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0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林业   17篇
农学   681篇
基础科学   50篇
  522篇
综合类   991篇
农作物   25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83篇
园艺   160篇
植物保护   47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猪生产性能的提高,猪的采食量成为限制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猪的采食量直接影响遗传潜力的发挥和生产效益,因此,受到养猪者和研究人员的重视。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很多,包括环境、饲料、健康、遗传特性等,从生理上讲,它主要由下丘脑的摄食中枢和饱中枢控制,下丘脑通过各种调节因子对食欲进行着精细的调节,而且这些调控因子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作者主要对猪群采食量调节机制、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及调控猪采食量的基因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2.
狐传染性脑炎活疫苗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血清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对狐传染性脑炎活疫苗免疫狐进行抗体水平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疫苗接种14 d抗体达到保护,21~30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免疫240 d抗体仍在保护值以上。对SN抗体和HI抗体进行动态分析表明,两者呈正相关,均可用于狐传染性脑炎活疫苗免疫效力监测。  相似文献   
83.
朴厚坤  赵世臻 《经济动物学报》2006,10(3):130-132,141
针对近年来养殖界在鹿、貂、狐、貉等特种经济动物的管理体制和执法上产生的争议,较系统地阐述了野生动物和家畜(禽)的区别,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与养殖业的关系等有关学术概念,并对生产技术成熟,已形成各自独立产业的鹿、狐、貂等特种经济动物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按照《畜牧法》和相关畜牧兽医法律法规进行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4.
应用硫氟磺酰胺毒饵防治红火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硫氟磺酰胺毒饵在广西陆川防治25hm^2红火蚁的结果表明,施药后3d蚁巢内即有红火蚁个体死亡。施药后7、14、21d的防治效果分别可达81.5%,93.9%和100%;施药后余下的顽固蚁巢和7d后出现的新蚁巢经再度施药后14d全部死亡;从5月23日到11月25日蚁群全部死亡的5欢监测、调查,既诱捕不到工蚁,也没有发现新蚁巢。因此,硫氟磺酰胺毒饵不仅具有高效、快速、安全、使用方便等特点,而且硫氟磺酰胺的应用完全可以取代目前国外普遍使用的二步施药法中的灌巢法。  相似文献   
85.
重组牛皮蝇素A蛋白的免疫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由毕赤酵母表达的皮蝇素A(Hypdermin A,HA)蛋白分别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和牦牛,了解该蛋白免疫效果。用两种不同分子量的重组HA蛋白分别免疫新西兰大白兔1次和2次,ELISA测其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3周后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50KD蛋白免疫效果较30KD蛋白好,差异非常显著(P〈0.01)。用其中50KD的重组HA蛋白分别在7月和9月免疫自然感染牛皮蝇蛆病牦牛,观察感染率和感染强度,ELISA测其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7月免疫组与9月免疫组感染率分别为83.3%和36.3%(对照组为55.5%);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6.5和4.2(对照组为13.0),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后,抗体水平上升,3个月后缓慢下降。9月免疫组免疫效果较7月免疫组好,三组抗体水平差异非常显著(P〈0.01)。上述研究结果为防治牛皮蝇蛆病疫苗的深入研究和实践运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6.
血吸虫病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其疫苗的研究是世界血吸虫病防治的一项工作重点也是一大难题。抗原表位是疫苗设计和免疫识别的基础,本文对抗原表位在疫苗设计中的分子理论基础做了阐述.介绍了其在血吸虫疫苗设计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一些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87.
毕赤酵母表达皮蝇素A蛋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皮蝇素A(Hypodermotin A,HA)的技术,并对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将皮蝇素A基因连接到质粒pPIC9k上,构建了重组转移质粒pPIC9k—HA。重组质粒通过电激转化入酵母细胞GS115后,用组氨酸缺陷培养基和G418分别进行筛选。重组酵母细胞在含0.5%甲醇的培养基中诱导产生目的蛋白,培养3d后收取上清,用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纯化。经SDS—PAGE检测,所表达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000。Western—blotting表明,该蛋白能与兔抗HA血清特异性结合。明胶电泳检测显示,该蛋白具有酶活性。单因素改变表达条件的结果表明,甲醇浓度在0.5%~1%、溶氧量在70%以上、诱导2~3d的情况下表达产量最高,达1500mg/L左右。该研究结果对防治牛皮蝇蛆痛疫苗的深入研究及毕赤酵母在寄生虫领域的应用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8.
中药复方TF-103抗球虫活性与指纹图谱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药复方TF-103提取物抗球虫活性的测定和建立相关的指纹图谱,利用数理统计学手段研究中药复方化学指纹图谱中所含信息与药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指纹图谱中某些特征峰与其抗球虫活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9.
地面高光谱和低空遥感监测小麦白粉病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手持式高光谱仪和基于数字技术的低空遥感系统,对不同严重度小麦白粉病冠层光谱反射率进行了测定,同时调查病情指数,分析不同时期地面平台光谱反射率与病情指数及低空遥感平台反射率与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DI)、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ble index,NDVI)相关性。结果表明,地面光谱测量冠层光谱反射率和低空遥感数字图像反射率与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在灌浆期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就地面测量结果而言,近红外波段的相关性高于绿光波段,相关系数分别为0.79和0.54;低空遥感数字图像红、绿、蓝三波段中,相关性依次降低,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75和0.62;而且低空遥感图像与归一化植被指数也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蓝、红、绿波段,相关系数依次为0.70、0.68和0.54。这表明利用遥感非破坏性监测小麦白粉痛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于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薇甘菊柄锈菌生物学及其寄主专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检疫温室条件下对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的寄生菌——薇甘菊柄锈菌的生物学及其寄主专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薇甘菊柄锈菌可以侵染植物叶片和叶柄等营养器官。受侵染部位起始出现褪绿斑,12~15d,自叶背产生黄色冬孢子堆,并逐步坏死和脱落,最终致寄主死亡。冬孢子黄至暗褐色,包埋在寄主组织中,无明显休眠期。高湿条件下,冬孢子易萌发产生担孢子进行再侵染。采用悬挂法对29个科、62个属的72种植物进行了寄主专化性测定,结果表明,薇甘菊柄锈菌在菊科植物天门冬、紫茎泽兰、向日葵、地胆草上形成褪绿斑,但未发现菌丝和吸器。薇甘菊柄锈菌可成功侵染薇甘菊和同属植物假泽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