶活(P<0.01).对于未包埋酶,当温度升高到60℃时,植酸酶相对酶活明显下降(P<0.01);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植酸酶相对酶活仅有23%(P<0.01).通过在统一温度条件下,对包埋酶和未包埋酶处理组的相对酶活的对比发现,在50℃以下时,二者差异不显著,当温度超过60℃时,包埋酶的相对酶活极显著高于未包埋酶.  相似文献   
38.
影响植酸酶作用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继能量、蛋白质之后的第三贵的养分,动物日粮中磷主要是以植酸或植酸盐的形式存在,猪禽等单胃动物体内不分泌消化植酸的植酸酶,对植物性饲料中的植酸消化能力差,磷的利用率低。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满足动物对磷的需要,  相似文献   
39.
植酸酶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它能提高动物对饲料中植酸磷的利用率,降低粪便中磷的排泄量。本文对植酸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与植酸酶的来源、生物学特性,并对影响植酸酶活力的因素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最新应用研究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0.
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草鱼鱼种生长性能和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两因素交叉试验法,以大豆粕、棉仁粕和菜籽粕为主要蛋白源,在饲料中添加2个水平(0.75%和1.50%)的Ca(H2PO4)2和3个水平(0,500,1000 U/kg)的植酸酶,经过8周饲养试验后,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500 U/kg植酸酶可使草鱼的净增重提高15.45%~18.09%,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鱼体磷的贮积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