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6篇
  10篇
综合类   225篇
农作物   12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23篇
园艺   27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21.
Sugar-based molecules such as heparins or natural heparan sulfate polysaccharide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widely studied for controlling heparanase (HPSE) enzymatic activity, a key player in extracellular matrix remodelling during cancer pathogenesis. However, non-enzymatic functions of HPSE have also been described in tumour mechanisms. Given their versatile properties, we hypothesized that sugar-based inhibitors may interfere with enzymatic but also non-enzymatic HPSE activities. In this work, we assessed the effects of an original marine λ-carrageenan derived oligosaccharide (λ-CO) we previously described, along with those of its native counterpart and heparins, on cell viability,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MDA-MB-231 breast cancer cells but also of sh-MDA-MB-231 cells, in which the expression of HPSE was selectively downregulated. We observed no cytotoxic and no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s of our compounds but surprisingly λ-CO was the most efficient to reduce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 compared with heparins, and in a HPSE-dependent manner. We provided evidence that λ-CO tightly controlled a HPSE/MMP-14/MMP-2 axis, leading to reduced MMP-2 activity. Altogether, this study highlights λ-CO as a potent HPSE “modulator” capable of reducing not only the enzymatic activity of HPSE but also the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HPSE levels.  相似文献   
122.
为了探索研究茶氨酸衍生物茶溴香酰胺制备的脂质体(TBrC-L)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生长和迁移的抑制作用与其分子机制,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TBrC-L,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TBrC-L对人肺癌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BrC-L对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利用Transwell chamber法观察TBrC-L对人肺癌A549细胞迁移作用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人肺癌A549细胞中与凋亡和生长密切相关蛋白的表达和药物可能的作用靶点。实验结果显示,TBrC-L对人肺癌A549细胞生长和迁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迁移可能是其抗人肺癌作用的重要机制,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涉及到抑制EGFR、VEGFR1、VEGFR~2和Met受体介导的Akt和NF-κB信号传导通路,本研究结果提示,TBrC-L具有应用于临床治疗和(或)辅助治疗人肺癌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分析血浆miR-200c的表达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探讨miR-200c能否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潜在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55例肺癌患者和53例健康体检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受检者血浆miR-200c的表达情况,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iR-200c在肺癌患者组血浆中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miR-200c能够将肺癌与正常对照组区分出来(AUC=0.676)。结论 血浆miR-200c的表达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提示miR-200c可作为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对肺癌患者进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4.
国医大师张学文认为肺癌是因毒邪侵淫、情志内伤等导致脏腑失调,正气虚弱,气滞血瘀,痰浊内生,毒痰瘀互结,壅结于肺,日久恶变成癌积,临床从气阴亏虚型、热毒内蕴型、痰浊内阻型、毒瘀互结型、阴阳两虚型辨治。治当扶正祛邪,以益气养阴、活血散结、化痰解毒为原则,并应将扶正祛邪贯穿肺癌治疗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5.
126.
127.
制备一种新型钌配合物[Ru(MeI m)_4(4mopip)]~(2+)(RuM e Mo),运用元素分析(C、H、N)、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核磁共振谱(~1H NMR)对Ru Me Mo进行了结构表征。紫外光谱、热变性试验和圆二色光谱研究RuM e Mo与F21T的分子作用机制,发现其能诱导线性G-四链体DNA形成混合型结构并能有效稳定G-四链体。MTT法评估RuM e Mo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发现其对肺癌细胞(A549)表现出高选择的抑制作用,而对正常人类肺原胚细胞(CDDP)则表现出较低的细胞毒性。本研究结果表明,RuM e Mo因其稳定G-四链体DNA的能力,从而有被运用于肺癌治疗的潜质。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古今中医文献中乳腺癌(乳岩)的用药规律,总结有效治疗措施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将相关中医文献经过数据整理后建立乳腺癌文献信息标准数据库集,并在数据整理的基础上采用Clementine 12.0进行用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古今中医文献中关于乳腺癌的用药规律,并运用SPSS 19.0进行文献中所用药物的使用频数/频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治疗乳腺癌出现频次排名前五的药物类别由多到少依次为理气药 > 活血药 > 补阳药 > 滋阴药 > 化痰药。理气药常与活血药、补阳药、滋阴药、化痰药合用。结论 乳腺癌治疗以理气化瘀药为主,联合应用化痰药、补阳药、滋阴药的用药规律切合临床实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9.
周小舟教授认为肝癌的病因是内因正气亏虚和外因外染疫毒相互作用所致,其主要病机是气虚血瘀,针对主要病机设立芪术抗癌方辨证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周教授通过实验及临床研究亦初步阐明了芪术抗癌方的作用机制,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观察益气解毒法对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50例胃癌术后采用替吉奥和奥利沙铂(SOX方案)进行辅助化疗患者(观察组),配以益气解毒法中医治疗2个化疗周期,观察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Karnofsky评分和QLQ-30评分,并与50例胃癌术后单用SOX方案进行辅助化疗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毒副反应:在贫血、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口腔黏膜损害和肝功能损害方面,观察组级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Karnofsky评分:观察组Karnofsky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QLQ-30评分:对照组治疗前后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的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情绪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项目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解毒法可减轻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