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7篇
  13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讨论了时滞recurrent神经网络模型的全局渐近稳定性,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ov函数,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给出了一类常时滞recurrent神经网络的新的充分条件,所获的稳定性条件是时滞相关的,稳定性判别条件更宽松.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时延神经网络的木材干燥模型辨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材干燥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传统的系统辨识方法很难建立一个理想的木材干燥模型。利用时延神经网络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时延神经网络的木材干燥模型辨识方法,并给出了辨识网络和结构。对辨识得到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时延神经网络所建立的模型是可靠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一类冲时滞差分方程并分方程解的振动与非振动的充分条件,有着振动性的结论同样适用于不于带脉冲扰动条件的差分方程。  相似文献   
14.
着重从理论上分析完备的被控对象时延在一个采样周期范围内变化时,系统B参数估计值变化的规律,得出分数时延时变的充要条件,据此,能正确区分参数时变还是分数时延发生了变化,这一结论对于计算机控制的系统,特别是对于引入复杂算法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具有时滞的二阶Hopfield型神经网络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不要求连接权矩阵的对称性和输入输出函数的可微性与单调性,只要求系统的参数满足是一个M矩阵的情况下,利用推广的Hanalay不等式和上右导数导得系统全局指数稳定性的若干充分条件.为二阶时滞神经网络稳定性的新方法、新结论.  相似文献   
16.
温室土壤硝态氮积累的温度、水分、施氮量耦合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探讨温室作物生产水肥管理和土壤温度对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本文选取使用5年的温室土壤样品进行培养试验,研究温度、水分、施氮量及其耦合效应对温室土壤硝化作用和硝态氮累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室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可用“S”曲线进行定量描述,硝化过程中最大硝化速率、延迟期和最大可能累积量是参数土壤温度,含水率和NH4-N含量的函数;通过正交回归分析得出影响最大硝化速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温度、含水率、温度与含水率的交互作用、水肥的耦合作用以及施氮量;影响延迟期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施氮量以及水肥耦合作用;最大可能累积量与温度、含水率及施氮量呈指数关系,其中施氮量影响最大,土壤温度次之,而这3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最大可能累积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利用回归模型,可为不同温度环境及水肥条件下硝态氮累积量及氮利用的有效性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烤烟成熟期黑暴形成原因及生理生化变化等方面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止烤烟黑暴的调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介绍的无土栽培供液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全新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打破了传统的采用占空比方法处理延时驱动的限制。解决了延时、供液驱动可在0~48h 大范围内分别独立调整的问题。本系统可广泛应用于需用定时驱动的控制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19.
考虑一类具有可变时滞的非线性非自治中立型差分方程,得到了这类方程的振动准则及这类方程存在最终正解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20.
Grain yield monitoring is an integral tool in the Precision Agriculture management system. When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 satellite-based navigation system, it provides spatial information on output variability, output response to managed inputs and is used to identify limiting resources in the crop production process. Accurately matching measured yield quantities with spatial units within a field is therefore important. At present, a simple linear time shift is employed by all commercial monitoring systems to account for the delay between GPS recorded positions and subsequent yield measurement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ternal process of grain transport to the sensor by monitoring the flow of strategically coloured grain. The flow is shown to b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mixing induced by threshing and auger transport processes. In contrast to the common assumption that grain moves as a spatially related cohort through to the senso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diffusion process is more realistic. A parametric model for the diffusion process is provided which suggests that from each individual yield measurement a maximum 20% of the mass could be assigned to a single spatial unit of the size that is typically allocated. The results imply that for further analyses, the inconclusive spatial origin and artificially smoothed quantities of instantaneous yield measurements should b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