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2篇
  免费   454篇
  国内免费   968篇
林业   201篇
农学   689篇
基础科学   410篇
  1347篇
综合类   2641篇
农作物   426篇
水产渔业   556篇
畜牧兽医   847篇
园艺   448篇
植物保护   409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58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679篇
  2011年   654篇
  2010年   429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556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对鸵鸟进行早期的性别鉴定,可以确保期望的鸵鸟雌雄性别比例,雏鸟雌雄分群饲养,加快鸵鸟驯养进程,提高育雏成活率都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翻肛法,对人工饲养的1~3月龄育雏期非洲鸵鸟进行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在1月龄时就可根据有无生殖交媾器及其形态、大小的差别进行雌雄鉴别,打破了通常认为鸵鸟在4月龄时才可以进行性别鉴定的传统做法,为非洲鸵鸟的饲养管理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辐射诱变M1代变异植株及其对照、‘Tifway’和‘Tifgreen’共18个狗牙根材料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共出现了97条酶带,单个材料最多为8条,最少只有2条;材料HN009和HN010、HN012和HN013的POD酶带特征完全相同;HN015和HN016的P013酶带在P8位点上有强弱不同,HN004和HN018的POD酶带在P5和P6位点上有强弱不同,它们的酶带数和位点均相同;其它各材料之间酶带总数不同,在各个区域分布的位点及酶谱特征明显不同。除HN010和其对照HN009的酶谱特征相同外,其它形态变异植株和其对照之间的酶谱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3.
感染性猪蛔虫卵以每头份3000个卵的量感染断奶仔猪,于第3天开始肌肉注射不同剂量苏云金芽胞杆菌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ICPs),每天1次,连续4d。同时测定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饲喂2个月后收集猪粪便计算虫卵数。结果显示,感染猪出现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GOT、GPT、ALP、LDH等指标明显升高,经ICPs治疗后又恢复正常。粪便检查,ICPs高剂量组(16.08mg)的EPG(每克粪便虫卵数)为0,而ICPs低剂量组(9.45mg)的EPG为394,未经ICPs作用对照组EPG为2113,差异极显著(P〈0.01),证明ICPs对猪体内猪蛔虫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24.
UL14在α-疱疹病毒中相当保守,但其在伪狂犬病毒中的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以伪狂犬病毒鄂A株(PRV-Ea)为亲本株,通过同源重组,将编码EGFP的真核表达盒插入到伪狂犬病毒基因组的UL14基因中,PCR检测和荧光观察证实获得了能稳定表达EGFP的UL14插入失活突变株PRV-UL14D。将PRV-UL14D感染IBRS-2细胞,发现该突变株较PRV-Ea野毒株增殖缓慢,而且PRV-UL14D突变株感染细胞后形成的蚀斑也明显小于PRV-Ea野毒株,但在稳定表达UL14的IBRS-2细胞系中,PRV-UL14D与PRV-Ea野毒株的增殖速度、形成的蚀斑大小均无明显差异。进一步将PRV-UL14D感染BALB/c小鼠,发现与相同剂量的PRV-Ea野毒株感染相比,小鼠平均死亡时间明显延缓。上述研究结果表明,UL14并非伪狂犬病毒增殖必需的,但其缺失可延缓病毒增殖,推测UL14可能与病毒粒子在细胞间的扩散有关。  相似文献   
125.
研究骨骼肌中表达的miRNAs对深入探明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比较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方法,从猪骨骼肌中克隆了猪miR-206的前体(Precursor),对该miRNA前体的二级结构及与其它物种序列的同源性进行了分析。RT-PCR结果显示,该前体miRNA在猪大多数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骨骼肌中表达量最高。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iR-206前体序列在不同物种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26.
2种保鲜方法对脐橙果实风味和色泽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琳琳  刘庆  伊华林 《果树学报》2007,24(6):792-795
以赣南纽荷尔脐橙冷藏和留树保鲜果实为材料,进行品质分析,并运用HPLC技术分析果皮与果肉的类胡萝卜素组成和色泽变化。结果表明,冷藏果实固酸比(17.08)比对照(21.36)降低了4.28;而留树保鲜果实固酸比增加到33.33,约为冷藏果实的2倍;冷藏果实在缺乏光照条件下仍可合成类胡萝卜素,尤其是β-隐黄质和玉米黄质,但是果皮偏黄色,可能是由类胡萝卜素的组成、比例及空间分布的改变引起的;留树保鲜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积累约为冷藏的1.5倍,果皮呈现鲜艳的橙色,是紫黄质和(9Z)-紫黄质大量积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7.
2003年秋至2005年春2个油菜生长季分别到湖北和安徽2省12县市油菜产区进行病毒病发病情况调查,除局部地区和地块发病率达到20%~40%,多数大面积油菜发病率在0.1%以下。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58份病害样品,TuMV占样品总数的90.7%,CMV占样品总数的8.9%,ORMV占样品总数的0.8%。  相似文献   
128.
 从油菜植株体内分离出的内生细菌BY-2,经过生物学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用BY-2回接油菜,重新分离到具有BY-2相同形态特征和抑制病原真菌能力的内生菌株。油菜接种后的第10 d,体内的BY-2菌数达(2.24~9.02)×103 cfu/g鲜植株,25 d仍然保持在(3.13~8.59)×103 cfu/g鲜植株。BY-2与油菜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 de Bary]对峙培养可以形成直径为3.1 cm的抑菌圈;可使油菜核盘菌菌丝细胞浓缩变短,细胞壁破裂,原生质外溢,从而抑制真菌生长发育;同时还能抑制菌核的萌发,抑制率达60%~70%;在油菜离体叶片试验中,BY-2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达100%。  相似文献   
129.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湖北群体活动期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小麦播种时定量接种禾谷孢囊线虫(CCN)(Heteroderaavenae)的孢囊,发芽生根后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该线虫在小麦生长季节中完成1代,小麦播种后25~35d是2龄幼虫入侵幼根的高峰期,100~120d根内出现3龄幼虫,110~130d发育成4龄幼虫,130~150d根表露出白色孢囊(雌虫)。受感染的麦根,侵染点首先变褐,进而肿大,常见分叉增多,形成须根团,CCN多居于自然含磷,钾元  相似文献   
130.
乳腺癌是犬、猫等伴侣动物与人类常发疾病,作为人类及动物常患恶性肿瘤和主要致死肿瘤之一,其疾病负担仍呈逐步加重趋势,乳腺癌的预防及治疗形势愈加严峻。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乳腺癌发生发展中重要的生物学过程。EMT还可促进恶性肿瘤的侵袭、扩散及耐药,因此它在肿瘤的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靶向于EMT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研究方向与热点。文章就EMT发生过程中细胞形态功能及标志物的变化、EMT分类及EMT与乳腺癌的关系分别展开论述,详细解析了EMT相关TGF-β/Smad、NF-κB及Wnt信号通路转导途径;随后对乳腺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包括TGF-β/Smad通路抑制剂开发,相关药物、基因及细胞因子治疗前景、NF-κB通路与Wnt通路抑制剂的动物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对乳腺癌的治疗发展与趋势进行了展望。深入认识信号通路调控乳腺癌EMT的生物学过程,明确其发生发展机制,寻找关键靶点及开发靶向药物,将为乳腺癌的精准治疗带来曙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